圖源網(wǎng)絡
鞋兒破了,袈裟也破了,袈裟下的權欲與光環(huán)中的暗影
文/云淡風輕
這個夏天異乎尋常的炎熱,卻也異乎尋常的寒冷。
少林寺的山門還在,那位身披十六萬元金絲云錦袈裟的方丈已不見蹤影;娃哈哈的流水線依然忙碌,但創(chuàng)始人“一年只花五萬元”的樸素神話已被私生子和21億欠條的丑聞撕得粉碎。
許多人調(diào)侃:鞋兒破了,袈裟也破了,哪天再出個帽兒破的事件也屬正常了;多年前流行的那首歌還真是預言。
但是,這事給人們留下的東西并沒有這么輕松,釋永信與宗慶后兩位偶像級人物的同時崩塌很讓人悲哀,我們膜拜的神圣偶像,原來不過是精心設計的幻影。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于不得不冷靜地直面他們生活的真實狀況和人之間的相互關系。
難道所有的神圣與崇高最終都不過是賈瑞手中的風月寶鑒?既然如此,為何社會還會如此熱衷造神呢?
事實和真相,讓人們不得不面對真實的人性。
圖源網(wǎng)絡
釋永信曾端坐于禪宗祖庭的蓮花座上。他一手將少林寺打造成注冊700余商標、年收入超億元的“佛門CEO帝國”,在五大洲設立分寺,海外弟子超300萬之眾。當這位“月薪700元”的方丈被曝挪用寺院資金、身披16萬元金絲袈裟、乘坐奧迪Q7座駕時,公眾尚可將其理解為商業(yè)化的無奈;但當官方通報坐實其“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系并育有私生子”時,佛門最后的遮羞布轟然落地。十年舉報被壓制、臥室攝像頭謎云、海外資產(chǎn)轉(zhuǎn)移疑點...這些細節(jié)勾勒出一個縱欲斂財?shù)碾p面人生,讓不淫邪佛教根本戒律淪為笑談。
而在商業(yè)圣殿中,宗慶后的節(jié)儉神話曾堅不可摧。這位“當代焦裕祿”聲稱一年僅花費五萬元,女兒宗馥莉在追悼會上哭訴“父親心里只有員工”。然而尸骨未寒,私生子、情人紛紛亮相,打得不可開交。民族企業(yè)家頓時成了家庭倫理荒誕劇的編導兼主演。
真實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釋永信確曾推動少林文化走向世界,宗慶后也真實創(chuàng)造過就業(yè)奇跡。但當?shù)赖妈Υ帽幌到y(tǒng)性掩蓋,當私欲被包裝成圣光,局部真實便異化為整體謊言。這是權力庇護下的信息操控和“人設”打造。而“人設”這種事很多時候不是某個人在進行自我維護,而是涉及一個群體的利益,“維護人設”可能是一種利益鏈,一種群體行為。這就解釋為什么釋永信這么多破事,但能夠安然無恙。宗慶后的家庭那么復雜,不可能沒人知曉,不止一個情人不止一個孩子,這事兒如何瞞得住!但竟然這么多年都瞞住了,而且是死死地瞞住了。這只能說明一種利益綁定,“維護人設”不是一個人或一個企業(yè)的事,而是無數(shù)人甚至是社會某個階層的事,社會造了神,公眾便自動成為維護人設的提線木偶。
為何社會如此熱衷造神?這源于人性深處的雙重匱乏。物質(zhì)轉(zhuǎn)型期的人們渴望精神燈塔,而資本深知神圣敘事背后的流量價值。釋永信的“佛門CEO”形象恰恰迎合眾多人的心理,在傳統(tǒng)信仰式微而飄渺之時,他將禪武文化包裝成可消費的符號,滿足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虛榮;宗慶后“年花五萬”的樸素,則撫慰著經(jīng)濟狂奔中公眾的財富焦慮。真正要將“人設”完善化,需要資本與權力的合謀。少林寺成立18家關聯(lián)公司,通過“少林無形資管公司”構建不透明的商業(yè)帝國;娃哈哈則巧妙將創(chuàng)始人人設與品牌綁定,使“民族企業(yè)”成為抵御競爭的護城河。香火錢變成POS機流水,開光儀式明碼標價,信仰淪為了資本游戲的遮羞布。
費者購買娃哈哈時想起21億遺產(chǎn)官司,信徒朝拜少林寺時疑心香火錢流向私生子賬戶,這樣的信任崩塌,讓普通人何以自處?
圖源網(wǎng)絡
其實也沒有那么悲觀,人總會長大,而且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失望與幻滅,必須經(jīng)過覺得“真相讓自己不適”的過程,才能真正獨立地長大,那時候,人不會再天真,也不會再膚淺和無知。等你強大到經(jīng)濟獨立生活獨立情感獨立精神獨立之時,你便知道如何獲得思考空間,如何面對人際關系和社會事務,你便不會有將幸福責任外包給偶像,你也就有了穩(wěn)定的三觀與知識儲備,不會被輿論裹挾。
比如,就像許多人已經(jīng)在做的那樣:既看到釋永信對少林文化的傳播貢獻,也批判其戒律崩壞;既承認宗慶后的商業(yè)成就,亦不回避其家庭倫理的混亂。這種冷靜的批判性思維模式并不是憤世嫉俗,而是審慎存疑。也是當代人真正的成長。
一旦清楚明白所有被拔高的神圣都暗藏人性的陰暗,你便不會非黑即白,釋永信的墮落不意味著佛教虛無,宗慶后的偽善也不證明企業(yè)家皆惡。這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金絲袈裟會褪色,道德光環(huán)會生銹,唯有保持清醒的獨立思維,既不輕信枝頭雀鳥的圣歌,也不盲從狂風暴雨的詆毀,才能不理會所謂的人設崩塌,才會維系自己的人生價值觀,那應該是對誠信的堅守、對責任的擔當、對生命的敬畏。
作者:云淡風輕,六零后理工女,現(xiàn)居深圳。退休后閑適散淡。喜愛美食美景兼顧讀書與瑜伽。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