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百萬大裁軍”決策實施后,經過兩年左右的時間,至1987年解放軍的兵力總員額已經從423.8萬縮減到了323.5萬,較此番裁軍前合計減少了100余萬兵力。而在2015年9月初,解放軍的總兵力則是維持在230萬,相當于從1987年到2015年9月這段時間,解放軍又有93萬兵員被陸續(xù)縮編裁撤。那么,這93萬兵員是如何一步一步進行裁減的呢?接下來,小圣就為大家展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幫助大家了解學習這段珍貴的歷史。
首先是1985年“百萬大裁軍”改革的延續(xù)階段:
到了1987年,其實解放軍已經完成了裁軍百萬的目標和任務,但為了進一步理順軍隊的領導指揮體系與組織編成、構建適應未來戰(zhàn)爭需要的部隊力量結構,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延續(xù)和擴大“百萬大裁軍”的成效,根據軍委的指示,我軍緊接著又作了進一步的小幅度裁減。至1990年,全軍總員額再度減少3.6萬、兵力縮減為319.9萬人。
然后是上世紀90年代后期的精簡整編階段:
步入上世紀90年代后,世界局勢以及我國周邊的地緣政治形勢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比如20世紀80年代末東歐劇變、1991年12月底冷戰(zhàn)結束、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崩潰等等,一超多強格局初步形成,這就使得我國的國防壓力明顯減輕,有了進一步裁軍縮編的外部大環(huán)境。
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在軍事領域掀起了全新的軍事變革,大量先進科學技術被應用到了戰(zhàn)爭中(如1991年發(fā)生的海灣戰(zhàn)爭讓中央軍委敏銳意識到必須要走“精兵簡政、科技強軍”之路),這也使得中央軍委及時地對軍事戰(zhàn)略進行了重大調整。畢竟,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zhàn)爭,已是我國當時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所無法回避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1993年1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在軍事戰(zhàn)略上實行重大調整,即把軍事斗爭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zhàn)爭上。緊接著,1995年12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了《“九五”期間軍隊建設計劃綱要》,明確提出科技強軍戰(zhàn)略和“兩個根本性轉變”的戰(zhàn)略思想,即在軍事斗爭準備上,由準備應付一般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向準備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轉變;在軍隊建設上,由數量規(guī)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
根據上述方針要求,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宣布:中國將在80年代裁減軍隊員額100萬的基礎上,在3年時間內再裁減軍隊員額50萬。至1999年底,裁軍50萬的任務圓滿完成,解放軍的編制總員額縮減至260余萬左右(這便是解放軍的第九次精簡整編)。需要說明的是,通過1997年這次軍隊精簡調整,陸軍部隊占解放軍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海軍、空軍、“第二炮兵”部隊的比重則有所上升,軍兵種結構更為合理。
最后是21世紀初期的第十次精簡整編階段:
步入21世紀后,隨著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軍隊發(fā)展建設要求已經由機械化現代化向信息化現代化轉變,為此,中央軍委明確指出要把軍事斗爭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zhàn)爭上,抓準時機進行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實現軍隊建設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雙重歷史任務,真正走出一條跨越式發(fā)展道路。
2003年9月1日,時任軍委主席江澤民宣布:中國將在“九五”期間裁減軍隊員額50萬的基礎上,于2005年前再裁減20萬,使軍隊總規(guī)模降至230萬。至此,經過多輪接力不斷的裁軍縮編后,解放軍的總兵力基本維持在230萬,而這一兵員規(guī)模也一直持續(xù)到了軍改前。
2015年9月3日,我國鄭重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苯涍^此番裁減后,解放軍總員額降至200萬人,充分體現了我國作為負責任世界大國的擔當和作為,同時也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