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初春,長安西市刑場圍滿百姓。薛萬徹披枷帶鎖被押上刑臺,沒人能把這個囚徒,和當(dāng)年單騎破突厥的大唐名將聯(lián)系起來。
劊子手握刀的手不停抖。第一刀只劃破他頸間皮肉,薛萬徹忍著疼怒喝:“哆嗦什么!我打了一輩子仗,還怕死?用力!”
直到第三刀落下,那顆讓草原部族害怕的頭顱才落地。他臨終的怒吼,成了長安城久久不散的嘆息。
薛萬徹出身將門,父親是隋朝左御衛(wèi)大將軍薛世雄。他從小練弓馬,十幾歲能拉三石強弓,百步穿楊的本事在京兆無人不曉,哥哥薛萬均也同樣勇猛。
隋末大亂,兄弟倆投靠幽州羅藝,薛萬徹的勇猛名聲從此在河北傳開。
武德元年,竇建德率十萬大軍攻幽州,羅藝兵力不足兩萬。薛萬均獻策:“用老弱誘敵渡河,我和萬徹帶精銳伏擊。”
竇建德大軍渡到一半時,兄弟倆率騎兵沖鋒,敵軍潰散,竇建德險些被俘,“薛氏雙雄” 的名號傳遍河北。
武德三年,竇建德再攻幽州,薛萬徹兄弟挑選五百敢死隊,從地道繞到敵軍后方,沖垮中軍,解了幽州之圍。
武德四年,兄弟倆隨羅藝歸唐。李淵為平衡勢力,把薛萬徹派給太子李建成,薛萬均歸李世民統(tǒng)領(lǐng)。李建成視他為心腹,卻也為他后來的命運埋下隱患。
同年,薛萬徹隨唐軍打劉黑闥,遭敵軍突襲被俘。劉黑闥剪掉他的頭發(fā)羞辱,他僥幸逃脫后,性子更顯剛直。
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薛萬徹見李建成死了,率東宮精銳攻打秦王府。尉遲敬德持李建成頭顱喊話,士兵潰散,他只好帶親信逃進終南山。
李世民登基后,多次派人招他,還手書 “此皆義士,朕不忍誅”。薛萬徹被打動,歸降后任右領(lǐng)軍將軍,此后為大唐拼盡全力。
貞觀二年,他隨柴紹打梁師都,單槍匹馬斬殺突厥猛將,助唐軍占領(lǐng)朔方,升任靈州大都督。
貞觀三年,他隨李靖分六路破突厥,追至極北之地,滅掉東突厥,戰(zhàn)后被封郡公。
貞觀八年征吐谷渾,他被敵軍包圍,單騎沖陣。戰(zhàn)馬被射死,他仍徒步作戰(zhàn),“殺神” 名號傳遍草原。
貞觀十五年,薛延陀率二十萬大軍南下,薛萬徹帶幾百騎兵繞到敵軍后方,俘獲敵軍馬群。唐軍趁機猛攻,殺三千人、俘五萬人,平定北疆。
李世民大喜,封他為右衛(wèi)將軍,還把妹妹丹陽公主嫁給她??晒飨铀忠埃欢Y節(jié),婚后數(shù)月不愿和他同床。
薛萬徹找李世民幫忙,李世民辦家宴設(shè)握槊賭局,故意輸給薛萬徹,當(dāng)眾贈刀稱贊他棋藝。公主見丈夫受贊,主動和好。
李世民在世時,薛萬徹屢立戰(zhàn)功,先后征高句麗、平薛延陀余部。李世民曾說:“名將李勣、李道宗打仗穩(wěn),薛萬徹非大勝即大敗。”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繼位,薛萬徹的命運急轉(zhuǎn)直下。貞觀末年,他自恃功高,發(fā)牢騷被人舉報,李勣上書說他 “罪該萬死”,李世民臨終前把他貶到廣西象州。
永徽二年,薛萬徹遇赦回長安,任寧州刺史,卻常在家喝酒抱怨,后來與房遺愛來往密切。
兩人都對現(xiàn)狀不滿,房遺愛攛掇他:“若國家有變,咱擁立荊王元景。” 薛萬徹沒明確答應(yīng),也沒拒絕。
這場密謀因高陽公主與房遺直爭家產(chǎn)泄露。高陽公主誣告房遺直,房遺直反告她和房遺愛、薛萬徹謀反。長孫無忌審理此案,借機牽連吳王李恪等人。
薛萬徹起初不認罪,被房遺直指證后才低頭。永徽四年二月,他與房遺愛被斬首,荊王元景、高陽公主被賜自盡。
臨刑前,薛萬徹長嘆:“我本可為國效命,怎會因房遺愛而死!” 他自己解開衣衫,催劊子手動手。第一刀沒砍中,他怒喝:“為什么不用力!”
劊子手再砍兩刀才成功,圍觀百姓無不落淚。
薛萬徹的一生,是英雄傳奇,也是時代悲劇。他忠于職守、勇猛善戰(zhàn),卻因剛直性格,在皇權(quán)交替的漩渦中殞命。
那三刀斬下的,不只是頭顱,更是一段功臣末路的唏噓。他臨終的怒吼,至今仍讓人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悲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