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一直在。
聽筒Tech(ID:tingtongtech)原創(chuàng)
文|陳 珂
編|饒 言
在中國電商行業(yè)的版圖上,服飾品類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個萬億級市場不僅規(guī)模龐大,更是引流利器,一定程度上成為平臺用戶黏性和活躍度的關鍵。
京東,顯然不愿放過這個江山。歷經(jīng)十余年發(fā)展,從最初的3C配角成長為如今的戰(zhàn)略要地,京東服飾正面臨一場深刻的格局重塑。
尤其近幾年,無論是加強與國際國內品牌合作,還是扶持新銳品牌,亦或最新打通和優(yōu)衣庫等的物流合作,都表明京東服飾在發(fā)展的路上,一直有自己的野心。
不過,京東想賣服飾這件事,挑戰(zhàn)也十分明顯。在諸多用戶看來,長期以來,京東給人的外界形象是“可靠”,而非“時尚”,這種平臺調性,也讓絕大部分對潮流有追求的年輕人“停留在門外”。
一邊是不斷加碼,一邊是行業(yè)挑戰(zhàn)不斷。但到底誰在京東買服飾?未來幾年,將如何破局?其發(fā)展路徑又將如何影響整個行業(yè)生態(tài)?
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顯然,在傳統(tǒng)電商和直播電商渠道的強勢沖擊下,京東賣衣服這件事能否突出重圍,仍需市場給出答案。
-01-
誰在硬控年輕人的新衣?
坐標深圳某科技公司的95后陳哥是京東“深度用戶”,亦習慣在京東買衣服。
陳哥日常喜歡關注消費電子,出于“行貨正品”和物流保證的需求,那些年,養(yǎng)成了在京東購買電子產品的習慣。
同時,陳哥將這一習慣延展到了服飾。實際上,這幾年,陳哥在京東購買過不少李寧的衣服和耐克鞋子,按照他的話說,“日常不太喜歡去其他平臺。因為自己平常上班不在家,下班后一度非常不喜去驛站取快遞。用京東,物流上門,且服務有保障,不丟件!
此外,陳哥在朋友的力推下,也曾進入其他平臺做衣服的價格對比。他表示,“自己日常就穿幾件基礎款,京東的款能滿足要求;且諸如知名運動品牌,京東和其他平臺旗艦店的價格基本沒差別,所以就一直習慣在京東買!
圖:京東App服飾頁面
來源:京東App 《聽筒Tech》截圖
但和陳哥不同,80后林姐幾乎從來不在京東買服飾。
截至目前,林姐只在京東買過一次運動衣,“彼時,還是因為自己需要的那個品牌,店鋪只開在了京東!
在林姐看來,造成這種境遇的原因很簡單,她已經(jīng)習慣了在淘寶消費,且她發(fā)現(xiàn),和她同年齡層次的朋友也形成了習以為常的觀念,“買衣服,去淘寶;買手機,逛京東!
最早,林姐還因京東的“配送費”而被勸退。盡管京東在物流方面有一定的口碑和保證,但在早期,很多付款過程中總需要附加幾塊錢的運費,林姐就表示,“受不了,感覺又被宰了。畢竟,習慣了包郵!
實際上,這幾年,隨著短視頻平臺和拼多多的興起,林姐也會在這些平臺下單。不過,林姐的購物習慣仍有明顯的特征。比如,她會在天貓消費品牌類、且有價格需求的服裝;而在其他平臺,尤其是短視頻,更多是興趣驅動,“均價也很少過百。”
而對比京東,林姐認為,淘寶、抖音甚至小紅書平臺,款式和品類確實更豐富,且更新潮,“我曾經(jīng)也在京東買過,發(fā)現(xiàn)相比之下,京東以品牌商品居多,白牌和一些極具設計和個性化的服裝,在京東平臺為數(shù)不多。”
綜合之下,林姐認為,京東略顯“土味”,她更追求款式多樣、品類豐富,且并不以“品牌”為唯一購買標準。
當然,和陳哥和林姐都不同的是,還有一些消費者更多傾向在其他電商平臺下單。
據(jù)《聽筒Tech(ID:tingtongtech)》了解,以坐標湖南省某三線城鎮(zhèn)的00后小賈為例,他日常并不追求品牌,且從來不依賴電商平臺,“有需要,且不急需的,偶爾會去網(wǎng)上買一買!
但實際上,日常小賈更喜歡去線下,“畢竟,鎮(zhèn)上什么東西都有,十分方便,且物美價廉。”
-02-
京東服飾的AB面
無論是陳哥,還是林姐的選擇,實際上,都折射了電商平臺不同的屬性和差異化競爭特點。
尤其是,就京東而言,電商生態(tài)的品質化、男性主導與全鏈路服務特征,也在京東服飾上充分得到了體現(xiàn)。
實際上,作為中國領先的B2C電商平臺,京東以其物流體系和正品保障在家電、數(shù)碼等領域建立了優(yōu)勢。然而,當這個以“多快好省”著稱的巨頭踏入服飾時尚領域時,其征程卻并非一帆風順。
2009年,京東集團成立服飾部門,開始進攻時尚領域。2011年底,京東服裝開放平臺才實現(xiàn)全品類上線。
盡管起步較晚,但京東服飾迅速崛起。2014年,京東服飾已成為中國B2C市場服裝服飾品類的第二大占有者。2016年,京東新增用戶中超過40%首次購買的商品來自服飾品類,服飾成為當時京東增速最快的核心品類之一。
不過,盡管京東服飾在這幾年在快速發(fā)展,但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既有其獨特的競爭優(yōu)勢,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
實際上,京東服飾與傳統(tǒng)服飾電商有著明顯差異,與淘寶的“萬能的淘寶”和拼多多的“性價比”定位不同,京東服飾延續(xù)了平臺一貫的品質電商定位。
這讓京東服飾消費者更注重品牌、品質和售后服務,而非單純追求低價。這種定位使得京東吸引了中高收入消費者,尤其是對正品保障有需求的用戶。
此前,在電商環(huán)境仍處于混亂的時代,京東憑借物流與購物體驗,以及“七天無理由退貨”較好地執(zhí)行,還有強調品質運動品牌(如耐克、阿迪達斯)、中高端男裝等,讓諸多消費者傾向于選擇京東自營或品牌官方旗艦店,以避免網(wǎng)購風險。
同時,因3C起家的基因,京東積累了大量的男性用戶。男性消費者更注重購物效率、品牌認知和售后服務,這也與京東的核心優(yōu)勢契合,也讓男士商務裝、運動服飾、鞋靴等品類上,在京東更具優(yōu)勢。
但遺憾的是,盡管有一定基礎,在應對大時尚行業(yè)的特性時,京東服飾也暴露出了一些結構性的弱點。
比如,缺乏“時尚基因”與品牌調性。實際上,經(jīng)常在京東購物的陳哥就表示,去京東消費,通常是“有目的地購買”,而非“無目的地閑逛”。
不過,這卻與服飾消費,尤其是女裝和潮流服飾的“靈感驅動”、“種草”模式相悖。實際上,淘天有“逛逛”,小紅書有海量UGC內容,而京東在營造時尚氛圍、引領潮流方面,生態(tài)始終不足。這導致,在用戶心智中,京東并非一個“逛衣服”的首選平臺。
另外,諸多分析亦認為,京東潮流品牌與設計師品牌生態(tài)薄弱,難以成為潮流文化的發(fā)酵地。
實際上,相比于天貓和得物,京東在吸引新興潮流品牌、獨立設計師品牌方面仍缺乏吸引力。而這些品牌,更看重平臺的潮流調性、社群氛圍和精準的年輕用戶。京東相對“傳統(tǒng)”和“商務”的平臺形象,很難成為潮流文化的發(fā)酵地。
而進入直播電商和內容電商時代,盡管京東一直在大力助推采銷團隊,但主播方面,無論是影響力、直播內容的豐富和趣味性,與淘寶直播、抖音電商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03-
京東服飾往哪走?
實際上,京東服飾的問題并不僅僅限于內部生態(tài),外界平臺的競爭和對抗,也一度讓京東服飾屢屢受挫。
尤其是,2017年,隨著其他平臺推行“二選一”政策,京東服飾遭遇重創(chuàng)。據(jù)報道,當年雙11前夕,包括海瀾之家、太平鳥、江南布衣在內的40多個國內知名服裝品牌相繼宣布撤出京東。
顯然,京東服飾已經(jīng)意識到這些問題,并不斷尋求突破,面對重重挑戰(zhàn),京東也并未放棄服飾業(yè)務。
為了跟其他平臺形成差異化趨勢,京東服飾開始進階。
比如,近年來,在線渠道方面,京東引進奢侈品牌,目前已有包括LOUIS VUITTON、GUCCI、TIFFANY & CO. 等奢侈品品牌入駐。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一線奢侈品品牌在“貓狗拼”三者中,只選擇在京東開設時裝包袋旗艦店。
而在線下渠道方面,京東與海瀾集團合作開出首家線下奧萊門店,以服飾箱包為主要售賣品類,通過低價策略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目前,京東奧萊已引進阿迪達斯、彪馬、斯凱奇等常規(guī)戶外運動品牌,并分配空間給美妝、輕奢包袋等品類。
來源:小紅書
面對激烈競爭,京東還試圖通過“無界零售”理念來破局。即京東為時尚領域定制“無界零售賦能解決方案”,針對“信息缺失”“空間缺失”“數(shù)據(jù)缺失”“系統(tǒng)化工具缺失”痛點,推出數(shù)據(jù)、門店科技、線上線下一體化和系統(tǒng)化的工具賦能。
同時,公開的資料顯示,在商家扶持方面,推出包括0元入駐、最高3%傭金、最多累計60萬返點等措施,幫助商家開店站穩(wěn)腳跟。
另外,京東也在致力于改變其男性主導的平臺形象。此前,章澤天在時尚圈活動、與小紅書等時尚平臺發(fā)布的穿搭解析,也強化了女性用戶心智。
但這并不意味著京東服飾接下來的路會走得順暢。
畢竟如今,中國服飾電商市場已是紅海一片,各大平臺競爭態(tài)勢嚴峻。天貓依托較完整的內容矩陣構建消費閉環(huán);抖音則憑借興趣電商實現(xiàn)“爆款速生”。
據(jù)易觀分析數(shù)據(jù)顯示,以2025年618為例,大促第一階段銷售中,淘寶天貓在服飾成交額在全平臺的占比達50.4%,抖音占據(jù)28.9%,京東僅占據(jù)3.5%,淘寶天貓的體量最大,優(yōu)勢明顯。
某種程度上,消費電子電商的增長紅利時代過去,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京東的這場時尚戰(zhàn)役,不僅關乎營收增長,更決定它品牌形象堡壘的突圍。
諸多分析亦指出,服飾業(yè)務屬于高頻品類,可以有效提升用戶在京東的購買頻次;另外,服飾屬于非標品,價格敏感度較低;更重要的是,服飾品類上新頻次較高,商家在營銷推廣上也更愿意在平臺做更大的投入,這可以有效提升京東的利潤率。
但京東服飾也必須正視,平臺生態(tài)建設和扭轉用戶心智非一日之功。
比如,在林姐看來,“京東服飾的未來,關鍵在于能否在保持自身核心優(yōu)勢的同時,成功為其注入’時尚‘與’趣味‘的靈魂,從一個高效的’購物工具’,轉型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時尚生活空間!
而陳哥也認為,“這條路于京東來說,挑戰(zhàn)巨大,但機遇也同樣存在。未來三到五年,京東服飾很可能形成內容場景+智能供應鏈+開放生態(tài)的三位一體格局,這個格局不再局限于流量爭奪,而是著眼于整個產業(yè)價值鏈的重構!
實際上,不管這場升維之戰(zhàn)怎樣打,于消費者而言,追求的都是更個性化、更沉浸、更可持續(xù)的購物體驗。
這也代表著,行業(yè)必須從低維度的競爭轉向高質量的價值創(chuàng)造?梢灶A見的是,圍繞大時尚領域,一場更激烈的爭奪戰(zhàn),在未來必定上演。
(文中均為化名。)
(頭圖來源Pexels。)
參考資料:
1、《不止外賣大戰(zhàn),京東大時尚也開戰(zhàn)了》,來源:《每日經(jīng)濟新聞》。
(聲明:本文僅作為信息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參考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