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姓,并非膠東半島的傳統(tǒng)大姓,但在部分縣市區(qū)如榮成、蓬萊、即墨等有成規(guī)模分布。其中,蓬萊袁姓在清代曾考取過一位名叫“袁耀玉”的進士。近來,筆者讀書時了解到此人,接下來就簡略做個筆記。
袁耀玉具體為康熙五十六年(1717,丁酉)舉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未)進士(三甲),當科狀元為來自(山東)東昌府的鄧鐘岳。關于袁耀玉的基本信息,科舉檔案的記載為:袁耀玉,貫山東登州府蓬萊縣,民籍,廩膳生,字文岳,行一,年三十八歲,曾祖(袁)啟泰、祖(袁)茂桐;父(袁)弘范,母馬氏,具慶下(當時其父母皆健在);娶徐氏。
從記載來看,袁耀玉考中進士時正值壯年,按說仕途前景應該比較光明,但他最終卻并未成為顯宦。查詢清道光版《蓬萊縣志》等史料,只找到其擔任兗州府教授的記載。
按照清代制度,府學教授主管本府教育事務,官銜為正七品,其級別雖然與一般知縣相同,可重要性卻不如后者。縱觀明清歷史,以進士身份擔任府學教授者,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本人淡泊名利,不喜鉆營而喜鉆研,有些類似后世所謂的“專業(yè)型人才”;二是父母年邁需要就近奉養(yǎng),如果擔任京官或者知縣等職,就離家較遠難以照顧(知縣等官職需回避本?。?,而教授等負責教育的官員則可在本省任職(只需回避本府)。
袁耀玉為何貴為進士而僅擔任了府學教授?限于資料,準確原因暫不知曉。但從他的科舉檔案推測,就近奉養(yǎng)雙親的可能性較大,畢竟他也是家中長子。
同樣限于資料,筆者暫時只知袁耀玉為蓬萊人,而不知其詳細村居。蓬萊東部的接夼片區(qū)有不少村莊都有袁姓居住,如接夼袁家、接夼孫莊、接夼姜家、接夼施家等。袁耀玉是否就來自這片區(qū)域?若有朋友了解詳情,請不吝賜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筆者粗略翻閱道光版《蓬萊縣志》,除進士袁耀玉外,暫未查到其他袁姓科舉功名人物的記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