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樓市異常低迷,全球都這樣嗎?
近期,有位粉絲向我咨詢海外房地產相關問題,他已在澳大利亞發(fā)展多年。
據他反饋,當前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十分繁榮,甚至隱約出現 “全民炒房” 的苗頭。
而且當地開發(fā)商、居民,包括一些自媒體,都在持續(xù)看漲澳大利亞房價,甚至有觀點認為澳大利亞一線、二線城市的房價 “將會永遠漲”!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十年前在中國流行的 “一線城市房價永遠漲” 的說法。
這位粉絲還提到,近兩年澳大利亞的鄰國新西蘭,以及中國移民較青睞的加拿大,房價均呈下跌態(tài)勢。
為何澳大利亞能如此 “特立獨行” 呢?
平時我也會關注海外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但并非每日、每周或每月都追蹤數據,通常是每隔幾個月查看一次,而且在每年年初的 “年度十大預言” 中,我也會分析并預測海外房地產市場的走勢。
為了回答這位粉絲的問題,我特意重新研究了相關數據,接下來就跟各位老鐵分享幾張關鍵圖表。
澳大利亞平均房價:快漲
過去十年總體呈上漲趨勢,但期間也有部分時段出現下跌,比如 2018-2019 年、2022 年。
即便如此,過去十年澳大利亞房價的總體漲幅仍超過九成,接近翻倍。
從今年上半年的走勢來看,房價漲幅確實比較快。
美國平均房價走勢:陰跌
過去十年,美國房價同樣總體上漲,漲勢最迅猛的階段是 2020 年貨幣大放水之后。
直到 2022 年下半年,受美國 “暴力加息” 影響,房價進入盤整期。
2023 年以來,美國房價總體呈橫盤狀態(tài),重心略有下移。
尤其是今年以來,房價跌勢稍顯明顯。
加拿大平均房價:連跌
2015-2022 年,加拿大房價走勢與澳大利亞極為相似。
2018-2019 年曾小幅下跌,2020-2021 年則大幅上漲。
其背后邏輯與美國一致,都是疫情后貨幣大放水推動房價飆升。
2022 年加拿大跟隨美國加息后,房價開始下跌。
但 2023 年以來,加拿大房價走勢與美國略有類似,呈現陰跌狀態(tài),而澳大利亞房價卻在持續(xù)上漲。
新加坡房價指數:連漲
新加坡的房價走勢與前面三個國家不太一樣。
2018 年之前的幾年,新加坡樓市表現疲軟,房價處于下跌狀態(tài)。
2018 年起開始持續(xù)上漲,尤其 2020 年下半年之后,保持了較快漲幅。
最近兩年,新加坡房價漲幅雖較前兩年有所收窄,但依然維持上漲態(tài)勢。
未來海外房價走勢
上述四個國家,都是中國高收入人群乃至中產階級愿意 “移居” 的目的地,它們的房價走勢中,也都包含了華人購房需求的推動作用。
尤其是新加坡,疫情后表現尤為突出,對部分中國人的吸引力很大 —— 盡管新加坡是個 “彈丸小國”,中國人移居的數量相對較少,但對當地房價的推動作用卻是最大的。
從中長期來看,人口是支撐房價的核心因素。
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均為移民國家,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亞的人口年均增速稍高,總體在 1% 以上,但近幾年這兩個國家的移民政策正逐漸收緊。
從短中期來看,經濟基本面是影響樓市的重要因素。
2021-2022 年,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速普遍較高;但 2023-2025 年,經濟增速持續(xù)放緩,總體從 3%-4% 的 GDP 增速降至今年 1% 多一點的水平。
經濟下滑、失業(yè)率上升,本應不利于樓市發(fā)展。
不過,從 2024 年 9 月開始,美國已啟動降息。
澳大利亞則從今年 2 月就開始降息。
降息帶來的貨幣政策寬松,本就有利于房價上漲,這一點在澳大利亞市場表現得尤為明顯。
可見,在經濟回落、降息初期,不同國家的房價走勢會出現分化,就像目前美國、加拿大房價下跌,而澳大利亞、新加坡樓市仍保持活躍一樣,背后的原因較為復雜,還需要觀察不同國家更細致的指標,比如土地供應量、房地產稅收政策、信貸政策、土地與住房建設供應政策等。
如果購房需求旺盛,但土地和新房供應相對短缺,就容易推動房價上漲,當前澳大利亞的情況估計就屬于這類。
展望明年、后年,隨著持續(xù)降息、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經濟有望逐步企穩(wěn)。在這一背景下,對房價的利好效應會更加明顯。
本期內容僅供對海外房產感興趣的朋友們參考,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