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在朝鮮生活了很長時間,期間也結(jié)交了很多的朋友,有過一段美好的回憶。
也是從她們的口中,我得知了很多有關(guān)朝鮮人的各種生活日常,
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聊有關(guān)朝鮮人買肉時的趣聞。
在朝鮮的大多數(shù)城市里,豬肉是分五個檔次售賣的,價格也各不相同。
一等肉是純肥肉,二等肉是半肥半瘦的肉,三等肉是純瘦肉,四等肉是仔排,五等肉是筒子骨。
豬肉的價格也是根據(jù)等級來定,純肥肉價最高,筒子骨價最低。
但無論買以上哪一種肉,都需要肉票才行。買一斤豬肉,除了要花錢之外,還得用上一斤的肉票。
但在朝鮮少部分城市的國營商店里,豬肉是不分等級,全部按統(tǒng)一價格售賣的。
只不過營業(yè)員在給顧客分肉的時候,通常是按照一塊肉加一塊排骨的規(guī)則來進行分配。
比如這個顧客有兩斤肉票,想買兩斤肉。那么營業(yè)員就會割一塊肉另加一塊排骨,湊足兩斤遞給顧客。
之所以這樣搭配,也是怕前面的顧客把豬肉買光了,后面的排骨就沒人愿意買了。
在朝鮮,肥肉之所以這樣吃香,主要還是和老百姓的日常飲食有關(guān)系。
朝鮮人的餐桌上,最常見的飯菜就是大米飯、泡菜、大醬湯。
泡菜就是腌咸菜,要用到蔬菜、鹽和辣椒。
大醬湯做法也簡單,把豬肉,豆腐,海帶,白菜,豆芽加水下鍋煮,然后加入辣醬、黃豆醬等調(diào)味料,等菜熟即可。
這樣的飯菜,雖然綠色健康,可以杜絕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但油水不多,長期這么吃的話,肚子里空落落的。
所以很多朝鮮人都更愛買肥肉吃,不光是吃著解饞過癮,還不塞牙。更主要的是,肥豬肉可以用來煉豬油喔。
朝鮮人把買來的肥肉放進鍋中,小火慢慢地熬煮一段時間,等全部成液體狀后,盛入大碗中靜置冷卻,即可得到白花花的豬油。
每次做菜的時候,放一勺豬油進去,廚房立刻就能飄滿油脂的香味。就著加了豬油的菜湯,連飯都能多吃兩碗。
而且,熬豬油時,還會產(chǎn)生一種副食品——豬油渣,這可是好玩意兒。聞起來香,吃起來脆。用鹽或糖拌一拌后,既可以當零食吃,還可以炒菜,算是一道葷菜了!
正是由于去國營商店買豬肉都要憑票限量購買,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朝鮮人是很少吃豬肉的。
但凡事總有例外,有的時候,商店會在門外貼出一張告示,說明日有豬雜供應(yīng),請早點排隊購買。
眾所周知,豬身上除了肉和排骨外,還有豬雜、豬頭、豬尾巴和豬蹄。
在朝鮮的國營商店里,豬腸子、豬肚都是不要肉票的,可以直接花錢購買。
豬肝需要肉票,因為朝鮮人覺得吃豬肝可以補身體,所以有些供不應(yīng)求,很難買得到。
至于豬蹄、豬尾巴和豬頭一般不需要票,但也要起個大早排隊購買,不然輪到自己時就賣完了。
我的朝鮮朋友金順姬和我聊天時,還跟我說過一件難忘的往事。
大約在她10歲那年的太陽節(jié),父親的單位不知通過什么渠道弄來了一批咸豬頭,作為給職工們的節(jié)日福利。
雖說是福利,但其實還需要花一點錢購買的,畢竟不能讓單位墊資。
咸豬頭的數(shù)量很多,人人有份,每人限購一個,金順姬父親單位的所有職工都購買了。
根據(jù)金順姬的回憶,咸豬頭買回家后,掛到了墻上。每次炒菜或是做湯的時候,就割一點豬頭肉放進去。
這個咸豬頭,從四月份一直吃到七月份,才全部吃完。
而這三個月里,金順姬家基本上每天的飯菜都有肉,全家人整天都喜洋洋的,充滿了歡聲笑語。
對童年的金順姬來說,每天的菜里能吃到肉,這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