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的會議剛開場,委內瑞拉禁毒局局長費雷爾的話就戳中了要害:“國際合作才是禁毒的救命稻草!” 這是 10 月 7 日 “拉美禁毒通報會” 上的一幕,而這話背后藏著太多硬仗 —— 今年以來,委內瑞拉軍方已摧毀 402 架販毒飛機,繳獲毒品超 56 噸,光 4 月就一把火燒了 15.39 噸可卡因。
可再硬的拳頭也怕 “游擊戰(zhàn)”:哥倫比亞毒販把委內瑞拉當 “中轉站”,通過地下機場把毒品運到非洲,委方想調閱塞拉里昂等國的飛機資料,卻遲遲等不到回信。更憋屈的是,美國曾造謠它是 “販毒樞紐”,直到聯合國 8 月的報告才還了清白 —— 確認委內瑞拉沒有毒品種植,也不再是美歐主要走私路線。老話說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委內瑞拉自己打得火熱,國際社會真能搭把手嗎?這禁毒的 “合力” 到底難在哪?
這場禁毒戰(zhàn)里,三個真相藏著冷暖。
先說委內瑞拉的 “硬功夫”,真是實打實拼出來的。別以為它只是喊口號,邊境線上的士兵早就練出了 “火眼金睛”。我認識個曾在亞馬孫州采訪的記者朋友,他說見過士兵在雨林里蹲守三天三夜,就為截擊一架販毒飛機,“飛機低空飛過時,樹葉都在抖,他們連大氣都不敢喘”。今年 5413 次專項行動可不是虛數,小到藏在香蕉筐里的毒品,大到半潛式販毒潛艇,全被揪了出來。最讓人佩服的是 “零種植” 紀錄,要知道周邊國家毒品種植泛濫,委內瑞拉能守住底線,堪比在 “毒窩” 里潔身自好。這就像自家門口總有人扔垃圾,不僅天天打掃,還焊死了圍欄,夠盡心了。
可再盡心也架不住 “鄰居搗亂”,國際合作的坎兒真不少。哥倫比亞毒販把委內瑞拉當 “跳板”,在阿普雷州挖地下機場,毒品從這兒飛到非洲,再轉往歐美,形成一條 “黑色通道”。委方想跟非洲國家聯手查飛機,信寄出去石沉大海;好不容易跟拉美國家簽了合作協議,又被官僚作風拖后腿。更氣人的是美國的 “雙標”—— 以前造謠委有 “太陽販毒集團”,被聯合國報告打臉后,照樣搞單邊制裁,讓禁毒經費卡了殼。這就像組隊打游戲,隊友要么不配合,要么背后使絆子,孤身作戰(zhàn)哪能贏?
最該被看見的,是禁毒背后的 “人情味”。委內瑞拉沒把禁毒當冷冰冰的任務,反而搞起了 “社區(qū)防線”。我朋友認識的加拉加斯社工瑪麗亞說,他們會上門給青少年講毒品危害,還幫吸毒者找工作。有個叫卡洛斯的小伙子,以前靠運毒糊口,現在在社區(qū)農場種菜,“以前見了警察就跑,現在能笑著打招呼”。委方 95% 的販毒案件處罰率背后,是 “打擊 + 救助” 的暖心招 —— 既端毒窩,又給回頭路。這就像給生病的人治病,不光開藥方,還幫著調理身體,才算真的救到底。
說到底,委內瑞拉在聯合國喊的 “合作”,從來不是求幫忙,而是喊大家 “一起守底線”。
毒品這東西,從來不是一國的事。哥倫比亞種毒,委內瑞拉截毒,非洲轉毒,歐美消費毒,就像一條鎖鏈,缺了哪環(huán)都斬不斷。費雷爾說的 “毒品問題政治化” 戳中了痛處 —— 有些國家把禁毒當籌碼,搞制裁、造謠言,最后坑的是普通百姓。老話說 “人心齊,泰山移”,要是各國能放下偏見,共享情報、打通關節(jié),哪會讓毒販鉆空子?
現在聯合國的會議結束了,但禁毒的仗還沒停。委內瑞拉的士兵還在雨林蹲守,社工還在社區(qū)奔走,而那些藏在暗處的毒販,正盼著各國 “窩里斗”。其實禁毒哪需要什么驚天動地的大招?不過是你幫我查一架飛機,我給你遞一份情報,他幫成癮者找份工作。
當亞馬孫的雨林不再藏毒機,當社區(qū)的孩子不認得毒品,當各國的手真的握在一起,禁毒才算贏了。你說,比起搞政治算計,齊心協力護著普通人的安穩(wěn),難道不是更實在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