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動血氧就急劇下降,
如此“人為制造短暫缺
氧”,對心肺的損傷是否
更大?
可如果徹底“躺平”,身
體只會越來越“懶”,以
后怕是連日?;顒佣剂?/p>
不從心了。
在《看呼吸》患者交流群里,這樣的討論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面對“動”與“不動”這道選擇題,許多朋友陷入了深深的糾結。屏幕前的您,是否也遇到過同樣的困擾?
其實,逃避式的“不敢動”絕非長久之計,而毫無章法的“隨意動”更是潛藏風險。關鍵在于找到平衡點,掌握穩(wěn)住血氧的運動技巧。
7月2日(本周三)晚19:00,我們特別邀請到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主任卜小寧教授做客《幸福呼吸》直播間,聊一聊“一動就缺氧,只能‘躺平’嗎?”,為大家?guī)硪粓隹茖W、實用的深度講解。
直播亮點搶先看
“不敢動”的真相:為什么活動時血氧會下降?何種血氧下降需要特別關注?專家將為您清晰解讀,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安心動”的技巧:專家將推薦安全有效、在家就能做的運動方式,并且會講解在運動中如何配合呼吸技巧,從而有效改善氣促,提升運動耐力。
設定安全閾值:運動時血氧、心率保持在多少范圍才算安全?如何判斷運動是“剛剛好”還是“過了頭”?來直播間找到您的“安全閾值”和預警信號。
線上答疑解惑:直播中仍然設有互動環(huán)節(jié),您可以把心中關于肺康復的疑問、遇到的困難直接提給專家,獲得專業(yè)指導。
掃描海報中的二維碼
精彩直播不錯過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本文完
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y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yī)療依據(jù)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