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余凱:“我認為技術應該惠及每一個普通用戶、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市場與細分領域?!?/p>
(文 / 觀察者網(wǎng) 周盛明 編輯 / 高莘)
2025年慕尼黑國際車展(IAA Mobility)期間,大眾汽車集團在其展臺舉辦“ADAS for ALL(讓高級輔助駕駛走向大眾)”主題討論。
此次主題討論的嘉賓包括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Oliver Blume)、地平線創(chuàng)始人兼CEO余凱、高通CEO安蒙(Cristiano Amon)、CARIAD CEO彼得·博世(Peter Bosch)、奧迪技術開發(fā)董事會成員杰弗里·布庫(Geoffrey Bouquot)、博世移動CTO馬提亞斯·皮林(Mathias Pillin)等。
“ADAS for ALL”主題討論 大眾汽車集團
近年來,中國在高階輔助駕駛上的進步速度舉世矚目。曾經(jīng)新勢力車企30萬以上的車型才會配備的功能,正在中國以星星之火匯聚之勢滲透進15萬級的主流價格區(qū)間。
在此次主題討論中,海外汽車企業(yè)、科技企業(yè)也關注到了這一趨勢。
“中國速度”舉世矚目,外企取經(jīng)
彼得·博世表示,他們關注到,在中國2萬歐元級別的車型都已經(jīng)開始搭載高階輔助駕駛了。
“在2萬歐元這個價格段出現(xiàn)L2,是一個強烈信號。中國在這方面有哪些經(jīng)驗可以分享?我們能從中國學到什么?又該如何把技術一起往前推進?”彼得·博世詢問余凱。
余凱表示,目前地平線和大眾汽車集團的合作非常緊密,地平線與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的合資公司酷睿程(CARIZON)的產(chǎn)出效果也很好。
地平線創(chuàng)始人兼CEO余凱 大眾汽車集團
“大家常說‘中國速度’。中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這倒逼技術以極高的效率迭代。例如,過去10年里,激光雷達的成本下降了多少?大約是一千倍。再想想車端算力的變化、AI的進步速度——以我們自己技術團隊的經(jīng)驗來看,這個變化是指數(shù)級的?!庇鄤P表示。
對高階輔助駕駛企業(yè)來說,出貨量的增長和技術的進步、性價比的提升呈現(xiàn)正相關。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截至今年8月,地平線征程家族累計量產(chǎn)突破1000萬套。
根據(jù)地平線2025年上半年業(yè)績報告,地平線在中國自主品牌輔助駕駛計算方案市場份額已增長至32.4%,在中國自主品牌ADAS前視一體機市場份額提升至45.8%。
余凱表示,中國消費者更前瞻,愿意更快擁抱新功能,用戶樂于接受新的數(shù)字體驗和各類AI產(chǎn)品。所以,對于科技企業(yè)來說,在中國把技術跑通、把產(chǎn)品打磨成熟非常關鍵。
“因為(中國)這里形成的趨勢很可能成為全球大趨勢。歸根到底,人性相通:如果(未來)有一種更省事、更順滑的從A到B的出行方式,大家都會喜歡它?!庇鄤P表示。
余凱預判,在高階輔助駕駛領域,未來3—5年會出現(xiàn)“新拐點”。“在那里,車端的算力水平、軟件棧的形態(tài)、整套系統(tǒng)的成本/體驗,都會出現(xiàn)新的最優(yōu)解?!庇鄤P補充道。
對于中國速度,余凱這樣解釋:“這就是‘從愿景到行動’的過程——也是你真正引領趨勢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中國速度’?!?/p>
“軟件吞噬一切”
“余凱是現(xiàn)場嘉賓里最早投身AI的先行者之一。他常說‘軟件正在吞噬整個世界’?!北说谩げ┦辣硎?,關于軟件行業(yè)的代際變化,他也詢問了余凱的看法。
余凱認為,回顧過去的幾十年,軟件行業(yè)正從“1.0時代”邁向“2.0時代”,而地平線正在推動這一進化。
“這正是我們當下在做的事情——而且是一個‘從底層到應用’的系統(tǒng)性主題。真正的創(chuàng)新才剛剛開始。未來十年,還會發(fā)生更多、更大的事情?!庇鄤P表示。
目前,地平線的定位已不再局限于芯片供應商。通過在軟件領域的專長,地平線更像是一家全棧智能方案供應商,可以將軟件和硬件打包以服務車企。
余凱表示,在中國,消費者對于輔助駕駛的期待正在變得更高,過去的基礎標準已難以打動用戶,“大家的關注點正轉向更高階的能力,比如城市NOA,不再只局限于高速場景?!?/p>
對此,地平線除了深耕包括芯片在內的輔助駕駛計算方案,其還正在推動自研高階輔助駕駛系統(tǒng)HSD的落地。
據(jù)悉,地平線HSD城區(qū)輔助駕駛系統(tǒng)已與多家車企、超10款車型達成定點合作,計劃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開啟量產(chǎn)。
這也意味著,地平線不僅能提供給車企開發(fā)過程中所需要的軟硬件,甚至還可以直接提供一個裝車即用的完整系統(tǒng)。
余凱曾這樣總結:我們是硬件公司里面最懂軟件算法的,軟件算法里面最懂硬件的,然后還是軟件+硬件公司里面最懂車規(guī)的。
技術的關鍵是“普惠”
立足中國,展望全球,中國的科技企業(yè)正在扮演“盟友”的角色:幫助全球車企向智能化時代邁進。
以地平線為例,目前,包括大眾汽車在內,已有9家合資車企與地平線達成30款車型定點合作。
此外,地平線與博世基于地平線征程6系列芯片聯(lián)合開發(fā)的多功能攝像頭和縱橫輔助駕駛系統(tǒng)已獲得多家車企定點,地平線與大陸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智駕大陸也正式開啟歐洲多地全場景路測。
余凱還透露,地平線還和某日本車企合作,幫助其在印度市場落地高階輔助駕駛系統(tǒng)。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故事:一家中國科技公司為印度市場提供方案。我認為這正是我們應該擁抱的世界、我們要共同創(chuàng)造的未來。因此,開放協(xié)作不只是口號,而是讓最好的自動駕駛技術不再只服務高端車型的現(xiàn)實路徑?!庇鄤P表示。
據(jù)悉,印度汽車市場對于成本敏感,該合作很好地詮釋了中國科技企業(yè)展現(xiàn)開放姿態(tài),幫助全球消費者享受“技術普惠”的姿態(tài)。
“我認為技術應該惠及每一個普通用戶、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市場與細分領域?!庇鄤P表示,“本質目標應當是普惠?!?/p>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