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水果,光是外形就足夠讓人困惑。
圓滾滾的模樣像極了椰子,切開后露出的果肉,質(zhì)地又帶著幾分柿子的綿柔。
可一旦送入口中,味蕾瞬間就會被打翻的 “熱帶風(fēng)味調(diào)色盤” 征服:哈密瓜的清甜在舌尖跳躍,芒果的濃郁隨之裹緊口腔,甜瓜的醇厚在喉頭回甘,最后還留著一絲椰子般的南洋風(fēng)情。
讓人忍不住好奇:這到底是椰子“出了軌”,還是柿子“劈了腿”?
更讓人吃驚的是,重量也就2斤左右的椰柿,在網(wǎng)上曾賣出過1000多元的高價,它真的“物有所值”?
01
名字里帶“椰”又帶“柿”,真身卻是榴蓮遠親
聽到“椰柿”這個名字,多數(shù)人會下意識以為它是椰子和柿子的 “愛情結(jié)晶”,但事實恰恰相反——它和椰子、柿子半點血緣關(guān)系都沒有。
它的中文名叫“南瓜欖”,在海南被稱作“椰蜜果”,而在原產(chǎn)地巴西,人們給了它一個軟萌的名字“chupa chupa”(意為 “吸吸果”),也有人因它的口感將其稱為 “南美人心果”。
從植物分類來看,椰柿屬于錦葵科瓜欖屬,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它真正的 “親戚” 竟然是榴蓮!不過和榴蓮相比,椰柿可是個十足的“怕冷小嬌氣”,對溫度的要求更為苛刻。
它的老家在南美洲的秘魯、巴西一帶,如今在我國海南、臺灣有少量引種栽培,部分果樹已經(jīng)成功掛果,但想讓普通老百姓在國內(nèi)輕松吃到它,恐怕還得等上一陣子。
02
數(shù)十米高的“香樹”:葉子比臉大,聞著沁人心
椰柿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生長速度堪稱“快節(jié)奏選手”,長成的果樹高大挺拔,最高能達到30多米。
它的樹干筆直修長,近一半的高度都沒有分枝,向上延伸的樹枝沿著主干呈“輪生狀”排列,每五根樹枝圍成一圈,搭配開放的寶塔形樹冠。
最特別的還是它的葉子。
葉片茂密卻不雜亂,全都集中在樹枝末端,樹冠內(nèi)部反倒顯得清爽通透。
巴掌大的葉子(甚至比成年人的臉還寬)呈鮮亮的橄欖色,摸上去帶著天鵝絨般的細膩觸感。更妙的是,湊近一聞,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香氣。
這香氣可不是憑空來的:椰柿葉片的葉肉里藏著許多“油細胞”和“腺毛”,這些特殊細胞會持續(xù)合成揮發(fā)性芳香物質(zhì),再順著葉片的紋路慢慢擴散到空氣中。
更有意思的是,這香氣還是椰柿“以香御敵”的武器。
一方面,部分芳香物質(zhì)對害蟲有刺激性,能嚇跑啃食葉片的“不速之客”;另一方面,又能吸引寄生蜂等益蟲,讓它們幫忙消滅危害自己的害蟲。
03
夜間綻放的 “莖上花”:花蕊長得像星鼻鼴鼠的鼻子
椰柿的花藏著不少“怪癖”:它是雙性花,花朵不大,花梗短得幾乎看不見,卻偏偏喜歡“反其道而行之”。不在枝條上開花,反倒直接長在老莖或樹干上,仿佛要把養(yǎng)分最充足的地方留給花朵。
仔細觀察一朵椰柿花,會發(fā)現(xiàn)它的“顏值細節(jié)”很豐富:花萼是2-5片的淺裂形狀,表面覆蓋著細細的絨毛,摸起來軟乎乎的;花冠分兩層,花瓣呈倒卵形,上面兩片比下面三片稍小,像特意踮腳的 “小舞者”。
雄蕊是五個線形裂片,每個裂片上整齊排列著約12個花藥,雌蕊比雄蕊矮一截,子房呈五角形,柱頭分成五個分支。
最奇特的是,花瓣圍繞著的雄蕊又大又“多毛”,五個分支向外舒展,遠遠看去,竟和星鼻鼴鼠那標(biāo)志性的“星狀鼻子”有幾分相似。
這些花通常是淺玫瑰色或淡黃色,除了外形特別,還會散發(fā)芳香,專門吸引蜂鳥、蜜蜂、黃蜂和蝙蝠來傳粉。
為了配合夜行性傳粉者的“作息”,它們大多在夜間開放,到次日白天完成授粉,單朵花的壽命很短,一般只有1天左右。
04
一口淪陷的“復(fù)合果香”:香甜不齁膩,內(nèi)層柔軟可吸溜著吃
判斷椰柿是否成熟,有個簡單的方法:看果皮顏色和果蒂周圍——當(dāng)果皮變成深棕色,果蒂附近出現(xiàn)一圈明顯的淡黃色“光環(huán)”,就說明它已經(jīng)熟透了。
成熟的椰柿,果皮比較厚實,和椰子殼有幾分相似,單果重量普遍超過1斤,最大的能長到2斤,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切開果皮,里面的果肉通常分成五瓣,橘黃色的果肉像剛蒸好的南瓜泥,細膩中帶著一絲絲纖維,果肉里還藏著2-5粒較大的種子,有點像番荔枝的種子。
最讓人驚艷的是它的口感和風(fēng)味:成熟的果肉柔軟綿密,像冷藏過的布丁,輕輕咬一口,大量汁水就會在口中爆開,不用費力咀嚼,果肉就會順著舌尖化開。
當(dāng)然,如果是沒成熟的椰柿,口感就差遠了,纖維感很重,吃起來有明顯的“渣感”,還帶著一絲澀味。
它的甜度很突出,卻不會讓人覺得齁膩。甜蜜的滋味會迅速在口腔中擴散,末尾還留著一絲清爽。
更特別的是它的 “復(fù)合果香”:既能嘗到芒果的濃郁香甜,又能品出哈密瓜的清爽,仔細回味,還能發(fā)現(xiàn)甜瓜、番木瓜的影子,甚至有少數(shù)人能吃出淡淡的榴蓮風(fēng)味。
有趣的是,果肉不同部位的口感還不一樣:靠近果皮的外層果肉,質(zhì)地相對脆嫩,有點像冰鎮(zhèn)后的哈密瓜,咬下去能感受到果肉的爽脆,伴隨著清新的果香;內(nèi)層果肉則更柔軟,甚至可以直接 “吸溜” 著吃,芒果般的濃郁風(fēng)味更突出,汁水也更豐盈,一口下去,滿是熱帶水果的香甜氣息,讓人忍不住想再來一口。
05
藏在果肉里的 “營養(yǎng)寶庫”:補維A維C,還能抗氧化
除了口感特別,椰柿的營養(yǎng)價值也不容小覷。
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這種營養(yǎng)素不僅能幫助增強免疫力,還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對皮膚和牙齦健康都有好處。
同時,它還富含維生素A,這種維生素是維持視網(wǎng)膜正常功能的 “主力軍”,平時經(jīng)??雌聊坏娜?,適量吃一點能幫眼睛“減負”。
果肉里的花青素也很亮眼,作為一種強效抗氧化劑,它能幫助清除體內(nèi)的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
此外,椰柿還含有鉀元素,有助于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體內(nèi)電解質(zhì)平衡;鈣和鐵的含量也不低,對骨骼健康和預(yù)防缺鐵性貧血有一定幫助;適量的膳食纖維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身體 “減負”。
不過吃椰柿也有小講究:它性偏寒,不適合和其他寒性食物一起大量食用,比如螃蟹、紅薯等,否則可能會對腸胃造成刺激,容易引起腹脹、腹瀉等不適。
06
單個賣1000元的“天價水果”,到底值不值得買?
在網(wǎng)上,椰柿曾賣出過單個1000多元的高價,要知道,它的單果重量也就2斤左右,這樣的價格,讓不少人疑惑:這到底是商家的炒作,還是它真的“物有所值”?
客觀來說,椰柿確實有“貴”的理由:它的果實品質(zhì)優(yōu),口感和風(fēng)味都很獨特,能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味覺體驗,對于追求高品質(zhì)、新鮮感的消費者來說,愿意為這份“獨特”支付高價,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它的種植成本確實不低:雖然海南等地已經(jīng)開始引種,但在引種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品種選育、栽培技術(shù)研發(fā)和種植基地建設(shè);加上椰柿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高,只能在溫暖濕潤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生長,種植范圍有限,進一步推高了成本。
不過,天價的背后,也少不了商家的炒作:椰柿引入中國的時間短,早期市場供應(yīng)極少,一些商家就抓住“稀有性” 大做文章,把它和高端生活方式、健康養(yǎng)生等概念綁定,硬生生把它打造成“高端水果 的代表,甚至賦予它“身份和品味象征”的附加意義。
而部分消費者出于“獵奇心理”,愿意為這種少見的水果買單,又進一步助長了炒作之風(fēng)。
說到底,椰柿只是一種口感特別的水果,值不值得買,更多取決于個人的消費能力和口味偏好。
如果單純想嘗鮮,不妨等它的種植技術(shù)更成熟、價格更親民后再嘗試。
如果是被“高端標(biāo)簽” 吸引,或許可以多一份理性:畢竟,水果的核心價值,終究是它本身的美味和營養(yǎng)。
植物檔案
中文名:南瓜欖
俗名:椰柿、椰蜜果、吸吸果、南美人心果
種屬:錦葵科瓜欖屬植物
花期:1月至次年2月;果期:9月。
分布:原產(chǎn)于秘魯、巴西、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等地。引入地主要是美國、澳大利亞與中國等,中國目前主要分布在臺灣與海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