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學生還崇洋媚外嗎?如果是高中生,可能還不太有這種思想。但如果是大學生,很多學生都有點這種思想了。特別是在上了四年大學后,這種思想尤其嚴重。有些學生張口閉口就是外國如何如何厲害,如何如何文明,并列舉了很多例子。
大學生崇洋媚外絕對不是小事,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科技發(fā)展越來越好的今天。也許有人奇怪了,大學生這種崇洋媚外的思想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上了四年大學就變樣了?有網友回答:就是大學自己教出來的,看看他們在大學的所見所聞就清楚了。
第一:現(xiàn)在要到一些知名大學當老師,沒有留學經歷是很難的。
當一名大學老師,是很多人的夢想。但長期以來,我們的大學對大學老師都有很高的要求,特別是一些知名大學,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留學背景或者學歷。
為什么必須強調這一點呢?說白了就是對國外學歷的認可,對國內學歷的不認可。如果具有國外名校學歷,比如哈佛、劍橋等,絕對更吃香。當然這些名校在國際上的排名都很靠前,重用這些名校學歷的人也無可厚非。但一味地強調必須具備國外留學背景,確實有點過分了,難道國內的名校生就不能到大學任教嗎?這不是對國內名校的侮辱嗎?
第二:現(xiàn)在大學老師評職稱,需要在國外期刊上發(fā)表論文。
我們的老師評個職稱為什么必須在國外的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呢?這是很多大學的要求。有人認為這也是大學崇洋媚外的表現(xiàn)之一。
其實不是大學不認可我們的科學期刊,而是國際上不認可,發(fā)表出來的論文不具備什么意義。其實不但是我國,很多國家都是這樣的要求,必須在國際上認可的一些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的論文才被認為是合格的,其他的都不認可。我們國家為了和國際接軌,也為了敦促老師們認真做好科研工作,更是為了國家科技的發(fā)展,才出了這么一個規(guī)定。
簡單來講,這也不算是崇洋媚外,說明我們的科學期刊還不被國際上認可,需要繼續(xù)努力。
第三:一些大學花巨資招攬良莠不齊的留學生,并給予優(yōu)厚待遇。
這是很多學校公開的行為,也是長期以來被公眾質疑的。
如果花巨資招收的是優(yōu)秀的留學生,還情有可原,問題是很多學校招收的都是不太好的留學生,以非洲的留學生居多。最關鍵的是,這些留學生來我們這里留學,不但不花什么錢,還可以享受很多優(yōu)厚待遇,比如在獎金方面、住宿方面等等,都比國內的大學生要好很多。這就讓很多大學生不理解了,為什么對他們這么好呢?這算不算是崇洋媚外呢?
當然大學之所以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國際上對大學的排名有一項就是留學生的占比,為了提升在國際上的地位,只能如此了。
第四:有些大學很多專業(yè)用的都是國外原版教材,老師也是純英語教學。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大和清華。作為中國最頂尖的學府,清北有很多專業(yè)不但使用國外原版教材,老師也是純英語教學。
國內的大學,為什么純英語教學?這不算是崇洋媚外嗎?其實大學之所以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有一些專業(yè),我們國內的教材已經太落伍了,而翻譯也會讓一些詞匯產生歧義,為了更精準的理解教材,很多大學干脆直接使用國外原版教材,用純英語教學。反正這些名校老師和學生的英語都非常好,不影響聽課效果。
我們的孩子從小學習英語,可能意義就在于此,不然連上名校的機會可能也沒有。
雖然我們的大學教育已經很不錯了,但不得不承認,和國外一些頂尖名校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可能才是大學“崇洋媚外”的主要原因。嚴格來講,這也不算是崇洋媚外,而是正視自己的差距。無論是對老師要求海外留學背景,還是論文必須發(fā)表在國外期刊,其實都是和國際接軌的一種正?,F(xiàn)象。想消除這些,唯有自身更加的強大,等到那時,不用給任何優(yōu)厚待遇,我們也能吸引到很多國家優(yōu)秀的留學生。
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也分享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