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說財經訊:9月28日,距離美國政府資金耗盡只剩3天,特朗普終于松口——緊急約見國會四位最高領導人,要在10月1日前敲定預算協(xié)議。
但這次和往年的“政治表演”不一樣,白宮已經偷偷讓各機構準備裁員,連CPI、非農數(shù)據(jù)都可能停更。
這盤棋,到底要怎么下?今天王爺說財經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
01、“關門危機””3天倒計時,白宮動真格了?
先給不了解的朋友補個課:美國政府花錢得國會批,10月1日新財年一到,批不下錢就得“關門”。
從1977年到現(xiàn)在,這事兒已經發(fā)生過18次,最短1天,最長的2018年那次拖了35天 。
但這次的火藥味比以往濃多了。
以往關門,無非是讓非必要員工回家“無薪休假”,錢一到賬就能復工。
可這次白宮早悄悄給各聯(lián)邦機構發(fā)了備忘錄:別準備無薪休假了,直接搞裁員預案 。
說白了,這不是“暫停營業(yè)”,是要“裁人止損”,逼著國會讓步。
現(xiàn)在的情況是:國會參眾兩院已經把對方的方案都打了回去。
眾議院共和黨拋的“干凈法案”,想不加任何附加條件先續(xù)到11月,被民主黨拒了;參議院民主黨提的方案要保醫(yī)保補貼,又被共和黨否了 。
直到9月28日國會復會,真正能談的時間滿打滿算就2天。
02、原因分析:兩黨死磕的,根本不是錢?
表面看是預算沒談攏,實則是兩黨在拿政策方向當籌碼,核心就卡在三件事上。
第一、醫(yī)保補貼的“拉鋸戰(zhàn)”!
民主黨咬著不放的是“奧巴馬醫(yī)改”的補貼——要是不延長,幾百萬美國人明年可能丟醫(yī)保 。
但共和黨覺得這是“福利擴張”,堅決反對綁在臨時預算里。
對此,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圖恩放話:“有臺階不下,那就等著關門”,火藥味直接拉滿。
第二、參議院的“60票死線”!
美國參議院有個規(guī)矩,法案要表決得先拿60票終止辯論。
現(xiàn)在共和黨雖然占多數(shù),但根本湊不夠60票,必須拉民主黨下水。
可兩黨現(xiàn)在互信為零,特朗普之前還取消過和民主黨領袖的會面,溝通渠道早斷了 。
第三、特朗普的“裁員籌碼”!
以往白宮都是“勸和”,這次卻主動點燃導火索。
讓機構準備裁員,就是打破政治默契——要是真裁了,就算后續(xù)撥款到位,崗位也未必能恢復。
特朗普這招既是施壓國會,也是給選民釋放信號:“關門是民主黨不妥協(xié)” 。
03、影響:美國普通人斷補助,投資者摸黑走?
別覺得這是美國的事,真關門了,從普通人到全球市場都得受影響:
首先, 對美國普通人來說,飯碗和補助都懸了!
聯(lián)邦雇員首當其沖:80萬非必要員工里,之前是無薪休假,這次可能直接丟工作。
作為一個對比,2018年關門時,34萬人被迫休假,這次裁員只會更狠 。
其次,美國低收入家庭最受傷!
數(shù)百萬孕婦、兒童的食品券可能斷供,住房補貼、學校午餐資助也會停擺,地方政府根本墊不起這筆錢 。
第三、美國政府辦事全變慢:護照、綠卡辦理要排隊,國家公園、博物館關門,連疾控中心的藥品審批都得拖工期 。
第四、對美國經濟影響在于:每天燒錢,數(shù)據(jù)還“斷更” !
國會預算辦公室算過,2018年35天關門讓美國GDP少增了110億美元,折算下來每周得虧70億 。
更麻煩的是“數(shù)據(jù)真空”——勞工統(tǒng)計局一關門,10月的非農、CPI、PPI全沒法發(fā)。
美聯(lián)儲就像蒙著眼睛開車,10月降息決策只能“憑感覺”,野村證券說大概率會按9月的計劃來,難有大變動。
第五、對市場而言,波動率“過山車” !
2013年關門時,數(shù)據(jù)延遲了51天,原定發(fā)布日的市場波動直接“消失”,等數(shù)據(jù)補發(fā)時又突然暴漲。
現(xiàn)在美股、美元指數(shù)都在等數(shù)據(jù)定方向,一旦斷更,資金只能瞎猜,波動只會更劇烈。
04、未來趨勢:三種可能,哪種最靠譜?
結合兩黨態(tài)度和歷史經驗,結局大概率逃不出這三種:
第一、極限妥協(xié):臨時“續(xù)命”到11月(概率60%)這是最常見的操作。參考2024年底,兩黨最后關頭通過短期法案續(xù)到次年3月 。這次可能也會搞個“無附加條款”的臨時撥款,把問題拖到11月,先躲過關門再說。
第二、美國短期關門:停擺3-7天(概率30%)。
兩黨都硬扛到10月1日,但誰也不敢擔責太久。2013年關門16天,最后還是妥協(xié)了 。
這次要是真關門,估計幾天內就會重開,畢竟裁員的鍋沒人敢背。
第三、長期僵局:關門超20天+裁員(概率10%)。
可能性最低,但風險最大。要是兩黨徹底撕破臉,白宮真啟動裁員,不僅會引發(fā)工會抗議,還可能讓美國信用評級再降一級,到時候借貸成本飆升,全球市場都得抖三抖。
所以啊,美國政府關門3天倒計時里,特朗普用“裁員牌”逼宮,兩黨死磕醫(yī)保補貼,普通人怕丟飯碗,投資者怕數(shù)據(jù)斷更。說到底,政治博弈的籌碼,從來都是普通人的生計和市場的信心。
對此,你怎么看?你覺得這次特朗普能“逼成”嗎?要是數(shù)據(jù)真停更,對美國以及世界經濟有何影響?歡迎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