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讓越南北件省納里縣文朗社金云村(th?n Kim Van, x? V?n Lang, huy?n Na Rì, t?nh B?c K?n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絕望——半個月內(nèi)兩場歷史性洪水,不僅沖垮了村民的房屋和生計,更將他們的生活打回了最原始的掙扎:500人被迫撤往山上搭帳篷,有人15天沒見過自家屋頂,有人餓著肚子等救援,有人連一件換洗衣物都沒有……
10月1日凌晨,當(dāng)大多數(shù)人還在睡夢中時,上游暴發(fā)的山洪如猛獸般沖入金云村。37歲的陸氏沁 (L?c Th? T?m) 家新建的房子被淹超1米,5噸水泥和所有建材、家具瞬間消失在洪流中。她的家位于村里的低洼處,首場洪水來襲時,她和另外12戶村民只能撤到有樓房的親友家暫避。那幾天,全村人守望相助—— 有米的人家出米,有雞鴨的人家也拿出來一起煮 ,用最樸素的方式抵御災(zāi)難。
陸氏沁家正在建造的泰式屋頂房屋,在10月1日的博羅依風(fēng)暴(左)后被淹沒;10月13日的麥德姆風(fēng)暴(右)后,屋頂也被淹沒
然而,洪水還未退去,臺風(fēng)“馬特莫”帶來的暴雨又引發(fā)了第二場更兇猛的洪水?!耙恍r水位漲了3-5米,我那棟在建的價值上億越南盾的房子直接被淹沒了。”陸氏沁回憶道。她的丈夫 農(nóng)添晉(N?ng Thiêm T?n) 一家也未能幸免——10月8日上午,夫妻倆剛回家清理完首場洪水的痕跡,第二場洪水便洶涌而至。中午時分,水位已漫到房頂,他們只能帶著兩個孩子,兩手空空地撤到村幼兒園。曾經(jīng)的新房(還欠著4億越南盾貸款)、近2000平方米即將收割的稻谷和20只雞,全被淹沒在15-20米的積水中。
“15天了,還沒見到我家屋頂?!?2歲的 農(nóng)添晉 苦笑著說。而像他們這樣的家庭,在金云村并非個例。村長李文明介紹,全村112戶近500人,在兩場臺風(fēng)后全部被隔絕且受災(zāi)。截至10月13日,仍有34戶房屋完全被淹,40戶輕微進(jìn)水或因山體滑坡受損。更糟糕的是,由于排水口小且被泥土石頭堵塞,退水速度極慢——每天僅約10厘米,預(yù)計還需一個多月才能完全退洪。
地點(diǎn):文朗社金云村
災(zāi)難發(fā)生后,金云村成了“孤島”。前三天,救援力量和慈善團(tuán)隊無法進(jìn)入,村民只能靠挖井里的存水和互相接濟(jì)度日。糧食被淹,井水和干凈水源被污染,初期被隔絕時,全村把每罐米飯都留給老人和孩子,年輕人餓著肚子等救援。有人甚至因為沒了衣服,只能穿著毛衣在酷暑中忍耐。
直到10月12日下午,救援物資才終于抵達(dá)——方便面、壓縮餅干和飲用水被送到村里,但村民們還需要更多:衣物、兒童書籍、被褥和帳篷。 北城鄉(xiāng)(x? B?c Thành)的 馬善 添 (Ma Thi?n Thiêm) 送物資時看到,許多人已餓得虛弱不堪,“有人穿著毛衣在熱天里發(fā)抖,因為根本沒衣服可換”。
慈善團(tuán)體走訪了文朗社金云村的兩戶11口之家。10月12日,洪水淹沒了房屋,這些家庭在山上搭建了臨時帳篷。
“當(dāng)前村民急需大米、鹽巴、被褥和帳篷來維持生活?!贝彘L李文明 (Ly V?n Minh) 說。據(jù)初步統(tǒng)計,目前還有兩戶共11人因住所被隔絕,只能在山上搭臨時棚。以每天10厘米的退水速度,金云村想要完全退洪,至少還需要一個多月。
而對于未來,文朗社祖國陣線主席黎文草 (Lèo V?n Th?o) 表示,政府正在尋找方案,幫助村民搬遷到地勢更高的地方新建家園,避免再次被淹。但眼下,最緊迫的是解決生存問題——那些失去一切的村民,唯一的愿望是早日獲得援助,等洪水退去后重建家園。
文朗社金云村被洪水淹沒,多處深度達(dá)7至10米
42歲的 農(nóng)添晉 和37歲的陸氏沁,以及數(shù)百名金云村村民,站在被淹的廢墟前,望著遠(yuǎn)處模糊的山巒。他們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才能回家,但他們知道,只要活著,就一定能重新站起來。這場災(zāi)難或許摧毀了他們的房屋,但卻無法摧毀他們對生活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