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fā)碧眼的銷售指著Model 3庫存車苦笑:“去年這時候我們月銷2500臺,現(xiàn)在? 300臺都難! ”隔壁比亞迪展廳里,一群德國工程師圍著海豹EV拆解電池包,驚呼“這結(jié)構(gòu)我們?nèi)甓挤虏怀鰜怼薄?/p>
特斯拉的至暗時刻
特斯拉新車注冊量僅987輛,同比暴跌60%。 在德國這個汽車故鄉(xiāng),銷量從2480輛驟降至1110輛,跌幅55.1%。 殘酷的是北歐市場,瑞典暴跌86%,比利時縮水58%,曾經(jīng)忠實的歐洲消費者正在集體逃離。
“三叉戟”集體啞火
特斯拉深陷銷量泥潭,奔馳、寶馬、奧迪的日子同樣艱難。 上海某4S店銷售透露:“寶馬i3降價到19.9萬,比國產(chǎn)漢EV還便宜2萬,上月只賣出7臺”。
沃爾沃的財報更印證頹勢:全球銷量連續(xù)5個月跌超10%,北歐神話徹底破滅。
比亞迪的狂暴增長
7月34.43萬輛的銷量奇跡背后,藏著讓歐洲車企恐懼的硬實力,刀片電池通過鋼針穿刺測試時,德國某品牌電池已冒起黑煙;DM-i混動系統(tǒng)讓滿油續(xù)航突破1220公里,慕尼黑工程師拆解后承認(rèn)“專利墻太厚”。
在泰國,每10輛新能源車就有4輛插著BYD車標(biāo),出租車司機算賬:“充電費比加油省75%”。
自建船隊打破物流枷鎖
其他車企為紅海危機運費暴漲發(fā)愁時,比亞迪的6艘汽車運輸船已組成“深藍(lán)艦隊”。 從深圳直發(fā)歐洲的航線,讓單車物流成本驟降20%,德國買家兩周就能提到元PLUS。
從“廉價標(biāo)簽”到“排隊搶購”
西班牙馬德里比亞迪門店排起長隊,退休教師瑪利亞放棄等待了半年的ID.3:“海豚便宜4000歐元,卻多了座椅通風(fēng)和熱泵空調(diào)”。 這樣的場景讓中國品牌在歐洲上半年銷量暴漲91%,其中30%買家是家庭增購車輛。
本地化生產(chǎn)的降維打擊
在匈牙利塞格德工廠,機械臂正組裝專為歐洲設(shè)計的宋PLUS。 明年投產(chǎn)的800V高壓平臺車型,出廠3小時就能運抵慕尼黑,徹底避開歐盟21%關(guān)稅。
比亞迪歐洲團隊90%是本地人,德國前大眾高管柯瑞克直言:“他們比我們更懂歐洲需求”。
豪華車失寵真相
某私募老板的邁巴赫旁停著仰望U8,他笑稱“開這車見客戶,對方主動問能不能試駕”。 中汽研數(shù)據(jù)顯示:30萬元以上市場,中國品牌占有率已達38%,消費者用錢包投票,“要科技感不要鍍鉻中網(wǎng)”。
改寫全球版圖的遠(yuǎn)征
清晨的墨西哥海關(guān),每3分鐘就有一輛滿載奇瑞瑞虎的集裝箱卡車駛出。前6個月27.98萬輛的出口量,讓中國車占據(jù)當(dāng)?shù)?2%市場份額。
出租車司機胡里奧指著計價器:“政府強制換電車,只有中國品牌提供5年電池保修”。
雅加達的閃電戰(zhàn)
7月國際車展上,比亞迪海鷗以1.98億印尼盾(約9萬人民幣)價格引爆現(xiàn)場。 上市48小時訂單破萬,當(dāng)?shù)孛襟w驚呼:“日本K-Car的喪鐘敲響了! ”
巴西工廠的中國速度
在比亞迪巴西坎皮納斯工廠,生產(chǎn)線每90秒下線一臺BYD Shark皮卡。 這款比福特Ranger便宜10%卻多出70公里續(xù)航的皮卡,首月銷量碾壓所有競品總和。 建筑公司老板卡洛斯豎起大拇指:“它能在雨林泥地里拉3噸鋼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