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庫克也開始直播帶貨了。在昨天晚上的抖音 Apple Store 直播中,蘋果 CEO 庫克現(xiàn)場為 iPhone 17 系列直播帶貨,還宣布了 iPhone Air 將于本周五(10 月 17 日)接受預訂,下周三(10 月 22 日)正式發(fā)售。
終于來了。作為新一代 iPhone 中的全新機型,iPhone Air 在國內(nèi)盡管存在不小的爭議,但極薄的機身和極具差異化的產(chǎn)品定義,都讓它的關注度不可謂不高。但由于 eSIM 問題遲遲沒有開售國行,很多人也只能在香港等地搶先上手。
而就在庫克親口宣布前,中國聯(lián)通發(fā)布了一篇《eSIM 手機,來了!》,內(nèi)文表示中國聯(lián)通正式獲得開展 eSIM 手機運營服務商用試驗的批復。隨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也先后宣布獲得開展 eSIM 手機運營服務商用試驗的批復,全面上線 eSIM 手機辦理。
圖片來源: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
但盡管 eSIM 的問題已經(jīng)解決,iPhone Air 的開售時間也已落定,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留給蘋果:國內(nèi)消費者真的想要 iPhone Air 這樣一款優(yōu)缺點都異常鮮明的產(chǎn)品嗎?這顯然需要我們拭目以待,不過在此之前關于 eSIM、關于 iPhone Air 確實還有很多問題必須了解。
iPhone Air 購買前,你必須知道的 6 個問題
坦白講,作為個人消費者我很樂于看到 iPhone Air 的出現(xiàn),這可以說是蘋果的一次全新嘗試。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這款手機僅 5.6 毫米厚度,是歷代 iPhone 中最薄的一代。同時它搭載 A19 Pro 芯片、支持 120 Hz 刷新率、搭配改進的屏幕和超瓷晶玻璃面板,并且保留了 MagSafe 設計。
當然,在我看來 iPhone Air 的核心可以歸結(jié)于四個字:大屏輕薄。在塞下一塊 6.5 英寸 XDR 顯示屏的情況下,蘋果還做到了 5.6mm 厚、165g 重,在今天這個 6.5 英寸屏幕機型大多逼近或超越 200g 的手機市場,iPhone Air 確實給了不少想要更大屏幕和更輕薄機身的人一個選擇。
圖片來源:蘋果
但極致薄身意味著在內(nèi)部設計、電池容量、散熱空間等方面要做取舍,這就帶來了使用體驗上的邊界。比如充電速度、傳輸效率、長時間高強度使用的續(xù)航衰減、熱量控制等等。更重要的是,iPhone Air 是一款 eSIM-only 設備,是首款面向中國大陸消費者完整推行「無實體卡」的手機。
在這種變化中,用戶除了要看手機本身,實際也要關注「運營體驗、辦理成本、后續(xù)遷移能力」這些連帶問題。下面,就是你在下單之前,必須逐條看清的 8 個問題 ——這里不是要否定 iPhone Air,但只有把這些「邊界」搞清楚,你才能買得更安心。
1.三大運營商都支持了,但我們都能辦理嗎?
10 月 13 日,中國聯(lián)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家都宣布獲得「eSIM 手機商用試驗」批復,理論上都能為 iPhone Air 開通 eSIM 服務。但「能辦」和「好辦」未必是一回事。目前三家運營商都處在「試商用」階段,辦理方式均為線上預約,線下實名辦理。
而從覆蓋范圍來看,中國電信宣布在全國 31 個省市正式上線,中國移動則指出「全面上線」,中國聯(lián)通雖未在公告中明確,但從預約頁面來看 ,三家都支持了全國大部分線下營業(yè)廳。以小雷所在地為例。附近中國電信營業(yè)廳基本都支持 eSIM 手機業(yè)務辦理。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掛著運營商牌子的線下店都能稱得上真正意義的「營業(yè)廳」,但基本在各家 APP 查詢到的線下營業(yè)廳都支持辦理。
2.相比實體卡,辦理會變復雜嗎?
但老實說,這次換機可能會比以往麻煩不少。相比以前插卡、激活,幾分鐘就能用,國內(nèi) eSIM 不管是辦理新卡還是遷移舊卡,都需要線下實名辦理,然后在一定時間內(nèi)寫入手機。目前還不知道的是,未來從國行 iPhone Air 再換機到其他國行 eSIM 手機,能否直接掃碼遷移寫入,還是依然要從線下營業(yè)廳辦理。
對于熟悉數(shù)碼設備的人,這個流程只是有點麻煩,普通消費者可能才真頭疼,目前還不知道線下營業(yè)店有沒有相應的辦理引導和后續(xù)的使用指導。只能說,在國內(nèi) eSIM 生態(tài)還不完全成熟的當下,這種新嘗試還是存在一定的切換成本。
3.跨國旅行,國行 eSIM 手機還好用嗎?
這個問題尤其關鍵,eSIM 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跨國移動網(wǎng)絡體驗,正常情況下提前購買寫入即可落地使用,但國行 iPhone Air 在中國大陸境內(nèi)無法安裝境外 eSIM——這是蘋果在官網(wǎng)明確寫出的限制。換句話說,你不能先在國內(nèi)買好海外 eSIM 二維碼、提前寫入,必須等到落地國外、打開定位后才能安裝。
這對出國旅行的移動網(wǎng)絡體驗,就有比較明顯地影響了。比如很多境外流量 eSIM 平臺,直接線上就能購買,但卻不能在國內(nèi)提前安裝寫入,必須要先落地境外。但實際情況下,落地再寫入往往就先面臨網(wǎng)絡條件、操作流程等問題,體驗成本有所提高。
常規(guī)的 eSIM 流程,圖片來源:Alo eSIM
不過 eSIM 在所有功能方面都與實體卡保持一致,也在「一證五號」(一個身份證下只能有五個號碼)要求內(nèi)。但理論上,國行 iPhone Air 仍然支持最多同時寫入的 8 個 eSIM(包括境外 eSIM),同時激活使用 2 個 eSIM(雙卡雙待)。
4.外版 iPhone Air,能裝國內(nèi) eSIM 嗎?
答案是不能,即便是港版。
雖然外版可以在境內(nèi)外就能直接安裝其他地方的 eSIM,但蘋果在官網(wǎng)就指出:除了國行 iPhone Air(型號 A3518),所有其他 iPhone 機型都無法安裝中國大陸運營商提供的 eSIM 描述文件,包括在中國大陸境外購買的 iPhone 機型。
圖片來源:蘋果
按照聯(lián)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聯(lián)通全資子公司)副總經(jīng)理陳豐偉的說法,國行 eSIM 手機由于國內(nèi)實行嚴格的通信實名制、數(shù)據(jù)安全認證等管理要求,eSIM 數(shù)據(jù)下載需通過國內(nèi)安全證書認證,而僅國行版本內(nèi)置了相應安全證書。
而且考慮到 iPhone Air 全球版本都是 eSIM-only,全面取消了實體 SIM 卡槽,外版在國內(nèi)使用價值就更低了。不過華強北的團隊還是想出了其他辦法,可以通過 NFC 卡貼可欺騙外版 iPhone Air 使用國內(nèi)運營商的實體 SIM。
但即便如此,小雷也并不推薦,不管是蘋果封堵漏洞的可能,還是日常穩(wěn)定性都存在很大的風險。
5.電池容量只有 3149mAh,iPhone Air 續(xù)航真的夠用嗎?
先說結(jié)論:在海外用戶的「中度使用場景」下,iPhone Air 的續(xù)航是夠的,但國內(nèi)用戶大概不會滿意的。
按照蘋果在官網(wǎng)的標稱,iPhone Air 支持最長 27 小時本地視頻播放和 22 小時的流媒體視頻播放。而在 Youtube 博主 Dave2D 的測試中,iPhone Air 在 600nit 亮度下玩《原神》大約能持續(xù) 3 小時 11 分鐘,在使用 Reddit 等應用的日常場景中,續(xù)航可達 9.5 小時。
圖片來源:Youtube@Dave2D
相比之下,電池大了超過 500mAh 的 iPhone 17 標準版可以在同樣條件下持續(xù)運行約 5 小時《原神》,在日常場景支撐了超過 13 小時。
實話講,考慮到厚度和電池容量,iPhone Air 的續(xù)航表現(xiàn)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在 Tom’s Guide 的測試中甚至超過了電池更大的三星 Galaxy S25 Edge。在 Tom’s Guide 日常場景測試下,iPhone Air 與 iPhone 17 標準版的差距還更小,前者為 12 小時 2 分鐘,后者為 12 小時 47 分鐘。
先不說海外用戶和國內(nèi)用戶在手機日常使用習慣上的普遍差異,《原神》3 小時多的成績放到國內(nèi)市場就比較尷尬。
6.高度集成下,發(fā)熱問題會影響日常使用嗎?
在之前的文章,雷科技就談論過 iPhone Air 極其驚艷的內(nèi)部堆疊,但也指出了一個擔憂——熱量堆積。
圖片來源:蘋果
事實上,這個問題確實存在,Engadget 就指出 Deco 區(qū)域「容易發(fā)熱」,而且由于機身極薄,熱量傳導和散熱空間被壓縮。Tom’s Guide 在實測《Asphalt》(賽車游戲)10 分鐘后,也曾測出熱區(qū)溫度達 約 41–43 ℃。也算是超薄手機的物理宿命了。
但關鍵是會影響游戲性能和日常表現(xiàn)嗎?《連線》雜志的測試表示,游戲的問題比較明顯。iPhone 在《刺客信條:幻景》(PC 3A 大作移植到 iOS)1 小時測試中明顯更卡一點,同時溫度最高達到了約 46℃。
不過在游戲之外,iPhone Air 在日常使用中幾乎感受不到性能上的受限。不只是《連線》雜志,The Verge 和 Youtube 博主也都提到了 iPhone Air 日常使用幾乎沒有遇到卡頓。只能說面對日常的中低負載場景,A19 Pro 確實可以信手拈來,而且能效表現(xiàn)的優(yōu)勢仍然明顯。
圖片來源:蘋果
如果說 iPhone Air 代表了蘋果一次徹底的輕量化實驗,那么它也是國內(nèi)消費者第一次真正面對 eSIM-only 手機的現(xiàn)實考題。
iPhone Air 的吸引力毋庸置疑,極致輕薄的手感、漂亮的設計、不小的屏幕,還有幾乎無可挑剔的系統(tǒng)流暢度,都讓它成為很多人今年最期待的手機。但在購買之前,國內(nèi)用戶必須更清楚地意識到,這是一臺帶一些新門檻的 iPhone。
雖然三大運營商都已上線試點,但目前國內(nèi) eSIM 需要線下辦理,遷移和補卡流程不算輕松。對經(jīng)常換機或有副號需求的人來說,這并非「無痛升級」。其次,3149 mAh 電池在日常使用中還算夠用,但在國內(nèi)重度內(nèi)容消費場景下,耗電會更快;而高集成帶來的發(fā)熱問題,仍可能在長時間游戲或拍攝時影響體驗。
歸根結(jié)底,iPhone Air 不是 Pro Max,并不是一臺追求「萬能」的手機。它更像是一臺為那些追求輕薄、重視設計、愿意嘗鮮 eSIM 的用戶準備的實驗性旗艦。對于大多數(shù)國內(nèi)消費者而言,這臺手機值得喜歡,但更值得理解——它的美感與限制,是一體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