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理想汽車法務部發(fā)布官方聲明,直指多家自媒體以“評測”為名,蓄意制造并傳播不實信息,涉嫌惡意造謠和誤導消費者。
其中,賬號“25度考場”發(fā)布的理想i8續(xù)航評測視頻被重點點名。理想汽車稱,該視頻通過隱瞞不當操作、剪輯測試過程等方式,惡意貶損產品,已固定證據并將提起訴訟。
圖源:微博
這條聲明一經發(fā)出,再次將車企與自媒體之間長期存在的微妙博弈,擺在了公眾面前。
問題來了,評測的邊界在哪里?
如今,自媒體評測無疑是消費者了解產品的重要渠道,但其客觀性時常受到質疑。理想此次強調,其反對的并非客觀批評,而是捏造事實的惡意行為。
根據指控,“25度考場”的問題在于測試過程不透明、不公正,通過選擇性呈現(xiàn)數(shù)據導向預設的負面結論。
這就觸及了一個關鍵問題:評測的終極目的,究竟是盡可能還原事實,還是為了證明某個預設立場?當“評測”異化為追求流量的“黑評”,其本身的價值也就消失了。
據悉,早在該賬號發(fā)布評測視頻之后,就已經有不少網友看出他的評測不規(guī)范。
圖源:微博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事件的發(fā)生恰逢國家多部門聯(lián)合開展汽車行業(yè)網絡亂象專項整治時期,“虛假或不規(guī)范測評”被明確列為重點打擊對象。理想汽車此時的強硬舉動,無疑是對監(jiān)管政策的一次精準呼應。
對理想而言,運用法律手段維權已是常態(tài)。其法務部近年愈發(fā)活躍,逐漸成為品牌防御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
此前一日(9月22日),理想剛贏得對賬號“A5W工”的訴訟,該賬號因惡意篡改MEGA宣傳視頻被判道歉并賠償。從個人用戶到自媒體,理想的維權姿態(tài)日趨強硬。這種“零容忍”策略無疑具有震懾力,但也考驗著企業(yè)如何在維權與保持開放心態(tài)之間取得平衡。
但在不少網友看來,僅僅賠償12萬元,與其說是懲戒,不如說是鼓勵,因為震懾效果實在有限。
圖源:微信
回過頭看,理想i8這款產品本身,或許也是其容易成為某些自媒體“靶子”的原因之一。
作為理想的首款純電戰(zhàn)略車型,i8獨特的設計語言(如短車頭)在引發(fā)審美討論的同時,也引發(fā)了一些對安全性的質疑。
官方主打的超低風阻系數(shù)是其續(xù)航能力的核心宣稱,這使得“續(xù)航”自然成為輿論攻防的焦點。產品的高話題性,在帶來流量的同時,也易被不當利用。
圖源:電車通
現(xiàn)在看來,整個汽車內容生態(tài)將會越來越規(guī)范。以后這些靠“碰瓷”品牌的媒體,怕是要準備集體涼涼了。
對于消費者而言,網絡環(huán)境的凈化利大于弊。因為真實、客觀的信息是消費決策的基礎。車企依法維權,打擊虛假信息,最終有利于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當然,這也對車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堅決維權的同時,必須保持傾聽真實用戶反饋的誠意,避免將一切批評置于對立面。
總的來說,現(xiàn)在就等著看 “25 度考場” 怎么回應了,是刪視頻道歉,還是硬剛到底?參考之前的案例,大概率是要賠錢道歉的。畢竟理想法務部的證據鏈一向扎實,而且現(xiàn)在政策也站在反虛假測評這邊。
最后也想問問大家:你們刷車評的時候,能分清哪些是真測評,哪些是“充值”的嗎?評論區(qū)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