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的境外資產處置迎來了新進展。
近期,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高等法院初審法院(以下簡稱:香港高等法院)判決中國恒大集團的清盤人為許家印家族相關資產的接管人。此前,香港高等法院已針對許家印名下資產作出全球禁制令,明確禁止其處置全球范圍內價值上限為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0億元)的資產。
家族33家境外公司、私人飛機、豪車等被清盤人接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香港高等法院獲取的起訴書顯示,中國恒大的清盤人要求凍結的許家印家族資產涉及33家境外公司,7個以許家印本人或境外名義公司開設的銀行賬戶。
在本次判決中,香港高等法院允許中國恒大的清盤人接管上述境外公司,7個相關銀行賬號均已被凍結。
在被凍結的銀行賬戶中,中國銀行香港、匯豐銀行、星展銀行的賬號是許家印直接實名持有。另外有4個工商銀行的賬戶,分別通過4家境外公司持有,其中兩家公司背后實控人為許家印,另外兩家實控人為丁玉梅。
具體來看,中國恒大的清盤人接管的許家印資產包括位于中國香港、英國、美國的多處物業(yè),還有私人飛機、豪車、游艇等,如兩輛勞斯萊斯幻影,車牌分別為中國內地車牌粵A98888、中國香港車牌HD3333,3333是此前中國恒大的股票代碼。
33家境外公司也分布在中國香港、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這些公司部分是許家印直接持有,部分為許家印前妻丁玉梅持有,還有一家公司英屬維京群島公司為許家印的兒子持有。
此前,香港高等法院還同意了中國恒大的清盤人的請求,要求許家印必須向清盤人告知其所有單項價值不低于5萬港元的資產(包括但不限于以本人名義/他人名義持有、境內/境外資產),以及被禁止處置的資產是否已被出售等情況。
但最終許家印未遵守上述資產披露命令。因此,中國恒大的清盤人在今年4月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接管許家印相關的全部資產。
8月25日,中國恒大已在港交所正式摘牌退市。
1996年創(chuàng)辦 受惠房改崛起
恒大集團于1996年在廣州由許家印創(chuàng)辦,前身是恒大房地產集團,最初專注于住宅開發(fā),并于1997年在廣州開發(fā)首個樓盤;直到1998年中國房改啟動,許家印利用“高負債、高周轉、高杠桿”,成為住房制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到了2009年,恒大集團在港招股,并獲多位城中富豪現身IPO投資者推介會,包括已故新世界(00017.HK)創(chuàng)辦人鄭裕彤、華置(00127.HK)大股東劉鑾雄、中渝置地(01224.HK)大股東張松橋、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及長和(00001.HK) 副董事總經理葉德銓等等。
2009年上市 首日股價飆逾三成
恒大集團最終于11月5日以“3333”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當時招股定價為每股3.5元,首日上市便升逾三成至4.7元。除了許家印親身出席上市儀式外,關系友好的新世界現任主席鄭家純亦有現身支持,并正式揭開恒大的黃金時期。
集團上市集資后在中國房地產行業(yè)開始猛進,在全國范圍內瘋狂拿地、快速開發(fā)及迅速銷售。于2013年,中國恒大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2016年更躋身世界500強,成全球銷售第一的上市房企。
2017年向外擴張 多元化投資
隨著恒大股價水漲船高,其市值在2017年突破4,000億元,恒大亦不再滿足于單單涉足房地產,逐漸多元化投資電動車、體育(如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金融、健康及文旅等多個領域。不過,集團擴張的同時,債務比率亦向上,雖然公司于2018年曾承諾將債務比率降至70%,但實際上債務持續(xù)膨脹。
2020年“三條紅線”成致命傷
命運的轉折點發(fā)生在2020年,并源于中國政府推出“三條紅線”政策,即房企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凈負債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于1,令一直靠借貸度日的恒大面臨極大壓力。
到了2021年,恒大以高杠桿、高負債的經營模式隱患集體爆發(fā)。同年12月,恒大發(fā)公告表示首筆美元債違約,正式陷入財政危機,導致公司股價一路下跌,一年間從14元跌至2元以下。
2023年許家印遭采取強制措施
盡管恒大于2022年出售資產,包括其電動車業(yè)務的部份股權,但債務重組進展緩慢。根據業(yè)績披露,截至2022年12月底,恒大集團總負債高達2.43萬億人民幣,創(chuàng)下中國企業(yè)最高虧損紀錄。
恒大于2023年于3月一度提出重組計劃,試圖將離岸債務轉換為新債券或股權,但隨著許家印于同年下半年因涉嫌違法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債務重組亦告吹。雖然恒大曾于2023年8月復牌,但股價繼續(xù)暴跌,最終2024年1月停牌時只剩0.16元,市值縮水至僅21.52億元。
2024年正式頒布恒大清盤令
同時,香港高等法院于2024年1月正式對恒大頒布清盤令;中證監(jiān)亦發(fā)公告指出,恒大須繳付41.75億人民幣的天價罰款,而許家印除了4,700萬人民幣的個人罰款外,更被實施終身證券市場禁入的禁令。
回顧2017年巔峰時期,機構握著六成以上的恒大股票,股東總數不到3萬。不過,恒大出事初期,散戶數量一度飆升至41萬,日均交易量更破億股;2024年停牌前,仍有28萬散戶持倉;到退市一刻仍有16萬散戶無法“跳車”,手里的恒大股票幾近完全失去價值。
來源 | 每日經濟新聞、星島頭條網
編輯 | 梁景琴
終審 | 白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