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到底有多難受?關于這一問題,相信所有鼻炎患者都非常有發(fā)言權,鼻炎發(fā)作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而且還有可能會誘發(fā)頭痛、頭暈等病癥,而鼻炎的發(fā)病誘因有很多,比如花粉、病邪侵入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鼻炎發(fā)病率,而就病邪來說,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寒邪,很多時候,寒氣往往就是鼻炎的“罪魁禍首”。
當我們的鼻腔受到寒邪侵襲時,就很容易發(fā)生堵塞,由于鼻子和肺相通,肺開竅于鼻,同時肺主司呼吸,而這個作用的發(fā)揮主要就依賴于鼻子,所以,當寒邪侵襲時,受到侵害的,首當其沖就是我們的鼻子,而最終導致的結果,往往就是鼻塞、鼻子不通,尤其是在晚上睡覺時,人們會由于呼吸不暢,而只能依靠嘴巴呼吸,到了第二天,就會口干舌燥,十分難受。
如果將鼻腔和肺腑之間的連通樞紐比喻成一條管道,那么當管道疏通受阻時,人們就會呼吸困難,而且氣機運行也會不暢,那么,這個時候需要依靠什么來疏通管道呢?這其實就要依賴于體內(nèi)的陽氣了,當體內(nèi)的陽氣充足時,往往就會有利于寒邪的驅散,在《黃帝內(nèi)經(jīng)》里也說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也就是說,當因寒邪而導致鼻塞不通時,就需要用陽氣去緩解。
而在宋代名醫(yī)嚴用和的《濟生方》里,就有一個藥方專治鼻炎,此方名為“蒼耳子散”,是鼻科臨床的常用方劑,這個千年名方,它的中藥配伍也很簡單,大道至簡,只有4味中藥材,分別是白芷、薄荷、辛夷以及蒼耳子,整個方劑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
其中的蒼耳子在鄉(xiāng)間很常見,蒼耳主要是靠身上的刺依附在人或動物身上,并由此來完成繁衍,不過,在中醫(yī)醫(yī)家眼中,這些刺還具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消腫,在《中草藥歌訣》里有這樣一句話:“葉邊有刺皆消腫”,也就是說,蒼耳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勾刺,才有了消腫的功能。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蒼耳子這味藥材,它雖然看似不起眼,卻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具有通督脈的效果,陽氣上行必將經(jīng)過我們的咽喉、頸部,而蒼耳子可先將頸部的經(jīng)脈打通,進而有助于陽氣的輸送,然后再將后背督脈內(nèi)的陽氣引入鼻腔,最終緩解鼻炎病癥。
關于辛夷這味藥材,可能有些人并不是很熟悉,但一定聽過它的另一個名字,“玉蘭花”或“木蘭花”,辛夷是一種陽氣很足的植物,其藥性辛溫,主要歸入肺經(jīng)和胃經(jīng),具有發(fā)散風寒、通鼻竅的效果。辛夷和蒼耳子均是治療鼻炎的常用藥材,其中一個直接藥性上行,作用于鼻竅,另一個則是先下行,然后循著督脈到達鼻腔,這樣一來,就可將體內(nèi)的陽氣都聚聚在鼻腔內(nèi),將寒邪驅散,疏通鼻塞,緩解病癥。
其實,鼻炎除了會有鼻塞的癥狀外,還會流鼻涕,就像是擰不緊的水龍頭一樣,總會有水不停的往外流出,甚至還會伴有頭疼癥狀,而這個時候,另外兩味藥材就發(fā)揮作用了,白芷和薄荷都具有香氣,“芳香定痛”,可以緩解頭痛病癥,而且薄荷藥性清涼,白芷具有溫燥,一溫一寒,相互制約,可以避免一方太過誘發(fā)病癥。
不僅如此,若是寒邪在體內(nèi)停滯太久,還會化生內(nèi)熱,有時突然流黃涕,就極有可能是內(nèi)熱所導致,這往往說明病邪入里,而有了薄荷的清涼,就可以將內(nèi)熱化解,進而助力病癥的治療。
可以說,蒼耳子散這個千古名方,能夠幫助我們除掉導致鼻炎的“罪魁禍首”,鼻子通暢了,全身就舒服了??偟脕碚f,嚴用和的這個藥方是一個偏溫的方子,更適合寒邪造成的鼻炎患者使用,而且,蒼耳子散重在祛邪,對體內(nèi)的氣血正氣是有一定耗損的,中醫(yī)講究扶正祛邪兼顧,所以,在治療病癥的同時,還需要使用扶正的藥材,以此來恢復自身正氣,這樣才能有助于增強自身抗御風寒的能力。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chuàng)出品。作者周淺,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