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學(xué)歷史但從不執(zhí)于歷史的花鹿不花。
黎明前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刻,假期前的這幾天也是事情最多的時候。
到現(xiàn)在,我才騰出手和大家閑聊點什么。
今天還是說一下西貝吧。
我想大多數(shù)朋友都已經(jīng)知道這件事兒了。
西貝今天又使出了一計——溫情殺。
他們發(fā)了一篇文章。
文章以一個 7 歲小男孩兒(毛毛)的口吻講述了一個故事 。
毛毛從2歲開始就吃西貝,但不幸的是最近因為無良新聞炒作,他的媽媽不讓他去吃西貝了。
于是,毛毛又哭又鬧,堅持要和西貝守約去吃西貝。
最后,媽媽還是想明白了:
“自己的孩子從2歲就吃西貝5年來從沒出現(xiàn)過任何食安問題。
不該因輿論否定這份信任這份從‘2 歲到 7 歲’的陪伴
早已不是簡單的‘吃飯’
而是孩子成長中的習(xí)慣也是家長心里對西貝的信任?!?/p>
看得出來,西貝想用這種“溫情脈脈”的文字重新“喚醒”人們對西貝的“愛”。
但很可惜,這個計謀就像游戲里面閃現(xiàn)再放了一個大,然后卻空了。
西貝這番操作,無疑是又給大家憑空表演了一個笑話!
西貝喜歡講故事,我也喜歡。
話說北宋年間有個著名的畫家,名叫孫知微。
后世名人如蘇東坡、文同、范成大、陸游和米芾等都贊嘆他的畫:
“筆法超妙,氣格清逸”“氣勢揮掃,云煙飛動”。
這個人尤其擅長畫神佛像,所以,當(dāng)時很多寺廟都想請他到寺廟作畫。
有一天,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托,要畫一幅《九曜星君圖》。
他畫呀畫,但快完工的時候忽然因為有事兒出去了。
孫知微出去后,他的一群弟子都圍住畫一邊觀看,一邊嘖嘖稱贊。
這時有一個平時喜歡耍小聰明的弟子忽然站了出來。
他故作深沉地對師兄弟們說:
“老師平時畫瓶,總要在瓶上畫一束鮮艷的插花,這一次一定是匆忙當(dāng)中忘了畫上,且看我給他補上吧。”
說著,他便提筆在瓶口畫了一枝艷麗的紅蓮花。
他以為自己做得很巧妙,老師看到后一定會夸獎他是個聰明人。
結(jié)果孫知微回來直接把畫給撕碎了。
“瓶所以鎮(zhèn)天下之水,吾得之道經(jīng),今增以花,失之遠(yuǎn)矣?!?/strong>
這是孫知微批評那個自作聰明弟子的話。
意思是,水星菩薩童子手中的水晶瓶根本就不是插花用的,而是用來震懾天下之水的寶物。怎么可能用來插上花草呢?
現(xiàn)在,你給他插上了花,那它就不是什么神物,而是變成一只再庸俗不過的花瓶了,這就是天大的笑話!
所以,他氣得把畫也撕掉了。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弄巧成拙”。
故事講完了,西貝的事兒也忽然覺得索然無味了。
但我一直認(rèn)為,西貝肯定是被人給騙了。
否則,這么大一家企業(yè)怎么總是昏招頻出呢?
接連出昏招,西貝也該清醒了:
為自己正名的最好辦法不是“手段”和“計謀”,而是踏踏實實攢下的“口碑”。
如果真想東山再起,真的不用處心積慮想辦法編故事,為自己涂脂抹粉。
只需要踏踏實實把飯菜做好,把良心擺正。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否則,就算你西貝千謀百計,千算萬算,最后也注定是兩手空空。
不信就繼續(xù)作。
好了,就這樣了,我要洗洗睡了。
大家也都早點休息,做個好夢。
晚安嘍~~~
對了,廣告的事兒我想來想去,擔(dān)心那是騙人的,所以還是給拒絕了。
我也想接廣告,但不想為了錢出賣了大家。
繼續(xù)努力吧。
人也好,生意也好,無信不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