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面前,手機先吃”是當下“漂亮飯”硬控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在小紅書平臺,“漂亮飯”話題瀏覽量已突破5.2億次,相關討論超過182萬條,同樣,抖音上的相關視頻瀏覽量也高達數(shù)億次,“漂亮飯”已然成為一種飲食新風尚。那么,“漂亮飯”究竟有何魅力,竟能引發(fā)如此巨大的關注度?一起來了解一下。
記者 吳冬暖:“漂亮飯”,顧名思義就是那些外觀精致、色彩斑斕的美食?,F(xiàn)在很多人外出就餐,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是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其實這從某種角度來說也體現(xiàn)了食客對“情緒價值”的追求。不少商家抓住這種消費心理,通過裝修、擺盤等方式為食客創(chuàng)造更好的拍照打卡條件,以此吸引消費。像我現(xiàn)在所在的這家餐廳,盡管開店才一個多月,也憑借“高顏值”吸引了不少食客前來就餐。
復古磚房、花團錦簇,仙氣飄飄的紗簾搭配高挑的落地玻璃窗,每個角落都充斥著濃濃的南法浪漫氛圍。晚餐時間,位于城區(qū)潮興路的這家融合料理店人氣十足,不少在店里就餐的食客趁著還沒上菜的間隙互相拍照;待美食上桌,又將鏡頭對準一桌擺盤精致的菜品。
餐廳負責人 陳惠婷:很多小朋友來我們這里,大概四五歲吧,一進來第一個反應就是說“哇,媽媽,這家店好漂亮啊”。像一些年輕的小姐姐過來的話,她們會首先注重拍照,因為確實環(huán)境比較吸引人。現(xiàn)在的消費不是說飽腹、溫飽,從經(jīng)濟上看,它是從純物質消費到服務性消費的轉變,那我們提供給客戶的話就不僅僅是菜品,更多的是情感上、精神上的滿足。
除了主打無國界的融合料理,煙火氣極其濃郁的云貴川地方菜也通過bistro(小酒館)模式,搭上“漂亮飯”快車,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餐飲體驗。走進金里路的這家云貴川bistro,原木桌椅、藤編燈飾、中式盆景共同營造了親近自然的氛圍。食客的餐桌上,各式菜品或點綴青紅辣椒,或飾以鮮花,食物在暖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誘人。
餐廳主理人 沈麗璇:作為庵埠的新店來說,拍照打卡的客人大概率還是比較多,拍照打卡的這些顧客很多會和朋友做二次介紹、二次光顧。我們首先考慮的當然是這個餐點要是好看的,然后我們不是說好看就好,我們要做好吃的“漂亮菜”。包括用餐環(huán)境,我覺得到了一個比較舒適的用餐環(huán)境,會讓用餐人員心里比較開心,愉快用餐的話也會決定她過后對這頓飯的評價。
相較于南法風和bistro風的華麗精致,這家藏在社區(qū)樓下的素食店,則以素白墻面、復古粗陶餐具營造出具有東方禪意的侘寂風格。店里的出品沒有太多繁雜的裝飾,但在餐具的選擇上卻格外用心,簡單的搭配既能突出食材本身的顏色,也讓素食擁有“質感顏值”。
消費者:像閨蜜聚餐的話,環(huán)境應該是首選,一般如果說它的環(huán)境可以達到你的要求的話,其他方面接受度會高一點。
餐廳主理人 郭曉玲:我們這邊有個現(xiàn)象就是服務員會催顧客用餐,說“美女你再不吃,菜就會冷了”。就是因為她會一直拍,我們擔心面冷了會硬,飯冷了不香了,所以我們就一直跟顧客說“您要不先用餐”。我記得有一次有個顧客,下雨天還專門從澄海走高速過來,然后她就過來用了餐,拍了照,用完餐之后把照片分享給我,就說“你們家的菜又好吃又好看”。
漂亮的擺盤和裝修,吸引了“一生要出片”的年輕人,更帶動了大批網(wǎng)友主動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社交媒體時代,“漂亮飯”早已不只是一頓飽腹的餐食,更是一種全新的社交貨幣,它既滿足了年輕人對生活美學的追求,也為餐飲行業(yè)發(fā)展打開一個新的增長空間。
餐廳主理人 沈麗璇:現(xiàn)在網(wǎng)絡比較發(fā)達,人手一部手機,所以我們這邊通過小紅書、抖音、微信朋友圈來的顧客群還是挺多的。顧客拍得好不好看決定別人刷到這條文案的時候,他要不要來這邊用餐。
消費者:首先要選的當然是顏值,可以拍照打卡,會先找一下小紅書,好不好吃,還有環(huán)境怎么樣,顏值等各方面,看評論。
消費者:都是為了拍照,現(xiàn)在吃不吃飯都無所謂。菜一上來就是手機先“吃”,發(fā)一下抖音,微信朋友圈也會發(fā)。
在社交媒體帶來的流量驅動下,越來越多商家爭相推出“漂亮飯”。然而,美食之所以為“美食”,其口感必然是美味的,空有“漂亮”的噱頭極易成為“次拋型”消費。因此,練就“色香味俱全”基本功才是所有餐飲企業(yè)長遠發(fā)展的底層邏輯。
消費者:如果這家店的飯很好看,但是不好吃的話,下次也不會再來了。
餐廳負責人 陳惠婷:顏值上,首先第一點要打動人,引起客戶對我們的關注,進來店里了是第一步,第二步我們肯定得用口味留住客戶,也就是說要保證產(chǎn)品的品質,而不只是吸引客戶過來,他可能來一次覺得不好吃,那就是一次性消費。
餐廳主理人 郭曉玲:又好看又健康,又有品質,是我們最基本的要求。我們是會定期進行菜品上新,如果菜品一直不變的話,老顧客回來會覺得沒有吸引力。
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潮安融媒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潮安區(qū)融媒體中心
記 者:陳曉婉 吳冬暖 肖兆業(yè)
本期編輯:林思彤
執(zhí)行編輯:王 曉丹
編 審:劉俊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