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ff McFetridge個人肖像
沒有人能拒絕一架秋千。盡管這架秋千的形態(tài)并不尋常:人的四肢化作拱廊般的高架,繩索和木架自肢體的核心處向下懸垂。名為“瑜伽秋千”的巨大秋千藝術裝置立于“好狀態(tài)趣動場”多處,以介于下犬式和斜板式間的瑜伽姿勢,試圖喚醒人們心中的動態(tài):坐上秋千,騰空而起,享受來回擺蕩的純粹的愉悅。秋千的“核心”支撐著我們身體的重量,坐秋千同樣要求我們的身體保持核心力量 —— 健身房內咬牙練習平板支撐或波比跳才能調動的核心,竟開始自然地收束、發(fā)力。
這個人形的瑜伽秋千,起初僅是藝術家Geoff McFetridge速寫本上的一些線條與一團色塊。它們與其他藝術裝置一同被描繪成簡潔而細致的人物形象,缺乏面部和身體細節(jié),卻讓人心生親近之意,因為早在知曉名字前,我們或許就見過Geoff的一系列作品:Apple Watch表盤上,渥太華里昂車站的巨幅壁畫上,電影《她》的主角所使用的操作系統(tǒng)界面內。有媒體將Geoff McFetridge稱作“你可能從未聽說過的最著名的加拿大藝術家”,因為他為人低調,卻又無處不在 —— 作為平面藝術家和畫家,曾與Spike Jonze、SofiaCoppola等導演合作,也曾與蘋果(Apple)、百事(Pepsi)、愛馬仕(Herme?s)等品牌合作設計。
本次與lululemon的合作則是一次從二維至立體的跳躍。六幅特別創(chuàng)作的平面作品被制成尺寸不等的立體藝術裝置,置于上海西岸的星美術館空間內外五大特色區(qū)域“Yoga身展”、“Reflect思所”、“Move身動”、“Run奔跑”和“Playfield 趣動廣場”:“瑜伽秋千”以外,“動態(tài)變化”表達跑步與瑜伽之間的關系;“奔跑”喚起人們動起來的純粹快樂;“思所”寓意讓被思緒填滿的空間重新清晰開闊;“身展”詮釋身心同頻的狀態(tài);“平衡”講述瑜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帶來平衡之力。
Geoff McFetridge,Transformation 動態(tài)變化
“雕塑與裝置能顛覆我們對空間的認知,比如意識到自身身高與巨型裝置的差異,體驗在不同空間中移動所需的時間?!眲?chuàng)作時,Geoff McFetridge反復思索:如果把簡單圖形放大到巨型尺寸會是什么樣?它能否被從不同角度、環(huán)繞觀看?以“Yoga身展”區(qū)域中心的雕塑為例,他設想當瑜伽習練者們移動身體,等身大小的裝置會帶來對自我存在、自身尺度的深入感知,“你會思考,‘相比那個巨物,我很渺小’,但轉頭看到西岸濱江沿岸的摩天大樓,又會被宏偉的建筑激發(fā)新的認知”。
對運動、身體與空間相關性的思考源自Geoff數十年的具身經驗。由于酷愛戶外運動,越野跑、騎行、沖浪、滑板、釣魚等多種運動構成他的日常,“運動能讓人聯(lián)結所處地的物理現(xiàn)實 —— 就像滑板讓我學會在郊區(qū)和城市生活,與空間互動;越野跑、山地騎行讓我了解山野地形,以及采礦等資源開采的現(xiàn)狀”。借由運動,Geoff深入物理空間,也緩緩深入心靈空間。
Geoff McFetridge,Reflect 思所
創(chuàng)作“Reflect思所”的靈感即是仿擬長跑第五英里時的心理狀態(tài):所有念頭散去,一架攀入腦海的小梯子出現(xiàn),凈空的大腦動態(tài)、專注、沉靜。常有人問他:跑步時是否會閃現(xiàn)靈感?“但跑步不是鉛筆,而是橡皮擦 —— 你在擦除思緒,為大腦騰出新的空間。”對Geoff來說,回到自己的身體,同樣意味著回到自己的心靈之家,它可以實現(xiàn)“自我的消失”,讓曾經被思緒填滿的空間重新變得清晰與開闊。“你會開始明白,影響我們思考的不只是大腦,還有身體本身?!?/p>
也因此,運動與創(chuàng)作近乎1:1的時間分配成了Geoff堅持良久的生活信條?!吧踔廉攧?chuàng)作強度加大時,我會相應增加戶外運動的強度。這種對等分配的方式成效驚人,讓我能完全掌控每個領域,甚至自己都難以解釋其運作原理。我想,它源于頭腦清醒或內心愉悅?!?br/>
1995年,Geoff剛從加州藝術學院的美術碩士課程畢業(yè),就為雜志Grand Royal擔任藝術指導,并選擇在藝術實踐中背反創(chuàng)作的商品化傾向 —— 把畫作制成地毯或糖果包裝,抑或是繪制在墻面或面板上使其無法出售。最初介入藝術實踐,他本能地走上與正統(tǒng)繪畫相悖的路徑:不是在布面上用顏料描繪客觀現(xiàn)實,雕琢光影和色彩技巧,而是拿起圓珠筆,依憑直覺在紙本上涂畫出一百種可能性,徜徉于不存在的想象的世界。
“我最初接觸繪畫時,畫的都是不存在的東西,比如宇宙飛船、大爆炸或單純的線條。”Geoff在個人紀錄片提及幼年時習慣以繪畫來表達無法言明的思緒,“它像是一種游戲,你在發(fā)明玩具,或是給自己講個故事。當我以那種發(fā)明性的方式繪畫時,本質是充滿樂趣的,仿佛置身想象和自由的世界?!?/p>
他所創(chuàng)造的視覺符號亦如拼圖 —— 這同樣是一種可追溯至上古的游戲 —— 觀看圖像于是變成一場解謎游戲,觀者需不斷收集局部細節(jié)來拼湊出整體?!八^‘拼圖’,就是試圖用不同的方式與觀眾對話,讓他們獲得日常體驗之外的感受。即便是商業(yè)項目,我也不會用單向灌輸的方式傳達圖像,不打算把畫面塞進觀眾的腦子里,或是制造病毒式傳播的網絡表情包?!盙eoff的視覺拼圖是平等的,它鼓勵觀者把觀看同樣變成發(fā)明性的過程:目光不自覺游移以拼湊視覺碎片。“理想狀態(tài)下,觀眾是在參與解謎,而非被動接受單一信息。這種自主性是我作品的核心:你完全可以徑直走過不理?!?/p>
Geoff McFetridge,Run 奔跑
“廣泛的、拓展性的創(chuàng)造力”區(qū)別了“繪畫”和“顏料畫”,在他眼中,后者關乎表面、色彩、紋理、質地等物理維度,“好比你想辦法讓東西立起來,如果做不到,就需要加一個支撐,用膠水黏合棍子和紙張,這跟在畫畫時創(chuàng)造陰影相似 —— 如果做不到,就需要改變顏色的使用”。顏料塑造的色彩和光影最終是技術性的、機械性的、目標導向的,但他渴望肆意馳騁的、過程導向的涂畫的快樂。
Geoff McFetridge,Yoga Stretch 身展
繪畫當然可以是孩童般玩耍式的創(chuàng)造 —— 然而一旦變成工作,事情會更加復雜?!肮ぷ鞑粌H僅是玩耍。 但我認為,在項目變得困難時,可以試著將它的某些部分轉化為玩耍。”譬如此次與lululemon的合作,遭遇瓶頸、一時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時,Geoff去工作室底層的材料間玩了會兒:那里存放著木頭、鐵絲、澆水、噴槍以及各色氈頭筆。頃刻過后,他放空大腦,開始動手創(chuàng)作“滑稽”的剪紙雕塑,緊張的神經慢慢松動 —— 正是在這些剪紙雕塑之中,誕生了星美術館內的大型藝術裝置。
“創(chuàng)作首先是內省。然而到了某個臨界點,你必須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玩耍,那實際上是最好的解決方案?!?/p>
面對Geoff McFetridge的作品,人們鮮少需要動腦來理解圖像背后的隱喻:它們是如此簡單,從色彩、線條到形狀,都指向表達的鮮明。人物的面孔、肢體以及周身環(huán)境被簡化到最少,“我剔除那些阻礙作品表達的元素,希望它們成為觀者能夠代入的載體,就像街道邊的告示牌。警告標志上畫了一只手,你不必思考就知道,它代表‘小心你的手會被燙傷’ —— 世界上本就存在易懂的視覺語言,而我則借用了這種認知”。
他的創(chuàng)作始終是由繁入簡的過程。繪畫通常從書寫或某個想法開始,在線圈筆記本上繪圖,很快,一整頁布滿縮略圖般的小小標記,快速完成、不過度糾結。隨著創(chuàng)作推進,Geoff開始分離元素 —— 用畫框圈出某些部分。連續(xù)畫完多頁,便開始翻看之前的紙頁,觀察哪些圖像可以延伸發(fā)展或調整方向,轉而用半透明動畫紙繪制更完整的圖稿。整個過程是對發(fā)散思維的篩選和整理:圖像是否需要改變?是否該換個視角觀看?能否用幾何圖形替代具象元素?能否將十幀動畫濃縮為單幅圖像?如同削磨無限長的木棍,又像雕琢一團模糊之物,直至清晰可見。
正如跨文化、跨種族、跨地域的人群能夠一眼識別告示牌,這些精簡的、不晦澀的視覺語言最大程度開放了作品的可讀性:撤除理解所需的文化門檻,將解讀的權限開放給所有人?!拔业漠嫺瘳F(xiàn)代家具,重點在于形態(tài)和功能,而不是讓人留意到木工工藝,”Geoff說,“我早期就意識到這其實是一種公共藝術。”
Geoff McFetridge,Yoga Swing 瑜伽秋千
這與Geoff的成長環(huán)境息息相關:和多數X世代相似,他深受流行文化以及朋克、滑板和街頭藝術等DIY亞文化的雙重影響,擁有一對忙于工作的父母,自小在水泥街道上長大 —— 滑板、滑雪社區(qū)是當年街頭孩子們的共同家園。一開始,他嘗試性地給朋友畫了張雪板,后來搬到加州,自然地用畫筆在滑板上作畫。這些早期直覺的繪畫極大程度影響了他未來的創(chuàng)作方式:為社區(qū),為他人,進行DIY式的創(chuàng)作。
“在我的成長環(huán)境中,想讓作品被看到就得通過海報、樂隊T恤、滑雪板店宣傳這些渠道。所以對我而言,創(chuàng)作的本質是與觀眾建立紐帶。這些作品始終帶著公共藝術的屬性,我希望與社區(qū)產生互動。因此作品本身旨在創(chuàng)造這種能快速理解的視覺語言,用輕松有趣的方式傳遞意義?!?/p>
Geoff McFetridge,Balance 平衡
設計“好狀態(tài)趣動場”時,Geoff留意到星美術館的縱向空間適合團體活動,它不為單人設計,而是可以組隊前來或結識新朋友,在這里找到跑步或瑜伽的社區(qū)伙伴。一直以來,lululemon對“好狀態(tài)”的定義涵蓋身體、心理、社交三層維度,因此身體的活力、情緒的健康之外,與他人的聯(lián)結同樣重要 —— 連續(xù)第五年的“一起好狀態(tài)”主題活動,是去動,去玩,讓身心再次同頻,也是參與他人的游戲。
無論藝術或運動,當它變成跟隨天性的玩耍,就意味著一種參與的可能性 —— 它向我們提出問題,比如是否能玩到一起,又是否遭遇著同樣的處境?去玩耍,不僅是重新習得幽默與快樂,還意味著學習“合作與一起”的智慧:在“好狀態(tài)趣動場”,我們在玩耍中聯(lián)結身心,聯(lián)結最自在的本我,也聯(lián)結彼此。
撰文Leandr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