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臺灣文學界的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其中有兩集專門拍攝文學朱家。一集《我記得》講朱家三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一集《愿未央》,侯孝賢監(jiān)制、朱天文導演,講三姐妹的父親、小說家朱西甯和母親、翻譯家劉慕沙。
朱西甯(1926—1998) 生于江蘇宿遷,祖籍山東臨朐。本名朱青海,杭州藝術??茖W校肄業(yè)。一九四九年隨軍赴臺,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一生專注寫作,以小說創(chuàng)作為主,兼及散文、評論。他是臺灣現(xiàn)代文學史上至關重要的一位作家,被張愛玲贊譽,白先勇、阿城、莫言、戴錦華、張大春激賞。
朱西甯、劉慕沙夫婦合影
是朱西甯長篇小說遺作,也是其畢生最重磅的作品。
全書共分三十五章,故事起自清光緒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遙想一段并不太平的“太平”盛世,以華氏一族百年家史為主軸,細述山東省鄉(xiāng)下面臨新與舊、中與西等時代沖撞時的種種風云變化。家史與民族史交錯疊合,個人的命運、愛情的失落、時代的動亂,展現(xiàn)一個革命時間表以外的、民間的中國。
朱西甯以高度淳熟圓暢的語言,不厭精細地敘述了四時物語、民俗禮儀、庶民細事、方言土語,如清末民初緩緩鋪開的原鄉(xiāng)長卷,建構(gòu)出一種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無法想象無從經(jīng)歷的田園生活。而華父與大美姑娘一段沒有結(jié)果的純真愛情,更是令人魂牽夢繞。
“朱西甯的文字是一種絕美的白話文。朱西甯式的語言,不易模仿,不易復制。他離去后,也帶走了獨門技藝。他的語言,他的風格,成為臺灣文學的絕響。”
這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十分傳奇。歷時十八載,七易其稿,八度啟筆,待沖破三十萬言大關時,全部紙稿卻遭白蟻蛀空,而朱西甯只說,這或許是上帝的旨意,之前寫得不夠好,繼而另起爐灶從頭再來,終成五十五萬字言。對于這位專注打造夢土的書寫者,時間也只好嘆息著站在一旁?!霸俳o我十年,把《華太平家傳》寫完?!?br/>
“我有一點愿意,把當代人生活細微地留下來,讓后代子孫知道祖先們曾在這片土地上怎樣地生活?!?/strong>
《華太平家傳》手稿第一章(現(xiàn)存臺灣文學館)
2023年,理想國推出《華太平家傳》,是這一重要作品首次在大陸出版。書中附有朱西甯珍貴手稿和照片,以及劉慕沙、朱天文、朱天心的專文導讀。
原價138元,現(xiàn)僅需45折62.1元。
讀《華太平家傳》,好一幅緩緩展開的《清明上河圖》。好心情好風日好優(yōu)閑時,可展全盡覽,若不,打開多少看多少,并無礙于賞讀的樂趣。其實從十九世紀開始,但凡有志之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應現(xiàn)代化的問題。他其實是在用他的信仰回應中國的現(xiàn)代化問題。他在其中投入了所有的過往,是他一生思想的總結(jié)。
——朱天心
本來《華太平家傳》是要寫出朱老師這樣的家族,最后一個人莫名其妙因為時代的變遷,流落到南方的小島,在那邊成家,種種,直到當下。應該是一部世紀之書。
——唐諾
要說中國有一本書是可以跟《追憶似水年華》比美的,那么就是這一本 書。
——虹影
原價138元,現(xiàn)僅需62.1元
朱西甯生命壓軸之作,大陸首次出版
一部未竟的世紀之書,華氏家族百年史
古典與現(xiàn)代化交響的史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