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快報訊(記者 陳曦)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授予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以表彰他引人入勝且富有遠見的作品,在末世恐怖的氛圍中,再次彰顯了藝術的力量?!?/p>
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是中文世界首度引進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作品的出版社,分別于2013年引進其最重要代表作《撒旦探戈》,2019年引進美國全美圖書獎翻譯文學獎獲獎作品《溫克海姆男爵返鄉(xiāng)》,2021年引進新作《赫爾施特07769》,以擁有三部拉斯洛作品版權成最大贏家,譯者均為著名匈牙利語翻譯家余澤民。
上個月,人民文學出版社·九久讀書人剛剛推出其作品《世界在前進》,這是拉斯洛沉淀近30年后出版的寫作生涯第二部短篇小說集。浙江文藝出版社也曾于2023年推出了《反抗的憂郁》《仁慈的關系》。
“當代最富哲學性的小說家”
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是匈牙利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5年曼布克國際獎得主,他的作品對人類命運做出了深刻的思索,常被形容為“壓抑但引人入勝”,深刻影響了歐洲文學界。有人說:“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品味到很多作家的味道:仿佛在讀卡夫卡,但不比卡夫卡絕望;仿佛在讀喬伊斯,卻沒有喬伊斯晦澀;仿佛在讀馬爾克斯,又比馬爾克斯溫和親近。”
拉斯洛1954年生于匈牙利邊境小城久勒,父親是律師,母親為公務員。少年時期,他已是當?shù)刂羰夸撉偈?,樂隊中唯一的“未成年人”,音樂賦予他浪漫氣質與內在律動感。
大學初期遵從父愿攻讀法律,但枯燥的法學無法滿足其精神需求,最終轉入文學院攻讀大眾教育。讀書期間做過出版社文書、編外記者,甚至地板打磨工,底層經歷成為他日后創(chuàng)作的養(yǎng)分。1977年發(fā)表處女作《我相信你》,但真正成名的是1985年的長篇《撒旦探戈》。
此書一出即被譽為匈牙利文壇巔峰,奠定其“熔巖緩流式長句”與反烏托邦主題的文學標簽。1983年畢業(yè)后,拉斯洛懷抱“以文化拯救貧困”的理想,赴吉普賽人聚居的山區(qū)擔任圖書管理員。這段經歷讓他目睹底層社會的絕望與人性異化,成為《撒旦探戈》的靈感來源。拉斯洛的作品以跨體裁實驗與長句結構著稱,主題聚焦人類存在的荒誕性與歷史循環(huán)的宿命感。《撒旦探戈》內容描寫東歐集體農莊破產后,村民被騙子伊利米阿什以“烏托邦計劃”蠱惑,最終陷入更深的毀滅。導演塔爾·貝拉將其改編為7小時同名電影,成為影史經典。蘇珊·桑塔格稱其為“當代最富哲學性的小說家”。
癡迷《道德經》和李白,曾到訪中國
旅匈作家、翻譯家余澤民1993年在匈牙利出版人海爾奈·亞諾什家中結識了拉斯洛,“當時我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二十年后能獲得‘國際布克獎’,不會想到我竟會翻譯他的《撒旦探戈》”,“我跟拉斯洛聊得很投機,聊中國,聊李白,并且當晚就開車帶我去了他家,住了一周,從那之后成了好友。1997年,我陪他到中國沿著李白的足跡走了許多座城市,并將我寫進了他的書中?!?/p>
據(jù)余澤民講述,自從拉斯洛1991年以記者身份前往中國之后,便深深迷戀上中國,不僅稱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人文博物館”,回家后還要求全家人改用筷子吃飯,他尤其迷戀《道德經》和李白。2015年,拉斯洛獲得了國際布克獎,二人的友誼也結出了果實,余澤民先后翻譯了他的《撒旦探戈》《仁慈的關系》《反抗的憂郁》,成為他的“中國聲音”。
對余澤民來說,翻譯《撒旦探戈》是項巨大的挑戰(zhàn),“他的長句也獨樹一幟,對絕大多數(shù)的匈牙利讀者來說也是閱讀上的挑戰(zhàn),他的句式既很難讀又很耐讀,細膩又粗糲,細碎又宏大,構設精密,富于律動。如果翻譯不好,會讓人讀起來覺得上氣不接下氣?!辈贿^,最終他還是完成了這一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鑄造了翻譯界的一個奇跡。
余澤民表示,可能中國讀者不太習慣拉斯洛的寫作風格,“但這種文風一看就是拉斯洛的,可想他一開始就確立了自己的文風,這和中國許多作家不同。拉斯洛不是靠體驗寫作,而是智慧。他很會運用隱喻手段,使得作品視野更加開闊。”回憶那段翻譯時光,余澤民這樣描述:“這本書于我,是一種虐讀,全新的體驗,折磨加享受,窒息式的快感;快感之后,是更持久的窒息?!?/p>
《撒旦探戈》不是悲劇,而是悲喜劇
《撒旦探戈》的時間跨度不過幾天,場景也寥寥無幾,講述了一個破敗的小村莊,十幾個無處營生的村民在陰雨連綿、泥濘不堪的晚秋季節(jié)里上演了一出酗酒、通奸、偷窺、背叛、做夢與夢破的活報劇。冷漠與麻木殘忍地虐殺著一切生機,直至兩個騙子的出現(xiàn)點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領他們邁著周而復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來……
書中最為經典的幾個場景在電影中都有傳神的呈現(xiàn):小艾什蒂虐貓致死,帶著死貓走在泥濘的路上,閉門不出企圖記錄和控制一切的醫(yī)生,小酒館中病態(tài)滑稽的舞步與狂歡……拉斯洛與塔爾一起饒有興致地跟隨這群不自知地追隨撒旦的人們,探究著人的底線,把現(xiàn)實檢驗到瘋狂。
有讀者指出《撒旦探戈》的黑色成分過多,但是拉斯洛認為,凡事都有悲與喜的兩面,“從這面看是喜劇,那面看是悲劇。實話實說,我不認為《撒旦探戈》是部黑暗作品,它不是悲劇,而是一部關于沒有根據(jù)的信仰的悲喜劇。我覺得我的書是哲學,是關于痛苦的?!?/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