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跪在地上排成一排,學生們蒙著眼睛,在喧鬧的伴奏和“走吧!走吧!”的呼喊聲中,輪流從父母背上踩過。摘下眼罩那刻,有女生發(fā)現(xiàn)剛剛踩踏的竟是自己的父母,當場崩潰大哭。
近日,河南鄭州中牟新區(qū)第三高級中學一場所謂的“感恩教育”活動引發(fā)社會廣泛爭議?,F(xiàn)場視頻顯示,家長們跪地搭成“人橋”,學生則蒙眼從家長背上踩過。
活動配有抒情背景音樂,視頻里傳來“走吧!走吧!”的呼喊聲。有女生摘下眼罩后發(fā)現(xiàn)跪地的是自己父母,當場痛哭。
最殘酷的設定在于“蒙眼”。校方或活動策劃者,刻意向學生隱瞞了他們腳下所踩之人的身份。直到活動結束,眼罩摘下,許多孩子才驚恐地發(fā)現(xiàn),那個被自己踐踏的“臺階”,竟然是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
事件曝光引發(fā)輿論海嘯后,校方于10月7日凌晨發(fā)布道歉聲明,卻將這場鬧劇定性為“具體細節(jié)考慮不周”,試圖將問題的核心從“教育理念的根本錯誤”降格為“操作層面的小小失誤”。
這整場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散發(fā)著一股與校園格格不入的江湖騙術氣息,其流程之粗糙、情感之綁架,與傳銷組織里令人下跪、痛哭流涕的洗腦大會何其相似!
互聯(lián)網的記憶是清晰的,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這起事件瞬間點燃了公眾的怒火,評論呈現(xiàn)出一邊倒的批判。
“這是感恩教育還是羞辱教育?”這是最多人的靈魂拷問。
真正的感恩,應源于日常的理解與體諒,源于平等的尊重。而這種通過作踐父母尊嚴、制造孩子心理創(chuàng)傷的極端方式,只能催生出恐懼和扭曲的“負罪感”,與健康的感恩之心背道而馳。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不是傳銷現(xiàn)場!”
大量網友直言不諱地指出,這種活動的性質非??梢?。不啟發(fā)理性,只操控情緒,不培養(yǎng)獨立人格,只強調單向服從。
其核心邏輯是:父母為你付出了這么多,甚至甘愿被踩踏,你若不聽話、不考出好成績,你就是罪人。
這是一種赤裸裸的情感綁架和精神PUA。
“看著爸媽跪在那里,我的心都碎了。這根本不是愛,這是對親子關系的毀滅性打擊!”
許多身為子女的網友感到心痛,他們認為這種形式傷害了雙方。父母失去了尊嚴,孩子背負了本不該屬于他們的沉重心理包袱。健康的愛,是讓彼此都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互相捆綁著墜入愧疚的深淵。
與現(xiàn)代文明背道而馳:“跪”和“踩踏”,這兩個動作在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代表著極致的屈辱與征服。
學校本該是傳播平等、尊重等現(xiàn)代文明價值觀的前沿陣地,卻主動復活這種封建糟粕式的儀式,是對所有參與者人格尊嚴的公然踐踏。
扭曲親子關系:其邏輯內核是“苦難營銷”,通過刻意放大和表演父母的“犧牲”,來對孩子進行道德挾持。
這會讓孩子的愛,從發(fā)自內心的情感,變成一種害怕被譴責的“補償”。
瞞騙手段,背離誠信原則, 通過蒙眼的方式欺騙學生,本身就是極不誠信的行為。一個用欺騙手段進行“教育”的機構,還有什么資格教育學生要誠實?
真正的感恩教育,應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
體現(xiàn)在老師對學生的一句關心,體現(xiàn)在課堂上一篇關于親情的優(yōu)美課文,體現(xiàn)在鼓勵學生回家為父母做一頓飯、進行一次真誠的交談。
教育學者陶行知倡導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在這些形式主義的活動面前顯得如此遙遠。
當感恩需要通過踐踏尊嚴來實現(xiàn),當教育需要用安全風險來背書,這已不再是教育的創(chuàng)新,而是一出荒誕的鬧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