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13:51,立秋準(zhǔn)時來敲門。
北斗斗柄悄悄轉(zhuǎn)向西南,太陽行至黃經(jīng)135度。
古人說“立,建始也;秋,揫也”,萬物該收一收了??蓜e忙著盼涼——“秋老虎”正攢著勁兒呢!副熱帶高壓賴著不走,未來10天午后高溫還得反撲。
更麻煩的是“秋包伏”——末伏在立秋后才到。
老輩兒農(nóng)諺說得狠:“伏包秋涼風(fēng)吹,秋包伏曬干竹。”今年這“曬干竹”的熱,怕是要烤得地皮冒煙。
但最讓種糧人揪心的,是“立秋出三象,遍地起墳頭”。
這話聽著嚇人,其實(shí)是老祖宗用血寫的生存賬。
第一象:狂風(fēng)當(dāng)?shù)犊城f稼。立秋后冷熱空氣掐架,風(fēng)一刮就沒輕沒重。玉米稈子折成“大彎腰”,蘋果砸得滿地滾。
農(nóng)諺說得準(zhǔn):“立秋一場風(fēng),收成減三成。”去年鄰縣就遭過,2000畝玉米倒伏,減產(chǎn)15%。第二象:赤日無雨斷糧根。
立秋晴得晃眼?
接下來倆月怕要干得裂土。新播的麥種喝不上水,抽穗的稻子蔫成草?!傲⑶锴缫蝗?,旱到白露邊”,這話多少回應(yīng)驗(yàn)。
第三象:冷得太早要了命。太陽往南跑,冷空氣偷摸鉆空子。青苗剛抽穗,霜就蓋上來,籽粒癟得像空殼。
“立秋冷得早,收成必定少”,多少戶人家流過淚。有人說現(xiàn)在有大棚、能澆水,還怕這些?可去年山西某村,早霜來得急,防都防不住。
500畝白菜凍成“冰疙瘩”,損失超百萬。老祖宗的農(nóng)諺不是嚇唬人,是拿饑荒換的經(jīng)驗(yàn)。
狂風(fēng)、大旱、早寒,哪一象都能要半季收成。今年立秋后,得把三件事放頭里:搭防風(fēng)網(wǎng)、備應(yīng)急水、看溫度預(yù)報(bào)。“未雨綢繆”不是空話,是攥在手里的糧。
您說,今年這三象,哪一象最可能先冒頭?種地人心里都有桿秤——敬畏天時,才能守好糧倉。
具體應(yīng)對措施,還得聽當(dāng)?shù)剞r(nóng)技站的準(zhǔn)信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