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nóng)歷八月十九日,民間傳說是秋社日,就是祭拜土地的節(jié)日。民間人們把這天稱之為“土神賜?!比?,秋社日是源自于宋朝,而且一直延續(xù)至今。民間有“春祈秋報”的傳統(tǒng)說法,就是說秋社是表達(dá)感謝,感謝土地神的庇佑,人們在這天為了答謝土地公而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土地公也會賜福于人們,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安康順?biāo)臁=裉燹r(nóng)歷八月十九日,記住“吃二樣,做一事,忌一事”習(xí)俗,順?biāo)彀部导遗d旺!
一、吃二樣
農(nóng)歷八月十九日秋社日離不開兩件事:一件是祭祀土地神,另一件是吃時令食物,兩件事本質(zhì)其實都是希望迎來福氣進(jìn)家門,飲食應(yīng)該吃應(yīng)景傳統(tǒng)食物。
1、吃豬頭肉
豬頭自古就是祭祀的重要食物,《荊楚歲時記》中記載:“社日,四鄰并結(jié)宗會社,宰牲牢,為屋于樹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這個胙就是古代祭祀用的肉,這天人們宰殺牲畜,先祭祀,然后大家一起分著吃。
食材:豬頭肉2500克,食鹽30克,醬油40克,桂皮7.5克,甜面醬50克,茴香7.5克
做法:1、豬頭泡入水中洗凈,鑷去細(xì)毛,割下雙耳,去掉豬眼圈、嘴唇、耳圈、鼻子、臉劈成兩塊,下巴劈成3塊,再放入水中浸泡,漂去血水。2、下水鍋煮半小時,撈出洗凈切成塊。3、取鍋上火放油,下甜面醬炒成甜醬色,加入鹵汁,放入肉塊、茴香、桂皮、醬油、精鹽及清水。4、先用旺火燒沸,再用炆火煮約3小時至肉酥爛即成!
2、吃蒸魚
清蒸魚是中國傳統(tǒng)的美食之一,不僅因為味道鮮美,還因為它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典故,中國飲食文化中,清蒸鱸魚不僅是一道經(jīng)典菜肴,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寓意和情感寄托。這道看似簡單的家常菜,從選材到烹飪,再到餐桌禮儀,無不體現(xiàn)著中國人對生活的細(xì)膩感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食材:鱸魚、大蔥、生姜、辣椒、生抽、食用油
做法:1、魚處理一下,去掉魚鱗、魚鰓、內(nèi)臟,撕掉魚肚子里的黑膜,然后把魚血沖干凈,瀝干水分后用菜刀在魚身兩側(cè)劃幾道口子,這樣方便腌制,還容易入味。2、切一些蔥段、姜片,放進(jìn)料理機里打成蔥姜汁,把蔥姜汁均勻涂抹在魚身內(nèi)外,每個地方都不要漏。3、用蔥姜汁來腌制魚肉,可以去腥增鮮,還能保持魚肉不變柴。4、魚肉腌制10分鐘即可,在盤子底部鋪上蔥段和姜片,不僅能去腥,還能保持熱氣流通,讓魚肉更快地蒸熟,保持鮮嫩。5、鍋里加入多一點清水,蒸東西一定要水多,而且火候要旺,這樣蒸汽才充足,能更快地蒸熟,所以蒸魚一定要開始上鍋,開大火把水燒開,放入處理好的鱸魚,蓋上蓋子蒸8分鐘左右。蒸魚的時候中途不要掀鍋蓋,一次蒸熟,8分鐘就能熟,蒸久了魚肉就不嫩了。6、蒸魚的時候,切一些蔥絲、姜絲、辣椒絲,用清水泡一下,就變得卷起來了,造型更好看。蒸好的桂魚拿出來,倒掉盤子里的湯水,有很大的腥味,再把蔥姜也扔掉。7、沿盤子周圍淋上一圈生抽,和蒸魚豉油一樣都是醬油,然后撒上蔥絲、姜絲、辣椒絲;鍋里倒入適量食用油,大火燒至冒煙,澆在蔥姜絲上熗出香味即可,好吃的清蒸魚就做好了。
二、做一事:祭土地神
民間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土地神掌管著土地的肥力和莊稼的收成,秋社日誠心祭拜土地神,準(zhǔn)備好豐盛的供品,收獲的糧食、新鮮的水果,自家養(yǎng)的雞、鴨。把供品整齊地擺放在土地廟前,然后點上幾炷香,恭恭敬敬地磕頭,跟土地神說說心里話,感謝一年的庇佑,祈求來年繼續(xù)保佑家人平安、莊稼豐收。
三、忌一事:忌散財
農(nóng)歷八月十九日這一天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詩經(jīng)》記載:“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不能往外散財,這樣日子才會越來越順。
看風(fēng)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guān)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