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教育改革后遺癥有多大?我來講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大約是在我工作10年左右的時候,來了一個985大學的實習生。有一天,他在辦公室里說了一句話,所有人都朝他看。他是浙江人,突然在辦公室里說:“寧波是浙江的嗎?”
我們所有人都驚呆了,一個浙江人竟然不知道寧波是浙江的。后來才知道,他參加的高考是不考地理的。所以就是因為一個文科生不考地理之后,鬧出了這樣的一個笑話。
第二個例子,我一個學生是80后。80后有幾年,白字旁的“的”,土字旁的地”和“雙人旁的得”說是通用的,估計有3到4年左右的學生都被告知這三個詞通用。接著,他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沒有學過怎么區(qū)分這三個詞,怎么使用,老師都不教。結果這3到4屆的學生這輩子都分不清這三個詞。
結果到了單位,他說他們單位的領導是恢復高考之后的第一屆學生,對文字的要求非常非常高。他寫的這份報告里三個詞都不分,拿給領導看了之后,領導非常生氣,懊惱之下,直接把他的這份報告扔到辦公室外面,讓他自己去撿,改了之后再回來。
要知道,我那個學生當時已經是單位的中層了,當著很多人的面去撿那份報告,臊得臉都通紅,他說那次是丟人丟到家了。
所以說,像這種所謂的教育改革,現(xiàn)在還是在發(fā)生的,無非是換了個形式出現(xi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