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走一走” 并非對所有糖友適用,飯后運動效果差異大,關(guān)鍵在 “動得對不對”。
今天,邀請到糖尿病專家楊小紅主任來和大家詳解飯后運動 “時間密碼” 與 “安全紅線”。
一、按強度 “對表”:不同運動的最佳打開時間
1. 低強度運動:飯后 30-60 分鐘
瑜伽、太極、慢走等適合此時啟動,助腸胃蠕動、控血糖。建議 “負(fù)重擺臂走”(手持水瓶,擺臂 45 度,每分鐘 100-110 步),每次 20-30 分鐘。
2. 中強度運動:飯后 1-2 小時
慢跑、游泳、騎車等(微喘能說話)選此時,避免血液供需沖突,精準(zhǔn)控糖。研究顯示,飯后 1 小時運動可降血糖峰值 20%-30%,每次 30 分鐘為宜。
3. 高強度運動:飯后 3 小時內(nèi)禁做
打球、沖刺跑等劇烈運動易致腸胃供血不足、低血糖,HIIT 建議兩餐間進(jìn)行。
二、3 個 “隱藏變量”:比時間更關(guān)鍵的細(xì)節(jié)
1. 抓準(zhǔn)血糖高峰:飯后 60-90 分鐘
此時運動控糖效果最佳,避開 “飯后立馬動”(血糖波動增 30%)和 “錯過高峰動”(易低血糖)。
2. 吃的、用的不一樣,時間全改寫
看食物:高脂高蛋白食物(如炸雞)后等 2-3 小時,易消化主食(如粥)后 30 分鐘可動;
看藥物:用胰島素 / 磺脲類藥物者,避開飯后 1 小時藥效高峰運動。
3. 血糖 “三色燈”:運動前必看
綠燈(5.6-13.9mmol/L):可運動,先熱身 5 分鐘;
黃燈(<5.6mmol/L):先吃 15 克碳水(半片面包 / 5 顆葡萄),15 分鐘后復(fù)測;
紅燈(>13.9mmol/L):暫停運動,空腹超 16.7mmol/L、有酮癥酸中毒 / 急性感染者禁動。
楊小紅主任溫馨提醒:運動不是 “藥”,但能幫藥更有效。運動是糖尿病治療 “剛需”,推薦飯后 1 小時變速健步走(快走 3 分鐘 + 常速走 2 分鐘,循環(huán) 6 組),堅持 3 個月或降糖化血紅蛋白 0.8%??靥浅志脩?zhàn),動對每一步都加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