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即將收官,京城老字號餐廳以經(jīng)典味道、應(yīng)季創(chuàng)新與沉浸體驗點燃假期消費熱情。10月8日,北青報記者從北京華天集團獲悉,10月1日—7日,華天旗下老字號餐廳營收環(huán)比增長超25%,慶豐包子鋪、二友居、華天延吉餐廳、同和居、馬凱餐廳外賣整體營收同比增長超10%,用“煙火氣”書寫出假日消費的繁榮圖景。
市民游客排隊打卡品嘗經(jīng)典味道
“從上午11點到下午2點,等位的隊伍就沒斷過,靠窗的座位得翻臺五六次?!惫臉邱R凱餐廳前廳經(jīng)理張雪肖一語道出華天旗下老字號的火爆。這家被譽為“中軸線上美食明珠”的餐廳,國慶期間梨園烤鴨雙人餐、毛氏紅燒肉、剁椒魚頭成了外地游客的必點清單。來自大連的程女士剛逛完南鑼鼓巷就直奔這里:“做攻略時就認準了這家老字號,果然每道菜都地道,沒白排隊!”
“魯菜泰斗”同和居的熱度同樣驚人,蔥燒海參、三不粘等鎮(zhèn)店菜吸引食客慕名而來,假期前三日包間訂滿,中秋節(jié)當天月壇總店排隊近百桌。為應(yīng)對客流高峰,員工們提前一小時到崗備餐,錯峰時段全員值守,只為讓食客及時嘗到正宗魯味。而在“八大春之首”的同春園,松鼠桂魚與清燉蟹粉獅子頭的香氣里,藏著老北京的聚會記憶,已近花甲的宋阿姨帶著老同學和孫輩來赴約:“這是我們延續(xù)十幾年的國慶傳統(tǒng),得讓孩子嘗嘗老輩人的味道?!?/p>
外賣窗口的長龍則構(gòu)成了另一道風景。鼓樓馬凱餐廳的糖餅每天賣出六七百張,自制面食與熟食成了什剎海景區(qū)的“移動美味”。為了不讓食客空等,門店不僅加倍備貨,還延長了外賣窗口營業(yè)時間。
秋味上新溯源食材征服味蕾
當假日遇上“秋之味”,華天老字號的應(yīng)季創(chuàng)新菜品引爆消費熱潮。為了把最新鮮的秋意端上餐桌,7位烹飪大師專程奔赴江蘇揚州寶應(yīng)縣,從選藕到研發(fā)反復(fù)打磨,將當季荷藕變成了數(shù)十道時令佳肴。
同春園的黑松露醬燒蓮藕卷堪稱“創(chuàng)意擔當”,脆嫩藕片裹上濃郁黑松露,傳統(tǒng)食材與西式風味碰撞出奇妙口感;同和居的泰汁肉醬煎藕夾外酥里嫩,酸甜辣的醬汁讓老味道煥發(fā)新生,成了點單率最高的新品之一。更接地氣的二友居肉餅和惠豐餃子樓,則把鮮藕揉進餡料,非遺豬肉餅多了清甜層次,鮮蝦蓮藕餃咬開全是鮮嫩汁水。
老字號市集潮味圈新粉
這個國慶,華天老字號不止能“吃”,更能“玩”?!叭A天?秋日市集”亮相“北京范兒”西城潮閃節(jié),慶豐包子鋪、護國寺小吃、香妃烤雞等品牌齊聚一堂,用“美食+體驗”的模式圈粉無數(shù)年輕人。
市集里,既有保留傳統(tǒng)工藝的經(jīng)典小吃,也有創(chuàng)意十足的秋日特供,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讓人流連忘返?!靶茇垐F團”投擲游戲前擠滿了孩子,主題打卡墻成了網(wǎng)紅拍照點,而“探險文牒”集章活動更是掀起熱潮,“沒想到老字號這么潮,吃著美食還能集章,朋友圈都問這在哪。”90后姑娘李萍拿著剛兌換的文創(chuàng)書簽說道。
從堂食的人聲鼎沸到市集的歡聲笑語,華天老字號用三十年堅守的味道與不斷創(chuàng)新的體驗,讓國慶的京城煙火氣格外濃厚。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佳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付丁
編輯/胡克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