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活了66歲,兒子曹丕只活到40歲,孫子曹睿更短命,36歲就死了。
三代人,一代比一代短命,很多人說這是基因問題,是家族遺傳病。
但翻開史書你會發(fā)現(xiàn),曹丕做的那些事,活到40歲已經(jīng)算長壽了。
——《壹》——
父親剛死,他就霸占了所有后媽
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日,洛陽城下起了雪,曹操死在這一天,尸體還沒入土,曹丕就下了一道命令:把父親的女人全部送到我宮里來。
這不是野史傳聞?!妒勒f新語》明確記載:"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宮人自侍。"
曹操一生征戰(zhàn)四方,后宮女人無數(shù),正史記載的妃子就有15位,那些沒記載的更是數(shù)不清,曹丕把除了生母卞夫人之外的11個姨娘,全部收入自己后宮。
這事本來瞞得嚴(yán)嚴(yán)實實,直到曹丕病倒。
卞太后來看兒子,推開門的那一刻愣住了,床邊伺候的宮女,都是當(dāng)年陪曹操睡過的女人,太后問:"這些人什么時候來的?"
曹丕答:"父親剛死我就召她們來了。"
說這話時,曹丕臉上沒有一點羞愧,卞太后渾身發(fā)抖,她指著曹丕罵出那句話:"狗鼠不食汝余,死故應(yīng)爾!"連豬狗都不吃剩下的東西。
你卻把父親的女人當(dāng)成自己的。
你這樣做,活該病死,這是母親對兒子說的話,從那以后,卞太后再沒去看過曹丕,曹彰是曹丕的同母兄弟,兩人從小一起長大。
曹彰擅長打仗,人稱"黃須兒",曹操生前最疼他。
公元218年,代郡烏丸造反,曹操派曹彰率軍征討,曹彰大勝而歸,曹操高興得拉著他胡子說:"黃須兒立了大功!"
曹操臨死前,特意召曹彰回洛陽。
曹彰沒趕到,曹操就死了,曹彰趕到鄴城,第一句話問:"先王璽綬在哪里?"他問的是曹操的印章,這句話要了他的命。
賈逵當(dāng)場變了臉色,說:"太子在鄴城,國有儲君,先王璽綬不是你該問的。"
曹丕知道這件事后,開始忌憚這個弟弟,他忍了四年,公元223年五月,曹彰進(jìn)京朝見,史書記載很簡單:"朝京都,疾薨于邸。"
——《貳》——
七步詩背后的殺機(jī)
一個常年帶兵打仗、身體強(qiáng)壯的將軍,突然就死在住所里,35歲,正值壯年,《世說新語》記載了另一個版本,那天,曹丕邀請曹彰到母親卞太后的房間下棋。
棋盤旁邊放著一盤棗,兩人邊下棋邊吃棗。
曹丕吃得很挑剔,每顆棗都仔細(xì)看過才放進(jìn)嘴里,曹彰不疑有他,隨手拿起就吃,不一會兒,曹彰臉色發(fā)青,身體開始抽搐。
卞太后沖進(jìn)來,喊著要水救兒子。
所有裝水的瓶瓶罐罐,全被人提前砸碎了,太后光著腳跑到井邊,打水的繩子和木桶,也不見了,曹彰死在母親懷里。
棗蒂里下了毒,曹丕專挑沒毒的吃。
卞太后抱著兒子的尸體,對曹丕說:"你已經(jīng)殺了我的任城王,不準(zhǔn)再殺我的東阿王。"東阿王是曹植,母親知道,下一個該輪到他了。
曹丕最忌憚的人,其實不是會打仗的曹彰。
是會寫詩的曹植,曹植從小聰明,曹操看過他的文章,懷疑是別人代寫的,曹植說:"兒出口成文,下筆成章,父王不信,可以當(dāng)面試我。"
曹操試了幾次,發(fā)現(xiàn)這兒子確實是天才。
曹操多次想立曹植為太子,這讓曹丕徹夜難眠,兩人爭了好多年,曹丕最終贏了,靠的不是才華,是心機(jī)和隱忍,曹操死后,曹丕當(dāng)了皇帝。
他把曹植召到大殿,滿朝文武都在。
曹丕說:"聽說你才思敏捷,現(xiàn)在給你七步的時間,作一首詩。題目是兄弟,但詩里不能出現(xiàn)'兄弟'二字。做不出來,按律處置。"
按律處置,就是死刑,朝堂上一片寂靜。
曹植抬起頭,看了曹丕一眼,然后邁開步子,走一步,念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念完這首詩,曹植剛好走了七步。
豆子和豆稈本是同根所生,為什么要這么急著相互煎熬?曹丕臉上的表情僵住了,群臣都低下頭,沒人敢出聲,曹丕沒有殺曹植。
——《叁》——
三次征戰(zhàn),拼掉了最后的命
不是因為這首詩感動了他,是因為母親卞太后警告過他:你已經(jīng)殺了任城王,不能再殺東阿王,曹植活了下來,但他的生活變成了監(jiān)獄。
公元221年,曹丕封曹植為安鄉(xiāng)侯。
公元222年,改封鄄城王,公元223年,又改封雍丘王,十年之內(nèi),曹植被迫搬家十一次,每到一個封地,都有曹丕安插的官員監(jiān)視他。
曹植多次上書,請求為國效力。
曹丕一次都沒答應(yīng),公元232年,曹植在抑郁中死去,41歲,當(dāng)上皇帝后,曹丕想做一件大事,滅掉東吳,這是曹操一輩子沒完成的心愿。
公元222年,孫權(quán)在夷陵打敗了劉備。
曹丕覺得機(jī)會來了,他要求孫權(quán)送兒子孫登來洛陽做人質(zhì),表示臣服,孫權(quán)拒絕了,曹丕大怒,決定出兵,第一次征討,公元222年。
曹丕派曹仁、曹真、張遼三路大軍南下,自己坐鎮(zhèn)指揮。
結(jié)果被東吳將領(lǐng)朱桓、徐盛打得大敗,魏軍死傷慘重,無功而返,第二次征討,公元224年,曹丕不服氣,這次他調(diào)集了十萬大軍,親自率領(lǐng),從廣陵渡江。
到了長江邊,曹丕傻眼了。
江面上大霧彌漫,對岸布滿了東吳的水軍戰(zhàn)船,徐盛在沿江修建了木柵欄,綿延數(shù)百里,城樓高大,旌旗飄揚,曹丕以為是真城,不敢強(qiáng)攻。
后來才知道,那些城樓都是假的,是用布幔搭的。
但已經(jīng)錯過了最佳進(jìn)攻時機(jī),這次又退兵了,第三次征討,公元225年,曹丕還是不甘心,這一次,他御駕親征,秋冬交替的季節(jié),長江上起了大霧。
東吳用火攻,魏軍大敗,曹丕在江邊受了風(fēng)寒,一病不起。
——《肆》——
報應(yīng)來得很準(zhǔn)時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分析,曹丕很可能得了肺結(jié)核,當(dāng)年有個相士叫朱建平,給曹丕算過命,說他能活到80歲,但40歲時有個劫,過不去就只能活到40。
公元226年正月,完成了最后一次巡游,回到洛陽。
幾個月后,他死了,整整40歲,曹丕在位七年,這七年里,他霸占父親的女人,逼死同母兄弟,囚禁親弟曹植,三次征討東吳無功而返。
他想做的事,一件都沒做成。
他不該做的事,全都做了,公元226年,曹丕死時,兒子曹叡才23歲,曹叡繼位后,比父親更荒淫,后宮佳麗三千,據(jù)說生了無數(shù)孩子。
但沒有一個活到成年,曹叡36歲就死了。
比曹丕還短命四年,三代人的壽命:曹操66歲,曹丕40歲,曹叡36歲,一代比一代短,有人說這是家族遺傳病,有人說是過度操勞。
但看看他們做過的事,你就明白了。
曹丕納父妾那天,曹操下葬還不到一個月,曹彰死時,毒棗是曹丕親手遞過去的,曹植寫《七步詩》那天,曹丕說的是"做不出來就處死"。
這些事,史書都有記載。
卞太后罵得對:"狗鼠不食汝余,死故應(yīng)爾。"連畜生都不吃剩飯,你卻把父親的女人占為己有,你這樣做,活該短命。
這不是迷信,不是報應(yīng),這是一個人做了違背人倫的事,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曹丕40歲就死了,不是天譴,是自作自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