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成都街頭,一輛車高速飛過,撞綠化帶、翻滾、起火。
一場本屬于個別駕駛者的悲劇,短短幾小時內(nèi),直接沖上全網(wǎng)熱搜,連我媽都發(fā)微信問我:“還買電車嗎?嚇人?!?/p>
這不是事故,這是一場由流量點燃的輿論海嘯。
更魔幻的是,這車還是小米SU7。不是五菱宏光,不是蔚來小鵬,是那個“上市即爆款”“提車等半年”“一天賣幾十萬”的小米SU7。
于是,一場酒駕導(dǎo)致的單方事故,硬生生演變成了一場全民“電車審判大會”。
微博炸了,抖音爆了,朋友圈刷屏了,連樓下菜市場大媽都在議論:“聽說沒?小米車又燒了!”
小米造車,贏就贏在流量。
雷軍一張嘴,全球關(guān)注;SU7一發(fā)布,訂單爆倉。去年賣13萬+,今年九月單月破4萬,這哪是車企?簡直是互聯(lián)網(wǎng)爆款制造機。
可現(xiàn)在你品品:正因為流量太猛,負面也來得更狠、更快、更不留情。
別人家出事,頂多本地新聞報一下;
小米出事,全國網(wǎng)友集體“云斷案”。
“電池缺陷!”“門打不開!”“智能駕駛失靈!”
可通報明明寫了:酒駕。
但沒關(guān)系,事實不重要,情緒才重要。
就像前陣子三個女大學(xué)生自駕悲劇一樣,公眾的情緒早已蓄勢待發(fā),只差一個導(dǎo)火索。這次,小米SU7,正好撞槍口上了。
目擊者說,有人徒手砸窗,手都劃出血;有人拎著滅火器沖上去;消防來了,用切割機才把人救出。這一幕幕,是人性的光,也是生命的重。
可轉(zhuǎn)頭網(wǎng)上就開始吵:“為什么電子門鎖打不開?”“是不是設(shè)計缺陷?”
兄弟,酒駕+高速+撞綠化帶翻車起火,這種極端情況,換誰家車都難保萬全。
你讓車企怎么設(shè)計?給每輛車配個變形金剛?
更諷刺的是,早前河南有輛SU7墜崖,一家四口毫發(fā)無傷,人家還復(fù)購新車。這種新聞,沒人轉(zhuǎn)發(fā)。但只要一出事,哪怕原因明確,也必須是“小米不行”。
華為余承東發(fā)圈:“安全是最大的豪華?!?/p>
看似低調(diào),實則扎心。他沒提小米,但誰都懂,再炫的加速、再酷的屏幕、再智能的系統(tǒng),都不如一個“人能活著出來”重要。
小米這些年玩的是“速度信仰”“年輕人的第一臺跑車”,宣傳猛、定位高、調(diào)子沖。
可當(dāng)速度撞上現(xiàn)實,問題就來了:你一邊喊著“零百3秒”,一邊又要大眾理性駕駛,這不矛盾嗎?
就像你給一個新手發(fā)一把狙擊槍,說“小心使用”,可他又忍不住想試試遠射。出事了,你說怪槍還是怪人?
我們必須說清楚:酒駕,是違法,是謀殺未遂,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極端漠視。不管開的是小米、比亞迪,還是拖拉機,都不該有僥幸心理。
車企當(dāng)然要不斷優(yōu)化安全設(shè)計,但駕駛者才是第一責(zé)任人。你不能一邊喝得爛醉,一邊指望車輛替你活命。
至于小米,這次確實被流量反噬了。但它也該反思:營銷可以炫,但別忘了“敬畏”二字。速度可以快,但別忘了剎車更貴。
最后,讓我們回到那個凌晨的現(xiàn)場:一地殘骸,一群素不相識的人拼命救人,一個家庭永遠破碎。
這不該是一場“品牌大戰(zhàn)”的開場白,而應(yīng)是一記警鐘。
給司機:喝酒別碰方向盤;
給車企:別拿安全換銷量;
給網(wǎng)友:少點煽動,多點理性。
車可以再買,品牌可以再選,但生命,只有一次。別讓下一次事故,又是我們用眼淚換來的“熱搜第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