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氣
今早凍到猛一激靈,不知道是不是因?yàn)闊崽茫€不習(xí)慣秋風(fēng)送爽。今早市區(qū)徐家匯站最低氣溫降至18.1℃,創(chuàng)下自6月1日以來最涼的早晨。全天不見陽光,云層厚重,全市氣溫在16~20℃間徘徊。
劃重點(diǎn):明天風(fēng)還猛!
明天跟今天的云系幾乎 “復(fù)制粘貼”,還是多云為主,局部會飄點(diǎn)短時小雨,量不大不用慌,但風(fēng)得重點(diǎn)盯:北到東北風(fēng)5-6級陣風(fēng)7級,沿江沿海更猛,直接6-7級陣風(fēng)8級,出門可能得按住帽子!
全天氣溫17~19℃,濕度85%-60%,早晚潮、全天涼。最近涼得快,街上已經(jīng)有人穿長袖、有人還穿短袖了,妥妥 “亂穿衣季節(jié)”!記得根據(jù)自己體感加件薄外套,尤其是老人小孩,別凍感冒了~
周三起天空狀況轉(zhuǎn)好,周四前后風(fēng)力減弱,申城將迎來一段秋高氣爽的天氣,曬太陽、逛公園都超合適~
氣溫會慢慢往上爬,到周六最高溫能到24℃左右,早晚氣溫依舊低,晝夜溫差會拉大,中午熱、早晚涼的反差超明顯!建議大家用 “洋蔥式穿衣法”:里面穿薄款,外面搭件外套,熱了脫、冷了穿,靈活應(yīng)對溫差~
最后提醒:明天大風(fēng)勁兒足,戶外別靠近廣告牌、大樹,收衣服記得趁早,別等風(fēng)把衣服吹跑了才想起~
每天一首古詩詞
《丁公默送蝤蛑》
宋·蘇軾
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
半殼含黃宜點(diǎn)酒,兩螯斫雪勸加餐。
蠻珍海錯聞名久,怪雨腥風(fēng)入座寒。
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tuán)。
秋意漸濃,雖然天氣愈發(fā)寒冷,但正是品味豐收的好時節(jié)。本周和大家分享幾首秋季時令美食的詩歌,和詩人一起走入美食天地,解鎖藏在秋日里的限定味道。第一篇穿越到《丁公默送蝤蛑》的世界,“云品嘗”宋代饕客蘇軾筆下的那盤活色生香的蝤蛑。
秋風(fēng)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尋常溪畔的石蟹此時小如銅錢,友人丁公默送來美食驚喜,詩人眼看著一只蜷曲如赤玉雕琢的蝤蛑,內(nèi)心感到無比歡快。“半殼含黃宜點(diǎn)酒,兩螯斫雪勸加餐”,眼前的美食吸引著詩人的感官,他輕輕掀開蟹殼,橙紅的蟹黃在燈下泛著溫潤光澤,黃滿膏肥,蟹肉鮮甜,這是秋日的饋贈在“勸加餐”,豐收的美食在召喚詩人快快品嘗,于是他蘸上姜醋送入口中,一口嘗盡秋的豐腴。
帶著“怪雨腥風(fēng)”的風(fēng)險,蝤蛑這一“珍?!笨缭斤L(fēng)浪被端上餐桌,將自然的風(fēng)味也送到了食客的舌尖。細(xì)細(xì)品嘗舌尖美味,詩人自嘲“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tuán)”,這份“饞”,實(shí)則是對美食、生活的熱愛,是對知己送來時節(jié)饋贈的感恩與珍惜,也是安然自得生活的具象化。
秋日最暖的滋養(yǎng),藏在三餐的煙火氣里。從蟹黃佐酒的雅趣,到斫雪加餐的滋潤,這首詩仿佛帶我們品味了一場秋日宴飲。秋日承載著氣候轉(zhuǎn)變的使命,我們享受美食,在美食中與夏天的炎熱做個了斷,又為抵御冬天的寒氣“貼秋膘”、積蓄能量。
每天一張AI海報
原標(biāo)題:《【AI詩象】上海人今早凍到猛一激靈,明天更冷!亂穿衣季來了~》
欄目主編:秦嶺
視頻:可靈AI 腳本:DeepSeek 后期:剪映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曉彤 曹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