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樓林立的黃浦江邊,來到泰州這座江淮小城,我們一家五口坐高鐵加自駕,折騰了八個小時。窗外的景色從玻璃幕墻變成了稻田和河網(wǎng),女兒看著一片片荷塘直喊:“爸爸,這里像小時候畫的水鄉(xiāng)?!崩细赣H戴著老花鏡,瞇著眼看著綠油油的田,說這空氣聞著都清爽。我和妻子對視一眼,心里都覺得,這趟泰州之行,注定不只是看風景那么簡單。
第一件事:這水多得像住在江里,濕意卻不讓人煩
說起上海的梅雨天,真是一年一度的“晾不干”節(jié)。可沒想到,泰州的水多得更“有組織”。河道密密麻麻,從城里穿到村里,雨沒來,濕意先到了。剛到泰州時,我們住在老城區(qū)旁邊的客棧,窗戶外就是一條小河,白天烏篷船緩緩地劃過去,晚上蛙叫陣陣,空氣潮里帶甜。
有一天下午太陽好,女兒穿了件短袖剛要出門喂魚,五分鐘后就折返回來,邊跑邊喊:“下雨啦!”我們追出門一看,頭頂是艷陽,腳下卻是濕的。原來是對面荷塘那頭下雨了,這邊還晴著。老父親笑說:“這地方的雨會打游擊?!?/p>
住了幾天發(fā)現(xiàn),泰州的濕,不是那種發(fā)霉的黏膩,而是像水汽蒸著人。清晨打開窗,河面浮著一層薄霧,遠處的白墻黛瓦像浮在云里。晚上也不悶,開著窗就能睡著,連空調都不舍得開。
妻子說這地方像一鍋剛熬好的湯,熱氣不撲人,卻慢慢把你包住了。老母親甚至在這兒把她那老咳嗽壓住了幾天,喝了兩次泰州的花草茶后直說:“這水軟得很。”
第二件事:一日三頓都離不開湯,連豆腐腦都是咸的
在上海,早餐豆?jié){油條是標配,豆腐腦一定是甜的??稍谔┲荩谝惶斐栽绮臀揖捅惑@著了。
客棧老板端來一碗豆腐腦,撒著蔥花、榨菜和肉臊子,碗邊還一勺紅油。我嘗了一口,咸的,還帶點辣。女兒一口沒吞下去,驚呼:“這豆腐腦走錯地方了吧!”結果老板笑著說:“咱泰州人從小吃這個,甜的可不正宗?!?/p>
更別提那湯湯水水的一整天了。中午吃魚湯面,晚上喝蟹黃湯包的湯,連夜宵攤都是什錦鍋貼和湯面。肚子里熱乎乎的,一天仿佛被溫水泡過一樣。
我們在老街上吃了一頓“早茶”,點了一桌的湯包、蟹黃燒賣、蒸菜團。老父親咬開一個湯包,差點被燙到:“湯多得能倒半碗出來!”但他又吃得開心,直說:“這個比小籠還帶勁。”
妻子笑著總結:“這城市是把‘喝湯’當生活態(tài)度了?!蔽尹c頭:“不愧是水邊人家,吃飯都講究個潤?!?/p>
第三件事:老街像迷宮,騎車比走路還繞遠
上海的路條理清晰,出地鐵口就知道該往哪走。但泰州不一樣,尤其是老城區(qū),走著走著就轉暈了。
有次我們去望海樓,本來導航說離客棧只有一公里,我推著女兒的童車走了快半小時,前面一條巷子又給我繞回來了。那巷子窄得只能過一個人,兩邊的青磚墻上還掛著晾衣桿,天上是電線交錯,腳下是鵝卵石的小路。
老父親笑說:“這路比我年輕時候跑運輸?shù)霓r村路還難認。”一個本地大爺在旁邊聽了,說:“你這還沒進深巷子呢,真正的老巷子,進去了連快遞都不一定送得到!”
但也正因為如此,泰州的老街有一種慢生活的味道。小賣鋪、小飯館、理發(fā)攤,都開在轉角邊,門口坐著曬太陽的老人。他們一看我們是外地人,都會笑著招呼:“來旅游???這兒的臭豆腐嘗過沒?”
第四件事:慢得像船在水上飄,卻又不耽誤事
在上海,節(jié)奏快是常態(tài)??傻搅颂┲?,日子就像水一樣,不急不躁。
清早,客棧對面茶館就坐滿了人。一壺茶,一籠點心,一坐就是一上午。有回我起早出去跑步,看到小河邊有幾個老太太蹲著洗菜,一邊聊家長里短,一邊慢悠悠擇著小青菜。她們說話的聲音不高,笑著笑著就把太陽曬上來了。
在泰州的幾天,我發(fā)現(xiàn)沒人真正“趕時間”。公交車慢,飯菜上得慢,就連景區(qū)工作人員說話都溫吞的。可我們想辦的事都辦成了,吃到了正宗的魚湯面,逛到了老街和公園,甚至還有時間在梅蘭芳紀念館里聽了一場評彈。
女兒坐在小河邊看鴨子游水,說:“爸爸,這兒的時間好像走得慢一點?!蔽衣犞睦镆灿X得安穩(wěn)。上海的高效是“爭分奪秒”,而泰州的慢,是“剛剛好”。
第五件事:戲臺還在唱,老手藝也沒丟
在上海,戲劇是進劇院聽的,是文化活動。但在泰州,戲就在街頭巷尾。我們有天下午在鳳城河邊散步,聽見一陣鑼鼓聲,湊過去一看,是個臨時搭起的小戲臺,幾個老先生穿著戲服在唱《梅蘭芳》,觀眾坐在小馬扎上聽得入迷。
更讓我吃驚的是這些老工藝還真留得住。在喬園旁的老巷子里,碰見一個爺爺在刻磚雕,刀子在石頭上“吱吱”作響,一塊灰磚慢慢現(xiàn)出花鳥圖樣。他看我們好奇,笑著遞了塊小磚給女兒,說:“你回去放書架上,當紀念。”
還有一次在夜市,買了一塊用傳統(tǒng)技藝做的桂花糕,甜而不膩,入口即化。老板娘說:“這配方我外婆手上流下來的,現(xiàn)在年輕人不做了,我舍不得丟?!?/p>
老父親感慨:“他們這兒,文化不是貼在墻上的,而是活在人里頭。”
臨走那天,我忽然有點不想走
我們在客棧收拾行李,女兒把手工糖人裝得小心翼翼,老母親收拾著茶館買的茉莉花茶,妻子拍了幾張客棧后院的老墻。老父親站在陽臺看河發(fā)呆,說:“這地方不吵,真好?!?/p>
我也有點舍不得。其實這些讓我“想不明白”的泰州習慣,不就是他們過日子的方式嗎?雨來就等,飯慢就聊,路彎就繞,戲唱就聽,湯熱就喝——都是有滋有味的生活。
上海有它的快節(jié)奏和精致生活,而泰州,有它的慢時光和煙火味。走出去看看,才發(fā)現(xiàn)日子可以有很多種樣子,而每一種,只要你住進去了,都會覺得踏實、舒服。
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