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水滸傳》里宋江為什么一定得死?
按說他帶著梁山兄弟歸順朝廷,立下不少戰(zhàn)功,怎么最后卻落了個毒酒身亡的結(jié)局?
其實,答案早就藏在梁山三任寨主的名字里。
王倫、晁蓋、宋江,這三個名字連起來一讀,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可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施耐庵早早埋下的一條“天機”。
那么,三人的名字里究竟藏著怎樣的玄機?連起來讀又是什么?
從“王倫”開始的宿命
梁山的第一位主事人,是一個胸無大志、心眼極小的文人,王倫。
王倫曾考取功名屢敗,憤懣之下轉(zhuǎn)入江湖,自認為有讀書人的骨氣,卻看不清這個世界早已是拳頭說話、英雄當?shù)馈?/p>
他之所以占據(jù)梁山,只是因為機緣巧合,當時這塊地還沒人爭奪。
他穿著白袍,整日盤腿焚香自賞詩文,偶爾招幾位小嘍啰巡視四周。
對于那些想投奔梁山的英雄豪杰,王倫表面客氣,實則忌憚。
他很清楚,梁山之主的寶座不過是個空架子,一旦真來了幾個手眼通天的人物,他這張斯文面皮就掩蓋不了自身的無能。
故事的轉(zhuǎn)折在林沖出現(xiàn)后,林沖那時是被高俅陷害的一個禁軍教頭,他衣衫破爛,拄著樸刀,登上了梁山。
朱貴通知王倫說來了位能人,王倫沒事直接拒絕,而是使出一套文人的“推辭術(shù)”。
他借口說山中糧草緊缺、寨子不宜再收人,其實分明是怕林沖搶了他的風頭。
他甚至暗示手下設(shè)法打發(fā)林沖下山,若非朱貴勸阻,恐怕林沖早被摁死在山門口。
但林沖是誰?他不但沒被嚇退,還下山砍了人頭回來,作為入伙投名狀。
王倫雖勉強收下他,眼中卻始終多了一道防備。
再后來,晁蓋等人帶著生辰綱上山投靠,這一回,王倫的內(nèi)心更是炸開了鍋。
這群人可不是流亡者,而是朝廷懸賞的大案通緝犯,個個來頭不小。
他害怕的,不僅是朝廷追責,更害怕的是,這些人一旦進山,自己連當“山寨校長”的資格都要被奪走。
于是他故技重施,好吃好喝一頓款待之后,悄悄打發(fā)他們走人。
但他低估了這些亡命之徒的狠勁,更沒料到吳用那一肚子的鬼點子。
在吳用一番“激將法”與“人心策動”之下,林沖被推到了刀口的位置上,最終,王倫沒有戰(zhàn)斗,沒有反抗,死得毫無尊嚴。
他最后望見的是林沖沉默的面孔,吳用冷眼中的漠然,以及寨中眾人的麻木與沉默。
沒有人為他求情,沒有人哀悼他的死。
從他起,梁山告別了“溫吞的避世桃源”,轉(zhuǎn)身成為挑戰(zhàn)體制的亂世堡壘。
新寨主晁蓋
新一任寨主晁蓋,本不過是鄆城縣的一介保正,雖不是什么高官顯貴,但在本地卻頗具聲望。
手下聚了一群草莽英雄,喝酒吃肉,談天論地,平日里也會打抱不平,頗有幾分“綠林大哥”的氣質(zhì)。
但晁蓋真正踏進“梁山這盤棋”的那一刻,是他決定動手劫奪生辰綱。
從那一刀劈向朝廷車馬開始,他便再無退路。
之后,晁蓋帶著一幫兄弟躲進梁山,之后又成為了寨主,也從那一刻,他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
剛上梁山時,他其實是“坐得不穩(wěn)”的,王倫死得突然,林沖雖然動手,但背后推手是吳用。
晁蓋對吳用有恩,但并不代表吳用就會永遠對他死心塌地。
他試圖用兄弟情義去籠絡(luò)人心,用江湖規(guī)矩去治理山寨,可梁山早已不是他以為的“鄉(xiāng)野義莊”。
宋江的到來,將這一切徹底打破。
宋江上山之時,并非來“投奔”,而是被迫帶罪之身。
晁蓋救了他,可宋江的人脈、名氣,早就超越了晁蓋。
這位出身官府、手握筆桿的“及時雨”,無論走到哪兒,都有人稱兄道弟。
原本晁蓋是山上的老大,但越來越多的好漢,目光卻聚焦在宋江身上。
晁蓋也看得出,宋江不是那種甘居人下的人,他也察覺到,吳用那顆心,似乎也偏了風向。
可是,他沒有選擇拔刀,而是選擇選擇繼續(xù)扮演那個“塔”的角色,穩(wěn)住局面,鎮(zhèn)住人心。
機會終于來了,在一次報仇行動中,晁蓋執(zhí)意要親自帶隊攻打曾頭市。
他要用這一戰(zhàn)證明自己仍是梁山之主,證明他不是“掛名”的寨主,可他的堅持,換來的不是勝利,而是一支突如其來的毒箭。
晁蓋被抬回山寨時,他沒有說太多話,而他最后留下的唯一遺愿是:“誰殺了史文恭,誰接我位?!?/strong>
這是晁蓋最后的掙扎,也是他試圖拉回局面的策略,但很快,這句話成了一紙空文。
史文恭尚在,宋江已坐寨主之位,甚至眾人連提這件事都小心翼翼,仿佛從未聽說。
宋江的歸順
上位之后,宋江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征戰(zhàn),也不是封賞,而是排座次。
那場名為“定名冊”的儀式,實則是一場“分贓游戲”的開場。
他給每個人一個名份,一段封號,一席高低分明的位置,誰是頭領(lǐng),誰是先鋒,誰是步將,誰是馬軍,統(tǒng)統(tǒng)劃清界限。
這個體系的建立,讓原本松散的兄弟情誼變得像朝廷官府一般,有了規(guī)矩,也有了等級。
“人人平等”的口號,還在酒桌上響著;而“高低貴賤”的實際分布,已在大堂上鋪陳開來。
只是,這種“體制化”的梁山,也漸漸失去了它最初的味道。
原本這里是被朝廷逼上絕路者的最后歸宿,是那些心懷不平者的臨時避難所。
而如今,它卻越來越像一個官府的翻版,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卻行的是“中央集權(quán)”的路數(shù)。
也只能說,宋江內(nèi)心的歸屬,從未在梁山。
他是讀書人,他敬重法度,他相信君主,他曾殺過貪官,也曾助人為惡,但那只是被逼無奈。
他從未真正把“造反”視為人生目標,他要的是認同,是賞識,是回歸廟堂之高,而不是整日與嘍啰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所以當朝廷傳來招安的風聲時,他幾乎是迫不及待地點頭答應(yīng)。
對于其他人來說,招安是背叛,是低頭,而對宋江而言,卻是救贖,是歸隊。
他苦苦等了多年,就是等這一紙來自朝廷的允許,讓他能“名正言順”地脫掉“草寇”的外衣。
他勸眾人:“歸順朝廷,是為了百姓不再受苦,是為了弟兄們有個出路。”
他說得聲情并茂,許多將領(lǐng)聽了都熱淚盈眶,但也有人不為所動,像李逵、魯智深、武松,他們天生桀驁,不愿低頭。
宋江知道拗不過他們,便用情誼,用道義,將他們一點點拉上了這條“不歸路”。
而這條路,確實沒有歸途。
被朝廷接納之后,梁山的兄弟們并未得到應(yīng)許的榮華富貴。
他們成了“聽命辦事”的工具,朝廷讓他們東征,他們便東征;朝廷命他們南討,他們便南討。
一戰(zhàn)一戰(zhàn),將一百零八將,一點點推入絕地,黃信戰(zhàn)死,燕順戰(zhàn)死,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都戰(zhàn)死了。
曾經(jīng)號稱“水泊義軍”的108將,如今只剩寥寥數(shù)十人,還在茍延殘喘。
而宋江,看到這一切,卻沒有回頭的打算,可真正的“回禮”,卻來自那杯毒酒。
朝廷最終沒有放過宋江,毒酒下肚時,他沒有掙扎,沒有求饒。
他走得安靜,也走得徹底,他沒有留遺言,只留下了一道命令,讓李逵陪他一同赴死。
而那位最忠心、最憨直的黑漢子,就這樣信了他的話,笑著跟了他走,甚至在死前還喊著:“大哥去哪,我也去哪。”
當他與李逵合葬一處,吳用與花榮也緊隨其后選擇自盡,整個梁山,像是被宋江一手送上了黃泉路,再沒有誰能轉(zhuǎn)身走回頭。
名字里的玄機
當一個故事被講了一千次后,會被遺忘它最初的模樣,但《水滸傳》不是,它講的越多,看的越深,其復雜性和隱喻性也愈加明顯。
尤其是梁山三任寨主的名字,乍一看毫無關(guān)聯(lián),細細一品,卻暗藏玄機。
首先說“王倫”。
“王”本就是帝王之意,“倫”字則多與道統(tǒng)、綱常有關(guān),亦可引申為“淪落”、“淪亡”之意。
將這兩字組合,“王倫”便成了“王朝淪陷”,而他在《水滸傳》中充當?shù)慕巧『门c這個寓意相呼應(yīng)。
他是梁山的第一個寨主,雖然只是一個膽小怕事、心胸狹隘的讀書人,但正因為他的存在,讓梁山的“義旗”有了最初的落腳點。
但他也注定是個過渡者,一個必須被清除的落后代表,王倫死后,梁山才真正走入血與火的時代。
這,像不像一個舊朝的崩塌?
再來看“晁蓋”。
“晁”與“朝”同音,這在古代文學中是非常常見的替代手法,而“蓋”則可解作遮蓋、覆蓋,更有“推翻”、“取代”之意。
因此,“晁蓋”便是“改朝換代”。
在表面上看只是個江湖豪俠的代號,但聯(lián)系他的角色,他劫取朝廷生辰綱,發(fā)動義舉,正是對舊體制的挑戰(zhàn)。
他代表了草根階層對不公體制的反抗,他的出現(xiàn),標志著梁山從逃命之地變?yōu)槠鹆x之所。
晁蓋的“改朝換代”之意,由此顯現(xiàn)。
而“宋江”,這三個字,便是整個命題的收尾。
“宋”字明示了朝代,“江”緩緩流動,卻也可能奔涌成災(zāi),“江”亦是國之大者,“宋江”,若隱若現(xiàn)的便成了“大宋江山”。
宋江本身就是體制內(nèi)出身,熟悉律法,篤信儒學;他聚義反賊,卻念念不忘招安。
他不是徹底的反叛者,而是一個背負朝廷陰影的人物,正是他牽頭招安,帶領(lǐng)梁山一步步走入朝廷的圈套,最終走向崩塌。
如果說王倫象征著舊制度的垮塌,晁蓋象征著草莽英雄的興起,那么宋江就是一個“被體制吞噬的希望”。
他試圖用忠義捍衛(wèi)大宋,結(jié)果卻成了送葬人。
于是,三個名字連起來,就成了一句話:“大宋江山,改朝換代,王朝淪亡。”
不光如此簡單,還有一層是“宋朝亡”,這三個字正好是宋江、晁蓋、王倫,三個名字的姓氏。
而當這三個名字的姓氏和寓意串聯(lián)起來時,我們便能讀懂作者對整個大宋命運的判斷。
這不是一個“可以回頭”的國度,它的命數(shù)早已寫好,忠奸難辨、士民無依、理想不能落地,一切繁華,只是曇花一現(xiàn)。
這也正是《水滸傳》的妙處。
當我們再度翻開這本書,再念出那熟悉的三個名字,心中或許會多出一絲敬意。
不僅敬那群錚錚鐵骨的豪杰,更敬那位在文字背后的施耐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