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影重重,言笑晏晏
歲序從容,又值中秋
這輪自洪荒升起的明鏡
流轉(zhuǎn)千載
寫滿人間的聚散和遙思
始終溫柔地
叩動著中國人民最柔軟的心扉
而今
這份穿越千年的情思
輕輕落回地面
在文理的每個角落悄然生根
庭前桂影婆娑,長空皓月如銀盤高懸
香餅甜意盈袖,笑語盈盈千里共嬋娟
又是一年團圓佳節(jié)
當團圓的中秋與盛世的國慶相遇
又是怎樣一場
滿載鄉(xiāng)愁與自豪、交織傳統(tǒng)與時代的盛宴?
中秋月圓,情滿校園。9月30日中午2:30,第五食堂一樓大廳熱鬧非凡——120余名師范學前專業(yè)的同學齊聚一堂,在食堂面點師傅的指導下,搟月餅皮、包餡、壓模,一場生動的“月餅制作實踐課”在歡聲笑語中展開。師生們以匠心揉搓團圓滋味,用巧手傳承文化基因,在面粉與餡料的交融中共迎中秋國慶雙節(jié)。
發(fā)放材料
面點師傅做指導
搟月餅皮
包餡
壓模
刷油
烘焙
“左手托餅皮,右手取餡料,注意要讓餅皮中間厚邊緣薄。”面點師傅魏師傅站在餐桌旁現(xiàn)場示范:將餅皮壓平、包入餡料、旋轉(zhuǎn)收口、模具定型,一個紋路清晰的月餅便在師傅手中完美成型。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提出各種創(chuàng)意——有人在月餅上撒下桂花,有人則用模具印出可愛的小兔子圖案。
有的同學包餡時不小心露出了甜甜的豆沙,引來周圍同學的笑聲;有的同學則專注地用模具壓出精致的花紋,像在完成一件藝術(shù)品??鞠鋯拥哪且豢蹋麄€食堂都被甜香包圍,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讓我們來看看同學們的歡樂時光
“我的月餅露餡啦!”
“這個月餅怎么歪了?”
“我的月餅很獨特,是一個小兔子!”
等待月餅烘培的時候,一場與自然對話的創(chuàng)作正在進行。同學們采集來欒樹花、桂花、楓葉等秋日的饋贈,將它們與畫筆、彩紙結(jié)合,制作出一幅幅“歡慶中秋”的手抄報。
粉紅的欒樹花像小燈籠,點綴在字里行間;細碎的桂花則帶來陣陣清香,讓人忍不住靠近聞一聞。有的同學用葉片拼出玉兔的形狀,有的同學用花瓣拼出一輪圓月,創(chuàng)意十足,妙趣橫生。
這不僅是一次動手實踐,更是一次親近自然、感受生活之美的過程。同學們在創(chuàng)作中學會了發(fā)現(xiàn)美、記錄美,也讓傳統(tǒng)文化在自然元素中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部分作品展示
“這次活動特別感謝食堂和老師的支持,尤其是郭軍老師自費來支持活動,并傳達了一些思想,包括身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怎么樣去學習。雖然大家為了參加活動改簽、調(diào)整時間,但都覺得非常值得。希望五食堂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收獲知識、收獲快樂。作為本地人,也歡迎大家假期多來常德走走,感受常德人對我們的祝福,體驗常德的鄉(xiāng)土風情,希望大家能夠在常德留下美好的回憶?!?/p>
——學前教育23101班孔伽玲
“我的初衷是希望他們在真實的活動與體驗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中秋是團圓、美好、和諧與祝福。我們從感恩開始,感恩國家、感恩所有付出的人,也讓他們?nèi)谌肫渲?。兒童需要用這樣的方式去感知世界,而未來作為兒童教育工作者,他們更需要貼近兒童的視角去支持孩子的發(fā)展。
所以我們的課程一直倡導在體驗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并思考如何將這些元素以兒童為中心融入到幼兒園的教育環(huán)境中。很多同學是第一次做月餅,從成型到出爐,每一步都充滿好奇與喜悅;在等待烤制的過程中,他們還用自然材料創(chuàng)作作品,把秋天的元素融入中秋與國慶的氛圍。有小組的作品更是表達了作為高等學子對國家的赤誠之心。
我們讓學生體驗,是因為0—6歲的孩子需要先感知世界,再去了解和熟悉它。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成長,他們也在真正的喜悅中體會到——體驗式學習是有趣且深刻的,而這種方式,也會被他們帶到未來的教學中。
——郭軍老師
清揮漫灑,天地為席
舉杯酌酒
敬這秋滿人間福滿樓
惟愿君:
身畔有清風為伴
前程有皓月相照
歲歲皆安寧
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