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1565.3萬輛,同比增長11.4%,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其中,燃油汽車銷量為871.6萬輛,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55.7%。
市場呈現(xiàn)德系、日系與自主品牌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燃油車型銷量TOP20中,自主品牌有四款車型上榜,吉利、長安各占兩席,涵蓋緊湊型SUV、緊湊型轎車兩種車型。
排名最靠前的是吉利星越L,以115,015輛的成績排在榜單第五位,同時成為自主品牌燃油車銷量冠軍、中國市場燃油SUV銷量冠軍。長安CS75PLUS(84281輛)、長安逸動(79033輛)、吉利星瑞(75610輛)則分列第11、15、18位。
日系品牌占據(jù)七席,豐田四款、本田兩款、日產(chǎn)一款,均是“老面孔”,覆蓋轎車與SUV雙領(lǐng)域。豐田RAV4榮放(96,899輛)、凱美瑞(96,249輛)、本田CR-V(89,814輛)等經(jīng)典車型榜上有名。
作為日產(chǎn)汽車絕對銷量主力,軒逸在國內(nèi)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保有量,自2006年上市以來,累計銷售超過550萬輛,曾連續(xù)五年蟬聯(lián)中國A級轎車銷冠。不過近年來受到新能源汽車的沖擊,銷量逐年下滑,今年上半年僅賣出11.95萬輛,丟掉了燃油車型銷量冠軍頭銜。
背后的日產(chǎn)汽車日子自然不好過。2024年日產(chǎn)中國區(qū)(包括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yè)板塊)銷量約為69萬輛,與2021年超過113萬輛的成績相比,幾近“腰斬”。2025年1-6月累計銷量為279,546輛,同比下降17.61%。
德系品牌占據(jù)九席,其中兩款來自奧迪和寶馬。奧迪A6L(81,813輛)與寶馬3系(76,585輛)作為豪華轎車代表躋身TOP20,同時包攬起售價30萬元以上燃油車型銷量前兩名。
去年10月,一汽奧迪就明確表示,堅持優(yōu)先考慮車主需求,未來引入的第9代C級三廂車(即代號為“C9”的奧迪A6L車系)將保留“A6L”命名。根據(jù)規(guī)劃,新車將會在2026年正式發(fā)布?;谏壈鍼PC平臺打造,將搭載華為鴻蒙智駕系統(tǒng)。
大眾有七款車型上榜,邁騰(98,202輛)、途觀L(92,169輛)躋身前十。前四名獨占三席,帕薩特(119,109輛)、速騰(115,152輛)分列三四,同時包攬起售價10萬-20萬元燃油車型銷量前兩名。其中,帕薩特穩(wěn)居B級燃油轎車銷量榜首。
起售價8萬元的朗逸(lavida),以140,099輛的銷量位居榜首。這是合資品牌里面中國特供車的鼻祖車型,自2008年6月上市以來,一直占據(jù)緊湊型轎車銷量排行榜前列,月銷量保持在萬輛以上。截至目前,上汽大眾朗逸已推出三代產(chǎn)品,朗逸家族(包括朗逸新銳)累計銷量突破600萬輛。
不過從整個轎車市場來看,朗逸只能排在第六位,落后于吉利星愿(197,913輛)、比亞迪海鷗(171,235輛)、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167,428輛)、比亞迪秦PLUS(160,746輛)、小米SU7(145,499輛)。
今年上半年,朗逸家族累計銷量13.7萬輛。下半年即將推出的朗逸Pro,車身尺寸為4720/1806/1482mm,軸距2688mm,比現(xiàn)款朗逸車長和車高略有增加。搭載1.5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和1.5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81Kw和118Kw,與在售車型保持一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