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春秋航空壓力加大!
在民航業(yè),暑運通常是傳統(tǒng)旺季,正是各家航司搶錢爭利的時候。
然而,作為全民航最賺錢的春秋航空2025年7月的運營數據,卻透露出這家航司正面臨不小的經營壓力。
一、機隊與航線:積極推進
7月,春秋航空新增1架空客A320neo型飛機,機隊規(guī)模擴充至134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
同時還新增了多條航線:
浦東=河內(周123456)
寧波=河內(周2367)
寧波=張家界(周1346)
大連=石家莊=桂林(周246)
蘭州=珠海(周1357)
南昌= 西寧(天天班)
幾乎都是干線,這顯示出春秋航空在積極拓展運力與航線網絡,試圖通過擴大規(guī)模來捕捉市場機會。
二、客運承壓:客座率下滑
7月份,春秋航空:
運輸旅客306.92萬人次,即306.92萬人次, 同比增長9.31%。
其中,國內245.49萬人次,同比增長4.76%;
國際59.71萬人次,同比增長37.20% ;
地區(qū)1.73萬人次,同比下降40.94%。
7月份,春秋航空:
客座率為91.86%,同比下降1.53%。
其中,國內92.96%,同比下降0.97%;
國際87.93%,同比下降3.11% ;
地區(qū)92.78%,同比增長0.37%。
更嚴峻的是,這一下滑并非孤例—客座率已連續(xù)多個月同比下降,在旺季下降幅度更大,對春秋航空來說,可不是好事。
這一場變化,本質是來自于民航“內卷式”競爭,價格已經無差別的競爭。
春秋航空的危機,首先源自傳統(tǒng)全服務航空公司的"降維打擊"。
近年來,三大航(國航、東航、南航)及地方航司加速下沉,以近乎廉航的價格提供包含行李托運、餐食的基礎服務。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航、東航、南航客座率均在提升。
一增一降,充分說明了全服務航空已經侵蝕了原本屬于春秋航空的低成本航空的市場。
低成本模式的核心在于"用服務減法換價格優(yōu)勢",但這一邏輯在消費降級與競爭升級的雙重沖擊下已顯疲態(tài)。
傳統(tǒng)的低成本航空采用的高密度座艙布局+高客座,進而形成成本優(yōu)勢,在票價方面足以吸引旅客。
問題是全服務航司的價格全面下跌,甚至比廉價航司價格還低,換成你,你選誰?
加上高鐵網絡的密集,春秋航空曾經的高成長模式必然遭遇沖擊。
三、票價壓力:或許更大
票價層面的壓力更是直觀。
自6月起,春秋航空扣油票價今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并持續(xù)至7月。
7月國內、國際航線票價均承壓,泰國航線受上半年多因素影響,需求疲弱態(tài)勢延續(xù);
日本市場因運力大量增投,部分區(qū)域票價甚至低于淡季。
票價是航空企業(yè)營收的關鍵支撐,票價下降直接壓縮了單位客公里的收益空間。
綜合來看,春秋航空在運力擴張的同時,遭遇了票價下降、客運效率降低的雙重壓力。
在內卷式競爭的當下,誰能逃脫利潤下滑的魔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