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一個誤區(qū),認為立秋節(jié)氣,指的是8月7日這一天,其實不然,2025年立秋 開始時間是2025年08月07日13:51:19;而它結(jié)束時間是 2025年08月23日04:33:35,也就是說,在教8月7日到8月23日,這個之間,我們都可以稱之為立秋,而并不是單純的指一天時間,而在整個的立秋期間,它的物候,是會發(fā)生大的變化的,甚至秋燥會變得更加的明顯,燥熱纏身,人就會口舌干燥,甚至出現(xiàn)疲乏無力的一個情況。
那么此時飲食就變得格外重要了,在我們贛北山區(qū),流行著一句老話:“立秋吃三草,病邪繞著走”,這話雖然有些夸張,但是卻在告訴我們,在這個階段,飲食一定要注意,可以選擇一些時令的野菜,從而來滋補身體。
那么這個3草,是哪“3草”,怎么吃更受益呢?
第一草:蒲公英
小的時候放牛,最喜歡就玩這種野草,掐斷之后,一吹,到處都是,那個時候可沒有想過,它還可以拿來吃,甚至還是清熱解毒的天然良藥。在這個時候吃上一些,能幫忙“打掃”體內(nèi)積滯。立秋后燥氣漸盛,蒲公英恰如一股清泉,能清肺熱、平肝火,為身體“排濁減負”。
推薦食譜:蒸蒲公英
做法:取新鮮嫩蒲公英葉,仔細洗凈瀝干。淋少許油抓勻防粘連,再薄薄裹上一層面粉。蒸鍋上汽后鋪入,大火蒸3-4分鐘即可。出鍋拌入蒜泥、香油、生抽,微苦回甘中透著清爽,舌尖仿佛被秋風拂過。
第二草:馬齒莧
這個菜也是農(nóng)村當中最為常見的,房前屋后,基本上都可以遇到,它鋪地而生,紫紅莖干托著青綠小葉,形如馬齒。這看似平凡的野菜,在民間有 “長壽草”的美譽,更被列為“六莧之首”。其性寒涼,味微酸而滑嫩,是天然的 “伏熱清道夫”。
推薦食譜:馬齒莧炒雞蛋
做法:把馬齒莧洗凈焯燙半分鐘,擠干切碎。雞蛋加鹽打散炒熟備用。蒜末爆香后下馬齒莧快炒,最后與雞蛋同炒,放入鹽和雞粉對其進行調(diào)味。翠綠的馬齒莧裹著金黃的蛋塊,酸香開胃,正是消解“秋老虎”燥氣的家常妙品。
第三草:野莧菜
俗話說的好“八月莧,金不換”在這個時候,野莧菜迎來了高光時刻,它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還有各種礦物質(zhì),以及膳食纖維,在這個時候吃,能夠很好的補充人體流失的鈣質(zhì),同時還能抵抗秋燥,而且其做法也比較的簡單,很適合家里的人來吃。
推薦食譜:蒜蓉野莧菜
做法:把嫩葉洗凈焯水一分鐘,迅速過涼保住翠色。熱油爆香蒜蓉與花椒粉,倒入野莧菜猛火快炒。生抽與陳醋沿鍋邊淋入,咸鮮酸香激發(fā)出野菜的本真滋味。若搭配一點豬肉同炒,鮮香味美,更添秋日田野氣息。
筆者認為,立秋食三草,不僅是順應天時的智慧,更是一場回歸本味的修行。當餐桌上流轉(zhuǎn)著草木的清香,身體在季節(jié)更迭中便多了一份安穩(wěn)的底氣。這份來自土地的滋養(yǎng),勝過所有喧囂的滋補品。
秋意漸起,大家如果有空的話,何不踏著晨露采擷野蔬?用質(zhì)樸的烹飪,將山野清氣端上餐桌。一箸落處,也讓你真正感受到秋天豐收的一個滋味。
幾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