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廟”,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氣勢恢宏的建筑與肅穆精美的塑像,是祖廟宗祠中傳承不絕的祭儀,還是逢年過節(jié)熱鬧的廟會上的“人間煙火氣”? ……
在中國,大型廟宇刻印著歷史、文化、生活的文明印記。而在與中國相隔萬里的大漠中,有另一個古老文明,不約而同地用廟宇建筑,建構(gòu)著自己文明的秩序——它就是古埃及。
At the core of ancient Egyptian temples li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order.
巨大的石柱、雄偉的方尖碑、精致的浮雕壁畫……古埃及的神廟,從這個文明的第一個王朝誕生之初,就出現(xiàn)在了尼羅河畔的土地上。
它比金字塔陪伴了古埃及人更久的時間,歷經(jīng)了三十多個王朝、三千多年,始終活躍于古埃及社會生活。
For over three millennia and 30 dynasties, temples remained vital to ancient Egyptian life.
即使到了古埃及時代的尾章,神廟依然作為最后的堡壘,保存了埃及知識和信仰。
在古埃及人眼中,神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地上的人和上面的天、神聯(lián)系在一起。在古埃及文化里面,神廟的屋頂就像天,神廟的地板就代表地,神廟就是整個大自然、整個宇宙的象征。
Temples serve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cosmos above. In ancient Egyptian belief, the temple symbolized the universe, the roof symbolized the sky, and the floor symbolized the earth — the temple embodied the entire cosmos.
在世界最大宗教建筑之一的卡納克神廟,人們能充分感受到古埃及人眼中的宇宙觀。
它有140個足球場那么大。與幾乎所有的古埃及神廟一樣,都遵循著軸線對稱布局。
沿著中軸線,依次坐落著將神廟內(nèi)外分隔開的塔門,用于舉行會議或者接待信徒的開放式庭院,巨型石柱支撐屋頂形成的柱廳,以及內(nèi)部最神秘的、僅有法老和高級祭司進入的內(nèi)殿和神龕。
神廟就是一個神圣的時空,把古埃及人的神話變成了現(xiàn)實。
Such an ancient Egyptian temple is a sacred space that turns myth into reality.
神廟的建筑設(shè)計,呼應(yīng)著古埃及人關(guān)于世界起源的古老傳說。神廟的圍墻頂部呈波浪狀,這象征著古埃及創(chuàng)世神話中的混沌之水,是宇宙最初的樣子。
步入神廟,地面逐漸抬升,天花板則越來越低,神廟最深處,最高也最黑暗,呼應(yīng)著神話中,從混沌之水中升起的原初之丘,那里正是創(chuàng)世神的居所。
神廟是埃及人眼里的小宇宙,建造神廟的過程,就仿佛是一次創(chuàng)造世界的過程。古埃及的法老們要扮演“創(chuàng)世主”,在卡納克神廟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這樣的翻新與擴建持續(xù)了一千多年,30多位法老,在這里奉上了他們對神的敬意。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n Egyptian temple was like recreating the world itself. The pharaohs acted as “creators”, leaving their mark on Karnak Temple, with more than 30 pharaohs expanding and renovating it over the centuries.
當然,像中國的廟宇一樣,古埃及的神廟不但是一個神圣的空間,更與古埃及人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 甚至可以被稱為 古埃及的“ CBD ”。這里是文化的中心,是銀行、是臨時法庭、是醫(yī)院、是儲藏室和圖書館,更是節(jié)日期間,熱鬧的中心。
例如,在古埃及最重要的奧佩特節(jié),神祇的雕像會從卡納克神廟出發(fā),乘坐圣船前往盧克索神廟,完成一場長達三公里的巡行。古埃及人們會聚集在街道兩旁,歡呼、祈禱。
During the Opet Festival, statues of the gods would depart the Karnak Temple on sacred boats, journeying three kilometers to the Luxor Temple. Crowds cheered and prayed in the streets.
在節(jié)日期間,人們充分放松。曾有一次,人們在節(jié)日期間消耗了上萬條面包、數(shù)百桶啤酒——想象一下,那會是多么熱鬧的景象!
圍繞著神廟,這樣熱鬧非凡的場面,與中國逢年過節(jié)時,熙熙攘攘的歡騰場景也多有相似之處。古埃及的神廟與中國的大型廟宇之間的相似之處,還在于它們傳達的內(nèi)涵: 對自然的崇拜、對神圣世界的崇拜,更重要的還有對 秩序的建構(gòu)與維護。
Ancient Egyptian temples and Chinese ancestral temples both chose monumental architecture to express reverence for nature and the sacred world.
這其間展示出的,正是兩種古老文明的不謀而合。
也因此,如今,許多中國專家正在埃及的土地上,為解讀、傳承埃及的神廟文化做出獨特的貢獻。
中國的考古團隊,正在把最先進的考古技術(shù)、數(shù)字化手段和資源帶到埃及,與他們的埃及同行們一起打造埃及的考古學,共同探索古老文明的傳承與發(fā)展。
從尼羅河畔的宏偉柱廳,到黃河邊的雕梁畫棟,正如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藝術(shù)史研究所研究員薛江所說,這些留下來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都是全世界的、全人類的。如今,我們也在共同探索,如何將全人類的文化遺產(chǎn),帶向更遠的未來。
These legacies belong to the entire world and to all humankind. We are the descendant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also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a whole. Only by working together, can we carry humanity's shared heritage into the future.
中國日報四集古埃及文明系列紀錄片《穿梭生死:探尋古埃及文明的底座》9月27日全平臺上線,每天一集,敬請關(guān)注。
下一集,我們將走近精美的人形棺,閱讀神秘的《亡靈書》,探尋古埃及木乃伊中藏著的生與死的秘密。
出品人:曲瑩璞
總策劃:曲瑩璞
總監(jiān)制:邢志剛
監(jiān)制:柯榮誼
制片人:何娜 李暢翔 張若瓊
總導演:張少偉
導演:栗思月 孔聞崢
文案:孔聞崢 栗思月
出鏡/配音:焦?jié)?阿巴斯(埃及)
攝影:王雨曦 王雨杰 羅斌
剪輯:陳牧群 賈偉
動畫制作:李伯堯 楊軼 孫凱 華山青 石充
外聯(lián)總監(jiān):焦?jié)?樊子豪
外聯(lián)執(zhí)行:黃恬恬 陳聰芷 黎炳宏 沈一鳴
學術(shù)顧問
顏海英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古代東方文明研究所所長
薛江 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藝術(shù)史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賈笑冰團隊
特別鳴謝
上海博物館
北京大學古代東方文明研究所
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藝術(shù)史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
中國日報社國際部
中國日報社文教部
中國日報社上海分社
中國日報社歐洲分社
中國日報社非洲分社
中國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