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教育格局再生變!“建平三兄弟”分化加劇,誰在崛起誰在掉隊?
300萬買浦東公辦前三?這所黑馬學校正在逆襲
建平棗莊跌落神壇?中考數(shù)據(jù)曝光兩極分化真相
浦東教育暗流涌動!建平三兄弟徹底洗牌,一梯隊名校跌出榜單
上海浦東家長圈中流傳的“建平三兄弟”——建平實驗中學(棗莊路校區(qū))、建平實驗地杰中學、建平實驗張江中學,自2022年獨立辦學后,走向截然不同。這場“分家”原本是為了爭取更多市重點到校名額,但三年過去,三校的命運卻出乎許多人意料。
2022年3月,建平實驗中學正式“分家”,三校區(qū)獨立為法人學校。除棗莊路保留原名,地杰和張江校區(qū)分別更名。這一操作當時被普遍解讀為“名額策略”:獨立后,各??蓡为殸幦∈兄攸c到校名額,從“抽一次獎”變?yōu)椤俺槿巍保瑱C會大增。然而,獨立帶來的不僅是名額紅利,更是三校命運的劇烈分化。
建平地杰堪稱浦東公辦教育的“逆襲樣本”。2024年中考,地杰以700分以上占比15.8%、市重率49.7%的成績空降浦東公辦前三。2025年雖略有波動,但700+占比仍穩(wěn)居浦東第二,僅次于張江集團學校。其崛起背后有多重優(yōu)勢:對口明珠C校、福山正達等優(yōu)質(zhì)小學,家長多為張江外溢的高知群體,教育意識強;南浦東優(yōu)質(zhì)公辦稀缺,地杰幾乎獨占板塊需求;今年13個班、近600人參考,仍保持高分占比,堪稱“公辦航母”。更關(guān)鍵是,地杰的學區(qū)房性價比極高。掛戶口老破小總價僅300萬左右,次新房如萬科海上傳奇均價9-10萬/㎡,相當于華二前灘的一半、張集的三折。
曾經(jīng)的“建平嫡長子”棗莊校區(qū),今年中考成績卻大幅滑坡:700+占比從8.4%跌至6.6%;市重率從40%驟降至30%;600分以下學生超30%,尾部規(guī)模擴大。盡管頭部生源依然強勁(四校錄取率反升0.6%),但整體成績滑坡暴露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家長反饋稱:“學校全靠家長自雞,校內(nèi)抓得不緊”。下滑原因被歸結(jié)為兩點:2021年新校長上任后,管理風格轉(zhuǎn)向“寬松化”;階梯班、月考等分層機制取消,僅對前50名提供加餐。更尷尬的是,棗校區(qū)近期還牽頭組建了教育集團,但成員校多為基礎(chǔ)薄弱校。自身尚未穩(wěn)住,又如何帶動他人?
建平張江則走出了一條溫和上升曲線:2025年700+占比9.4%,較去年提升3.7%;市重率28%,保持二梯隊水平。但其困境在于:毗鄰頂尖公辦張江集團學校,頭部生源長期被分流。加上周邊竹園中學、上中醫(yī)附校崛起,競爭壓力只增不減。
若單看成績,當前排序無疑是:地杰 > 棗莊 > 張江。但擇校需綜合考慮:地段上,張江(內(nèi)中環(huán))優(yōu)于金楊(內(nèi)中環(huán))和御橋(中外環(huán));門檻價上,張江次新最低790萬,金楊和御橋掛戶口房約300萬;教育理念上,地杰強在均衡,棗莊頭部亮眼但尾部風險高,張江適合穩(wěn)中求進的家庭。
“建平三兄弟”的分化印證了上海公辦學區(qū)格局的動態(tài)性。政策調(diào)整、管理風格、生源變化都可能重塑學校排名。家長不必盲目追捧“名?!?,而應結(jié)合孩子特點、家庭規(guī)劃選擇真正合適的路徑。教育的終點不是擠進金字塔尖,而是找到持續(xù)成長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