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丨詩詞君
一轉(zhuǎn)眼,時已仲秋。
落葉隨風(fēng),落向地面,宣告著秋意將要更濃。
說到秋天,便不得不提那中國人最熟悉不過的“楓”。
吟詠它,最有名的當(dāng)屬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以及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葉,秋天的最后一抹火紅,與那南飛的大雁一同訴說著秋季的美好。
愿你我都能把握好當(dāng)下,與詩詞君一起且歌且行且從容吧~
《秋涼晚步》
宋·楊萬里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輕微的寒意,正好是令人舒適的天氣。
綠色池塘里的荷花雖然都落盡了,但還有新長出來的如銅錢那么圓的小荷葉。
于其中可以發(fā)現(xiàn)秋日細微而活潑的生機。
從此刻起,愿我們都能——心懷玲瓏,探萬物之趣,胸藏星火,照一世之程。
愿你總能與美好不期而遇,并成為那束照亮自己與他人的光。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云錦,如爍彩霞。換做是你,你難道不會停下車來觀賞一下這難得的美景嗎?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一片紅色,有著不輸與春天的生命力。
夏花也好,秋葉也罷,生命有屬于它們的輪回。
只需記住,光陰增只能長歲數(shù),卻永遠無法改變我們年輕的心態(tài)。
《長相思·一重山》
唐·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在秋日里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那遠行在外的征人。
時令又到了丹楓滿山的秋天,自己經(jīng)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結(jié)?
天高云淡,大雁南飛,那是秋天說不盡的遼闊;層林盡染,萬山紅遍,那是秋天訴不盡的情思。
歲歲好景不相同,年年相思愈發(fā)濃。這個秋天,愿你有人牽掛,更有人陪伴。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寒露宵禁之后,路上人煙散去,一只孤雁在邊塞的秋天里哀鳴。
朦朧月光勾起思鄉(xiāng)之念,杜甫弟弟此時生死未卜,國家戰(zhàn)亂紛紛,兩人天各一方,顛沛流離中心生悲痛。
秋涼的天氣更是讓人禁不住感懷故鄉(xiāng),思念親人。
遠方的親友,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天涼別忘添衣裳。
只愿久別重逢時,一切安好。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大漠孤煙、殘陽如血,秋不再蕭瑟,入眼遼闊高遠,是一種壯烈的美!
秋風(fēng)起,雁南歸,雁歸人難歸。但若可以,誰不想跟親人團聚。
如今我們的生活,好過他們太多。即使天南地北相隔,也能很快相見。
但面易見,情難得,所有珍貴的情感,我們都應(yīng)好好珍惜。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夜深人靜,明月高照,滿地白霜,漁火點點,帶著幾絲哀愁的羈旅之人,坐船停泊在楓橋之下,遠處傳來了幾聲悠悠的鐘聲。
當(dāng)羈旅者的孤孑清廖之情,遇上了悲秋哀思,便是不同時空下卻永恒的“楓”之意象,是悲秋,是悵惘,是領(lǐng)悟……
季節(jié)轉(zhuǎn)換,世間紛擾,常常會左右我們的心情,最重要的是及時抽離,如同那悠悠鐘聲,有點醒,有撫慰,終結(jié)你所有的糾結(jié)和愁緒。
大雁南飛亦會北歸,楓葉今日紅,來年今日亦會紅。
四季更替,它們會在你身邊留下最美好的印記,春天百花綻放,夏天樹蔭蟬鳴,秋天碩果累累,冬天純潔無瑕......
放眼未來,我見明日多嫵媚,料明日見我也是如此。
關(guān)注詩詞天地,愿我們往后的日子,逢山有路,遇水有橋,所遇皆坦途,且歌且行且從容!
*文章內(nèi)容綜合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編輯:霄風(fē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