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過節(jié),家家戶戶的廚房里總會飄起一股誘人的油香,那是炸酥肉的味道!這道看似普通的小吃,卻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童年記憶和家的溫暖。然而,很多人在自己動手時,卻常常翻車?不是不夠酥脆,就是里面不夠味,甚至放涼后變得硬邦邦的。別急,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解析炸酥肉的終極技能,讓你輕松復刻飯店級的美味!
其實要想酥肉炸的酥脆爽口,除了學會正確去除肉腥味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炸酥肉的“3要2不要”,接下來就請我認識的一位28年的酒店大廚,按照這樣的方法炸的酥肉,酥肉又香又脆,放涼都不回軟。
首先,選肉與切肉的學問萬事開頭難,炸酥肉首選豬梅花肉,這塊肉位于豬肩胛,肥瘦相間如雪花,久炸不柴,口感嫩滑。其次是豬里脊,純瘦無筋,適合不喜歡肥肉的朋友。前腿肉也是不錯的選擇,肉質(zhì)緊實有彈性。
選好肉之后,切肉是關鍵,掌握“橫切牛羊豎切豬”的原則,豬肉要順著紋理,切成粗細均勻的小拇指粗細的條狀(太細容易炸干,太粗則內(nèi)部難以炸透),長約4-5厘米為佳,一口一個,方便又過癮。
其次腌制也是重中之重,是入味的靈魂酥肉好不好吃,腌制占了半壁江山,這一步是賦予它“內(nèi)在美”的關鍵。
基礎調(diào)料:料酒、生抽、鹽、白胡椒粉是標配。料酒去腥,生抽提鮮,鹽定底味,白胡椒粉則能極大地提升香氣。
風味升華:想要味道更有層次,可以加入少許花椒粉。強烈推薦將干花椒焙香后碾碎,比直接用花椒粉更香濃。此外,幾片姜末、一點點糖(提鮮和平衡口味)也能讓風味更上一層樓。
腌制時間:充分抓勻后,密封放入冰箱腌制至少30分鐘,如果時間充裕,腌制1-2小時風味更佳。
調(diào)糊是酥脆的密碼面糊,是酥肉“外酥”的保障,也是很多人失敗的重災區(qū)。記住“3要2不要”口訣:
【3要】:
1要:淀粉為主:最佳比例是紅薯淀粉與面粉以7:3混合。紅薯淀粉能讓外殼更加酥脆,而少量面粉則起到粘合和蓬松的作用。
2要:要啤酒代水:用冰鎮(zhèn)啤酒代替清水來調(diào)糊。啤酒中的二氧化碳能讓面糊更加蓬松,麥芽香還能去腥增香,炸出來的酥肉外殼會有空氣感,格外酥脆。
3要: 要油封保護:面糊調(diào)成順滑的酸奶狀后,最后加入一勺冷油,這能鎖住肉條水分,并在油炸時形成隔離層,使外殼更加焦脆。
【2不要】:
1不要:調(diào)得太稀
面糊過稀掛不住,炸出來就是一層薄皮,沒有酥脆感。
2不要:過度攪拌
面糊調(diào)勻即可,避免過度攪拌產(chǎn)生面筋,影響酥松口感。將腌制好的肉條倒入面糊中,確保每一根都均勻地裹上“黃金鎧甲”。
【秘訣】:
油溫與復炸的奧義終于到了見真章的時刻!火候和油溫是最后的臨門一腳。
第一炸:定型與炸熟 鍋中倒足量油,燒至六成熱(約180°C),判斷方法:筷子插入油中,周圍泛起密集的小氣泡。將肉條逐條下鍋,防止粘連。保持中火,慢炸約3-4分鐘,期間輕輕推動,使其受熱均勻,炸至表面微黃、完全熟透后撈出。
第二炸:逼油與增脆 開大火,將油溫升至八成熱(約200°C)。將初炸的酥肉全部倒回鍋中,進行復炸,約30秒。這一步能通出多余的油脂,并使外殼達到極致的酥脆??吹剿秩忸伾兂善恋慕瘘S色,立刻撈出控油。
炸酥肉總失???大廚教你“聽聲、聞香、看色”,一盤完美的炸酥肉就此誕生!趁熱吃,外皮咔嚓作響,內(nèi)里鮮嫩多汁;放涼了涮火鍋、做湯、蒸著吃,也依然風味不減。掌握了這些從選材到火候的細節(jié),你就不再是廚房新手,而是家人朋友眼中的“酥肉大師”!還不趕緊收藏起來,今晚就露一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