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學習經(jīng)營管理」可快速關注
職場如戰(zhàn)場,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原地踏步。有時候,能力不是決定因素,而是你踩中了領導的“雷區(qū)”。
職場中,有些員工無論業(yè)績如何,總是讓領導倍感頭疼。經(jīng)過對多位管理者的觀察和交流,我發(fā)現(xiàn)以下三類員工最容易讓領導感到棘手。這些員工的存在,不僅影響團隊效率,還可能破壞整體工作氛圍。
一、推活高手,甩鍋達人
這類員工堪稱職場“太極宗師”,推活技巧爐火純青。他們的經(jīng)典臺詞包括:“這不是我的工作范圍”、“上次是小張負責的,我不清楚”、“領導,這個我真做不了”。
具體表現(xiàn):
任務推諉:領導交代任務時,他們第一反應永遠是推脫,實在推不掉就草草應付。
責任分散:心理學上的“責任分散效應”在他們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越是習慣推卸責任的人,越難獲得成長機會。
借口連連:常用“客戶需求變更”、“系統(tǒng)故障”等理由搪塞進度,真實進度往往遠低于報告進度。
領導視角:今天能推活,明天就能推責。這類員工難以建立信任感,領導也不敢委以重任。
二、負能量傳播機
這類員工就像行走的“情緒黑洞”,走到哪就把負能量帶到哪。他們最擅長的就是邊干活邊抱怨,把團隊氛圍搞得烏煙瘴氣。
典型特征:
習慣性抱怨:不斷抱怨公司制度、質疑戰(zhàn)略方向,甚至在茶水間散布“公司要裁員”等謠言。
情緒傳染:消極情緒極易傳染,導致團隊士氣迅速下滑。曾有科技公司團隊因一名老員工持續(xù)吐槽加班政策,三個月內新員工流失率飆升40%。
破壞性批評:無論企業(yè)出臺什么管理制度,他們總會提出質疑。工作做得不多,抱怨卻是一大堆。
馬云對此有過精辟比喻:“抱怨就像口臭,自己聞不到,別人受不了?!?/p>
領導們最怕的就是這種“毒瘤型”員工,不僅自身消極怠工,還會影響整個團隊士氣。
三、自作聰明的“反骨仔”
這類員工總覺得自己比領導高明,開會時搶話,執(zhí)行時擅自改動方案,還美其名曰“創(chuàng)新”。
主要行為:
越級匯報:繞過直屬領導直接向高層請示,嚴重破壞管理鏈條。某制造業(yè)中層曾遭遇下屬將設備采購方案跳過層級匯報至CEO,導致部門預算被全盤打亂。
習慣性否定:領導提出方案,他馬上說行不通;同事分享想法,他立刻挑毛病。
不守規(guī)則:有些員工憑借特殊身份或關系,要求特殊待遇。某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HR透露,一技術骨干憑借早期創(chuàng)業(yè)成員身份,屢次拒絕執(zhí)行考勤制度,最終引發(fā)其他員工效仿。
曾國藩有句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惶煜鹿沤裰湃?,皆以一傲字致敗。”
在領導眼里,這種不聽指揮的員工再有能力也是“危險分子”。
職場生存法則:做個“三有”員工
要想在職場中獲得領導認可,不妨遵循以下原則:
- 1.
有擔當:遇到問題先想解決方案,而不是推卸責任。讓領導看到你的行動力,能力尚有欠缺不重要,只要愿意主動解決問題,領導都愿意給機會成長。
- 2.
有正能量:把“這不行”換成“我試試”。合理維護權益沒有錯,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與其在瑣事上較真,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核心能力上。
- 3.
有分寸:在展現(xiàn)自我的同時,懂得維護領導的權威。提建議要講究時機方法,先執(zhí)行到位,再思考優(yōu)化。把握表達分寸,才能讓專業(yè)見解被真正重視。
職場不是考場,沒有標準答案;職場又是考場,處處都是隱形考核。那些總抱怨領導針對自己的人,不妨先反思一下:你是否無意中成了領導最頭疼的那類人?
讓人放心是最高級的能力,讓人舒服是最頂級的智慧。懂得這些職場生存的真諦,你才能在職業(yè)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wěn)。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
⊙編輯:學習經(jīng)營管理(微信號:MBA160)
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記得發(fā)到給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運常伴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