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外灘FTC大樓底樓,一家咖啡館的外擺位成為網紅。網上美照、媒體探店不斷。
而其背后,一個小小外擺位,并不是企業(yè)想擺就能擺,如何確保合規(guī)、避免鄰居矛盾,政府各條線部門在背后都付出了不小的努力。
故事講到這里,似乎已經很深入。但其實,它并不僅僅是政府部門與企業(yè)雙向奔赴、努力協調,最終成就外擺經濟的故事。
外擺的示范價值比想象中更大。
破局:歷史街區(qū)里的“空間博弈”
“在這個外擺位走紅之前,外地游客、本地上海人,都不知道我們這棟大樓,不知道外灘FTC?!贝髽沁\營團隊、黃浦科創(chuàng)集團的工作人員這樣對記者說。
這里屬于外灘第二立面,附近每一棟百年大樓幾乎都與金融有關??梢哉f,這個片區(qū)是中國銀行業(yè)、中國金融業(yè)的源頭,是當之無愧的“金融歷史街區(qū)”。
但時移世易,幾年前,當黃浦科創(chuàng)集團接手外灘FTC大樓的運營時,他們發(fā)現公眾不僅對大樓了解甚少,而且走過路過時也不敢進門。
高高的外墻和復古風格的窗格似乎阻擋了所有人的親近。它一直淹沒在外灘歷史建筑群里,不為人知。
如何讓更多的人了解老樓的歷史,乃至愿意親近?一開始的計劃是把大樓底部打造成金融歷史相關的展廳??墒沁@樣的展覽,真的有多少人來看?是否依然顯得高冷?
方案幾度修改后,大樓運營團隊最終決定,底樓還是招募一家咖啡館。因為金融本就與咖啡息息相關,無論是金融人士愛喝咖啡,還是咖啡豆作為期貨交易品的屬性等,金融+咖啡并不違和,并且咖啡館具有強烈的公共空間屬性、社交屬性、開放屬性。
這就意味著,大樓運營團隊一開始就期望咖啡館最好能有外擺位。巧合的是,從圖紙上看,大樓底樓本就有一塊區(qū)域屬于紅線內,而非市政馬路,可作為外擺。只不過這塊區(qū)域長期被用作各類車輛的停放,讓大樓門口顯得雜亂無章。
最終,他們與開了幾家頗具特色的跨界咖啡店的企業(yè)PLUSE ONE一拍即合,企業(yè)為配合這棟大樓,咖啡館的名字并未沿用企業(yè)名,而是用了大樓的名字FTC+1。
外擺位的申請并不簡單。
首先它要在紅線內。市政馬路上依然不能亂擺,那是違規(guī)操作。
其次,所屬外擺區(qū)域不能擾民;不能離居民區(qū)太近;不能有其他公共設施,如消防、公交站、停車點等;不能占據盲道;人行道不能因此變得過于狹窄而影響通行……相關部門需要現場一一勘察。也就是說,“先天稟賦”要合理。光其中一條就篩掉了諸多不合理外擺。
再者,設計圖紙還需要上報相關部門備案、審批合格,不能私自擴大范圍,就連拉電線也要接受管理。
FTC+1品牌創(chuàng)始人說,大樓運營團隊的支持相當重要,他們幫忙跑完了外擺的復雜流程,而且得到公安、消防、城管、市容綠化、街道等多個條線的跨前指導與協同審批。
其實早在兩年前,黃浦區(qū)就已出臺了一部外擺相關的條例,鼓勵符合條件的店鋪外擺。具體執(zhí)行需結合每個點位的實際情況調整——例如,外擺區(qū)域必須避開盲道、不影響行人通行與消防通道,這對空間規(guī)劃的精準度提出了極高要求。為推進此事,各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議,針對外擺的范圍、桌椅數量、營業(yè)時間、噪聲控制等細節(jié)逐一明確,確保在不破壞歷史風貌、不影響公共利益的原則下,為咖啡館爭取到合理的外擺空間。
區(qū)城管部門透露,兩年執(zhí)行下來,政府還在積極優(yōu)化外擺管理流程,此次正著手修訂新的外擺相關條例,把外擺審批權下放到街道,減少企業(yè)“多頭跑腿”。針對連鎖品牌在同一區(qū)域的多家門店,簡化備案流程,備案一次即可,提升審批效率,采取“嚴標準+優(yōu)服務”。
更重要的是,外擺資質也并非“一勞永逸”,區(qū)級層面制定了相關的“退出機制”,定期巡檢,動態(tài)管理。外擺區(qū)域需要每日清潔打掃、及時規(guī)整桌椅、控制客流噪聲,確保不影響周邊環(huán)境。一旦發(fā)現不符合規(guī)定的情況,外擺資質可能被取消。
而FTC+1品牌創(chuàng)始人同樣感受到了黃浦區(qū)相關部門的“加速度”和“誠意”。
原本,企業(yè)把外灘老大樓櫥窗設計成上下折疊、敞開式玻璃窗,擔心方案不會通過,沒想到有關部門看完設計圖后,回復“可以”,按流程上報后獲得支持。
企業(yè)擔心外擺可能會面臨收回,設計的外擺家具是可移動、臨時性的裝置。但黃浦區(qū)相關部門勘察完場地后,負責人直接表態(tài)說:“既然同意這里做外擺,那就大大方方做,不搞臨時攤位?!?/p>
于是,外擺位升級為固定的柚木長凳和桌子,還配有花壇與雨棚。最終按設計圖紙1∶1得到落地,沒有任何縮水。
創(chuàng)始人說自己很幸運,“我遇到的職能部門的人,他們把最初每一個貌似開玩笑的想法,都給我們落實了”。
而黃浦科創(chuàng)集團的年輕人也讓創(chuàng)始人刷新了對國企的認知。這支團隊早上8點上班,晚上9點多還在對接工作。只要項目需要,絕不拖延。“扭轉了我對國有企業(yè)的刻板印象?!币晃豢Х瑞^員工說。
對外灘FTC大樓而言,網紅外擺位的落地不僅提升了咖啡館的吸引力,更成為大樓轉型的“名片”——這座曾以染料產業(yè)聞名的建筑,如今因咖啡館的外擺場景被更多的人熟知,走過路過的人都會忍不住對漂亮的外擺位投來關注,有的甚至走進去逛一圈。
“我們在做的,其實是城市更新,是歷史街區(qū)的激活?!贝髽沁\營團隊負責人這樣總結。這里外擺位的成功,超越了“一家店”的范疇,讓大樓成功擺脫了“高冷建筑”的標簽,向“金融科技+文化消費”轉型。帶來的人流與關注度,不僅提升了大樓的知名度,也為樓內其他企業(yè)帶來了潛在的合作機會與曝光度。
未來,運營團隊還計劃推進“打通外灘二立面”等改造項目,進一步強化外擺區(qū)域在歷史街區(qū)中的“現代接口”功能。例如,四川路正面臨轉型的問題,而外灘FTC大樓“產業(yè)+外擺消費”的模式,或許能為激活街區(qū)活力提供借鑒。
創(chuàng)新:無中生有的外擺位
上海新天地,從1999年開發(fā)時,就已在紅線內預留出大量合規(guī)的外擺位。餐飲店門口頗具特色的外擺與城市家具成為這里“有腔調”的代表場景。
比如對面包店VERIE而言,一樓外擺位的存在意義遠超“額外座位”。該店室內一樓空間面積較小,若僅依靠室內經營,難以承載需求。
“新天地允許設置外擺位,這是我們選擇落地這里的重要原因?!盫ERIE相關負責人表示,外擺位不僅彌補了室內空間的不足,更通過戶外場景營造,精準契合了品牌“兼具調性與高端客群”的定位。
從實際運營數據來看,外擺位的客群貢獻相當可觀。店鋪不得不多次調整外擺桌椅配置。從最初每桌2把椅子,逐步增加到滿配,高峰期還需額外加椅才能應對排隊等位情況。
新天地區(qū)域的外擺位的管理一直執(zhí)行“最高標準”。
除了市、區(qū)兩級與外擺相關的管理文件,新天地區(qū)域還有自己的《黃浦區(qū)新天地地區(qū)綜合管理辦法》《上海新天地南北里街區(qū)租戶設計規(guī)范》,將管理顆粒度精準到外擺位的每一個細節(jié)。
它們由物業(yè)公司與屬地管理部門對接,其中明確了櫥窗設計、座位擺放、招牌廣告的長寬高比例,甚至對建筑外觀的規(guī)范程度、電線鋪設方式等均有要求。
“比如招牌尺寸要與店鋪風格匹配,外擺座位不能超出規(guī)定深度,圍欄禁止使用硬質材料,既美觀又不破壞市容?!睂俚亟值老嚓P負責人介紹,“我們會根據每家店的業(yè)態(tài)、位置‘量體裁衣’,比如有的店適合半退式外擺,有的可以設置臨時座椅,只要不違反整體規(guī)約、尊重商家需求,就不會一刀切?!?/p>
外擺位的管理,有時候還涉及某些突發(fā)情況,可能對公共區(qū)域產生更大影響。
例如,某明星網紅店,開業(yè)后排起長隊,有占用市政道路與盲道的趨勢。對此,屬地街道、新天地風景辦聯合商場、店鋪迅速制定方案:將排隊入口從沿街界面改至商場內部,利用商場空間設置蛇行通道,既避免了人流占用公共資源,又保障了店鋪正常運營?!叭绻行┑赇仜]有商場作為緩沖,我們會用一米線在市政道路劃定臨時排隊區(qū),嚴格避開盲道,同時協調非機動車臨時移位,確保通行順暢?!毙绿斓仫L景辦工作人員表示,類似的應急方案已成為網紅店外擺管理的“標準動作”。
安全管理同樣細致入微。
針對商家為營造晚間氛圍而外接電線的問題,管理方要求所有戶外電線必須用防漏電裝置包裹,防止絆倒行人或漏電;
臺風、汛期來臨前,會提前通知商家收回外擺設施,并對遮陽傘、雨棚的設計提出要求。
“遮陽傘不能太重,否則臺風天搬不進去;但日常又要加固,防止被風吹倒?!贝送?,商家外擺涉及的裝修、設施增設等,均需通過物業(yè)公司向相關部門報備,通過審核后方可實施,從源頭把控安全風險。
外擺區(qū)域的花箱由商家負責維護,花枯萎了要及時更換,不能有黃土裸露;垃圾桶、吸煙點也必須在紅線內設置,不能影響行人通行。
據統計,該街道范圍內約有640處外擺位,除新天地,還有大量分布在周邊商務樓宇、沿街小店。很多沿街小店沒有新天地那樣的先天紅線內空間,外擺需求卻很強烈。那怎么辦?
街道在部分城市更新項目中,發(fā)動有需求的店鋪實施“紅線內退”:
將原本緊貼紅線的櫥窗或墻體向內退讓一點,退讓出來的外窗臺直接作為外擺桌面,下面擺放兩個座椅或墊子,形成小而美的外擺區(qū),又不占用市政道路。
目前,隨著“一街一路”更新工程推進,“紅線內退”舉措已在部分沿街小店試點,商家反饋積極。
“我們在綜合網格治理時,會主動詢問商家是否有內退需求。成本不高,效果卻很好?!毕嚓P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將繼續(xù)優(yōu)化這一模式,針對不同業(yè)態(tài)的小店制定更精準的內退方案。
如此“嘗新”,既守住“不占用市政道路、不破壞市容秩序”的底線,又給予商家足夠的創(chuàng)新空間。
“卷”與“暖”:新時代的營商環(huán)境
PLUSE ONE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講述了他們在徐匯區(qū)分店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門店承接了某頂流明星與品牌合作的到店活動,起初以為活動辦不成——畢竟,片區(qū)馬路窄密、人流量高、交通復雜、紅綠燈多,對現場秩序維護的挑戰(zhàn)極大。
沒想到,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反復確認活動是否對街道、社區(qū)有利,是否對激發(fā)業(yè)態(tài)、提升經濟的活力有利。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相關負責人反過來安慰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這有什么?不怕。我們什么事情沒見過,干起來?!?/p>
活動有序舉辦。經歷了整個過程后,創(chuàng)始人感嘆:雖然只是一個活動,但它的背后不僅需要街道的付出,還有城管、公安、消防、文旅、商務委、市容綠化等各條線口職能部門的通力協作,太不容易了。
傍晚6點,徐家匯天鑰橋路的“ZHAOKA炤喀”店鋪外,幾張餐桌已整齊擺放,桌角點綴的小綠植與暖黃色燈光相映,攜寵而來的顧客正輕聲交談。這處由斗牛士餐飲集團打造的外擺空間,既是徐家匯街道外擺經濟的縮影,也是城市“煙火氣”與“秩序感”共生的注腳。
“外擺不是‘隨便擺’,而是要在合規(guī)的前提下,讓商業(yè)活力與市容秩序找到平衡點?!毙旒覅R街道管理辦負責人的這句話道出了外擺經濟管理的核心邏輯。
在上海推進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背景下,突破“要么全禁、要么亂擺”的困境,街道整合營商辦、社區(qū)管理辦等所有資源,做好“開店一件事”服務。企業(yè)從外立面設計、店招標牌審核到外擺方案申報,無須多頭跑,全程由專人對接指導。
“以前要找好幾個部門,現在街道一站式幫我們搞定,連裝修備案材料都幫著核對?!薄癦HAOKA炤喀”品牌負責人回憶,從提交材料到獲批外擺,比預期縮短了近一半時間。
而外擺空間成為商家突破傳統門店局限、實現“場景升級”的關鍵。品牌負責人介紹,外擺區(qū)被賦予了三重功能:
夜間經濟延伸,配合體育賽事、演唱會延長經營至22點,滿足夜間消費需求;
寵物友好服務,提供寵物飲水碗,既吸引養(yǎng)寵人群,也引導居民規(guī)范遛狗;
文化融合載體,外擺區(qū)墻面布置布袋戲玩偶,同步推出布袋戲IP聯名伴手禮,將文化與餐飲消費結合,精準吸引年輕客群。
這種“場景創(chuàng)新”背后,是餐飲業(yè)競爭邏輯的轉變。隨著消費者需求從“吃飽”向“吃氛圍”“吃文化”升級,外擺經濟已不再是簡單的經營空間擴展,而成了品牌差異化競爭的“新賽道”。
美羅城商圈的外擺位
商戶們逐漸意識到,外擺區(qū)的設計需要兼顧美學、安全與社交屬性:有的咖啡店在外擺區(qū)設置露天書架,打造“閱讀+咖啡”場景;還有的引入“游戲化運營”,顧客在外擺區(qū)消費可集卡兌換伴手禮,提升復購率。
“現在做餐飲,要像做‘生活方式’一樣。”一位在天鑰橋路經營多年的餐飲店主說?!皬倪x址到開業(yè),街道始終跑在我們前面,這種‘保姆式’服務讓我們很安心?!币晃黄放曝撠熑苏f。
外擺經濟的未來將更注重“細分場景”與“情緒價值”。比如,強化氛圍營造,增加綠植覆蓋率、優(yōu)化燈光設計、設置共享充電設施等?!皩櫸镉押谩薄坝H子友好”“銀發(fā)友好”等細分場景也將成為外擺經濟的新增長點。
“外擺經濟的終極目標不是多擺幾張桌子,而是讓城市更有活力、更有溫度?!币晃皇茉L對象這樣形容。
未來,外擺經濟不僅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引擎”,也可能成為展現城市風貌、傳承文化記憶的“新窗口”。
它的玩法、嫁接內容還有很多,其價值比想象中更大。
來源 | 解放日報
作者 | 龔丹韻
圖片來源 | 龔丹韻 攝;受訪者 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