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陽市淮濱縣司法局濱湖司法所成功調解一起因房屋排水引發(fā)的鄰里糾紛,有效維護了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社區(qū)和諧。該案是《民法典》實施后運用相關法條化解基層矛盾的生動實踐。
據(jù)了解,轄區(qū)居民陳某某因鄰居呂某某改建房屋下水管道,導致屋頂積水流向自家房屋,造成室內漏水,雙方多次協(xié)商未果,關系逐漸緊張。陳某某遂向濱湖街道調委會求助。 接到申請后,調委會第一時間指派人民調解員赴現(xiàn)場實地勘查,查明漏水原因。隨后,組織雙方至濱湖司法所進行調解。調解初期,當事人情緒激動,各執(zhí)一詞,爭執(zhí)不下。
調解員注意到,由于自建房建筑風格與結構存在差異,部分居民對排水設施進行自行改造,卻因不了解相關法律規(guī)定,易引發(fā)相鄰糾紛。針對該情況,調解員聚焦《民法典》中關于相鄰關系的規(guī)定,向雙方耐心闡釋相關法條。
經過調解員深入淺出的法律講解和情理溝通,呂某某認識到自身改建行為對鄰居造成的影響,當場表示愿意主動修復屋頂并采取防水措施,最終雙方達成和解。
此次調解不僅快速化解了矛盾,也增強了居民對《民法典》的認知。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并非遙不可遠的條文,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規(guī)則守護者,在保障群眾切身利益、維護社區(qū)和諧穩(wěn)定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濱湖司法所表示,將繼續(xù)推進《民法典》宣傳與基層調解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筑牢基層治理法治防線。(通訊員: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