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前幾天在小區(qū)樓下,看到一位媽媽對著蹲在地上的男孩發(fā)火:“你怎么這么不爭氣!這次考試又是倒數(shù),畫畫也畫不好,你說你還有什么用?”男孩把頭埋得很低,肩膀微微發(fā)抖,手里的畫筆掉在地上也不敢撿。
看著這一幕,我想起鄰居家的孩子小宇——以前他也是大家眼里“不爭氣”的孩子,可在媽媽的接納和鼓勵下,慢慢長成了自信開朗的模樣。
其實每個孩子成長中都會有“不優(yōu)秀”的時刻:考試考砸、學東西慢、犯小錯誤,這時候父母的態(tài)度,會成為孩子心里的“晴雨表”。
嫌棄和貶低就像冰冷的雨,會澆滅孩子的信心;而接納和鼓勵就像溫暖的陽光,能幫孩子長出面對困難的勇氣。
不管孩子多“不爭氣”,父母都要記得:別嫌棄他的不足,別貶低他的價值,你的包容,才是他成長中最珍貴的底氣。
1、嫌棄會像“冷水”,澆滅孩子的自信,讓他越來越“不敢試”
小宇上小學三年級時,是班里的“困難生”:數(shù)學考試經(jīng)常不及格,作文寫得顛三倒四,連簡單的跳繩都比別人慢半拍。有次家長會后,小宇媽媽在走廊里聽到有家長說“你看小宇,怎么教都不會,真是白費功夫”,她心里一陣難受,卻沒把這些話帶給小宇。
回家的路上,小宇小聲問“媽媽,老師是不是說我不好”,媽媽蹲下來笑著說“老師說你這次比上次進步了,數(shù)學選擇題對了三道,比上次多對一道呢!而且你今天在課堂上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特別勇敢”。
其實那天老師確實提到小宇“基礎薄弱,需要多努力”,但媽媽沒說半句嫌棄的話,反而找出了小宇的“小進步”。
后來小宇學跳繩,練了好幾天還是跳不過十個,他急得哭了,說“媽媽,我太笨了,我不學了”。媽媽沒有嫌棄他“學得慢”,而是拿起跳繩跟他一起練:“媽媽小時候學跳繩,練了半個月才學會,我們慢慢來,每天多練五個,肯定能學會?!本瓦@樣,媽媽陪著小宇每天練習,從五個到十個,再到二十個,小宇慢慢找回了自信,不僅學會了跳繩,數(shù)學成績也一點點提了上來。
很多時候,孩子“不爭氣”不是因為“沒能力”,而是因為“沒信心”。
父母的嫌棄會讓孩子覺得“我怎么做都不好”,慢慢失去嘗試的勇氣,反而越來越“差”;而接納他的不足,幫他找到“小進步”,才能讓他慢慢積累信心,越來越敢向前走。
2、貶低會像“刀子”,劃傷孩子的自尊,讓他越來越“不認可自己”
小雅以前總愛貶低女兒朵朵:朵朵吃飯慢,她說“你怎么這么磨蹭,跟蝸牛一樣”;朵朵畫畫不好看,她說“你這畫的是什么呀,一點都不像”;朵朵不敢跟陌生人說話,她說“你怎么這么膽小,一點出息都沒有”。
一開始朵朵只是委屈地哭,后來慢慢變得沉默寡言:在家里很少說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在幼兒園不敢跟小朋友玩,老師提問也不敢舉手。
有次小雅帶朵朵去買衣服,朵朵看中一條粉色的裙子,卻小聲說“媽媽,我穿肯定不好看,還是別買了”。小雅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貶低已經(jīng)讓朵朵覺得“我什么都不好”。
從那以后,小雅開始改變說話的方式:朵朵吃飯慢,她不說“磨蹭”,而是說“慢慢吃,別著急,細嚼慢咽對身體好”;朵朵畫畫,她不說“不好看”,而是說“你畫的小花顏色真鮮艷,媽媽很喜歡”;朵朵不敢跟陌生人說話,她不說“膽小”,而是說“沒關系,等你準備好再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就好”。
慢慢的,朵朵又變得開朗起來:會主動跟鄰居打招呼,會把畫的畫拿給大家看,甚至還報名參加了幼兒園的講故事比賽。
父母總以為“貶低能激勵孩子”,可實際上,孩子的自尊就像脆弱的玻璃,一旦被劃傷,很難復原。你說他“笨”“沒用”“沒出息”,他會真的相信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慢慢變得自卑、敏感,甚至放棄努力。
而認可他的價值,哪怕他做得不夠好,也能讓他知道“我雖然有不足,但我依然值得被愛”,從而擁有認可自己的勇氣。
3、父母的“不嫌棄、不貶低”,是孩子對抗挫折的“底氣”
張阿姨的孫子小遠,上初中后迷上了游戲,成績一落千丈,老師找了好幾次家長,說“再這樣下去,可能考不上高中”。
家里人都勸張阿姨“好好罵他一頓,讓他別玩游戲了”,可張阿姨沒有:她沒有嫌棄小遠“不爭氣”,也沒有貶低他“沒前途”,而是跟小遠坐下來好好聊:“奶奶知道游戲很好玩,可現(xiàn)在是學習的關鍵時期,我們能不能約定,每天寫完作業(yè)玩半小時,周末可以多玩一小時?”
小遠沒想到奶奶沒有罵他,反而愿意跟他商量,感動地答應了。
從那以后,張阿姨每天陪著小遠寫作業(yè):小遠遇到不會的題,她就幫著找資料、問老師;小遠進步了,她就買他喜歡的書作為獎勵。慢慢的,小遠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成績一點點提了上來,最后順利考上了高中。
其實孩子“不爭氣”的時候,心里已經(jīng)很自責、很害怕了,這時候父母的“不嫌棄、不貶低”,就是他對抗挫折的底氣——讓他知道“就算我做錯了,爸媽依然愛我、相信我”,從而有勇氣改正錯誤,重新努力。
每個孩子都有“不爭氣”的時刻,就像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一樣。
父母的角色,不是“法官”,評判他的好壞;而是“伙伴”,陪著他一起面對。
嫌棄和貶低只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而接納和鼓勵,能讓孩子在不足中找到進步的方向,在挫折中擁有重新出發(fā)的勇氣。
不管孩子多“不爭氣”,都請記得:別用嫌棄的眼光看他,別用貶低的語言說他。你的包容,會成為他心里最溫暖的光;你的信任,會成為他成長中最堅實的力量。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我是@婷媽alan,國家認證育嬰師、家庭教育講師,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兒經(jīng)驗,歡迎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