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六月,云南道御史趙充向朝廷進言,對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以來“法既用而屢更”的行為,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其中有一條事涉武昌楚藩,講到王府承奉潘朝“蔑視親王,專權僭逼”,本來已經(jīng)“論死”,也就是判處死刑,卻“旋從末減”,也就是很快便從輕發(fā)落。
世宗朱厚熜劇照
所謂的承奉,就是王府內(nèi)的宦官老大,相當于宮中的首領太監(jiān),換句話說就是奴才。承奉不敬親王?這可真是倒反天罡。這位悲劇的親王,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楚端王朱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他的生平故事。
以孝聞名的賢王
朱榮?,楚靖王嫡長子,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賜名,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冊封為楚世子。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致仕河泊所官周昂之女被冊封為楚世子妃。
早在還是世子的時候,朱榮?就以“天性至孝”而聞名天下。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的時候,楚府長使司上奏朝廷,稱世子在母妃周氏病重之時“朝夕吁天,求以身代”,薨逝之后“居喪哀毀”。安葬之時天降大雨,世子虔誠祈禱之后,竟然雨過天晴,武昌城內(nèi)傳為佳話。明孝宗朱祐樘特意給楚靖王寫信,對世子大加褒獎。
夫孝者百行之本,忠君使眾,恒必由之。況宗室懿親,四方其訓,風化所系,良亦匪輕。用是致書叔祖,其以朕意特諭世子,重加褒獎,以勵將來。俾益懋孝誠,永有令譽。惟叔祖亮之。—《明孝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七》
武昌楚王府復原圖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七月,楚王朱均鈋去世,享年六十一歲,謚曰靖。
鑒于朱榮?在父王去世后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永安王朱榮澹向朝廷上奏,再次褒揚了世子的孝行,請求予以旌表。當朝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從善如流,命人在王府前修建牌坊,賜名曰“彰孝”。
這里為什么要由永安王出面,我們來略作解釋。明代首封楚王朱楨,開國太祖朱元璋第六子,共生十子。庶長子朱孟熜早逝無嗣,追封為巴陵王。庶次子朱孟炯封永安王,嫡長子(倫序第三子)朱孟烷襲封楚王。換句話說,永安王一脈在楚藩算得上地位特殊。
武宗朱厚照劇照
除了給榮譽,武宗還給了朱榮?實質上的獎勵:賜米。明代世子沒有歲祿,楚王薨逝之后歲祿要住支,皇帝此舉可謂解了世子的燃眉之急。
己亥,命給楚世子榮?米,不為例。以世子居喪未封故也。—《明武宗實錄卷七十八》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閏五月,楚世子朱榮?襲封楚王。
湖廣宗室大家長
- 管理罪宗
首封楚王雖然并非嫡子,但卻依然地位尊崇(老朱白月光的兒子),外加此后的歷代楚王都以賢德而聞名,因此整個湖廣境內(nèi)雖然親藩眾多,但公認以楚藩為首。
太祖朱元璋劇照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封國蘄州(今湖北蘄春)的荊王朱見潚在北京被賜死,包括世子朱祐柄在內(nèi)的諸子都被廢為庶人,禁錮于武昌城內(nèi),由楚王管束。
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的時候,朱見潚第三女南阿朱,和楚藩崇陽王府項城縣君儀賓楊鳳,因為母親的墓地發(fā)生矛盾,一氣之下偷偷溜出武昌,跑到北京擊登聞鼓訴冤。
明代宗室擅離封國是重罪,何況還是女性。武宗大怒,一面下詔逮治楊鳳,一面命朱榮?對南阿朱“嚴為約束”。
鳳陽高墻復原圖
廣通王朱徽煠、陽宗王朱徽焟,明代首封岷王朱楩之子,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因罪廢為庶人,發(fā)鳳陽守祖陵。
到了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朱徽煠、朱徽焟早已故世,朝廷憐憫他們的家屬,將他們遷到武昌,交給楚王管束。
先是岷庶人家屬留高墻者甚眾。上憐而出之,以屬楚王鈐束。仍令所在有司嚴加約束?!睹魇雷趯嶄浘砹弧?br/>
- 本府宗室
除了管理罪宗,朱榮?最大的職責,在于為本府宗室謀福利。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八月,楚王殿下上奏朝廷,稱本府宗室的歲祿被長期拖欠,以至于“婚喪不舉”,也就是連紅白喜事都辦不起了,請求預借湖廣布政司庫銀一萬七千兩。
世宗朱厚熜畫像
明代宗室眾多,歲祿開銷巨大。一般來說,除了親王,其他包括郡王在內(nèi),都很難準時足額拿到歲祿。不過此時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是以湖廣安陸州興王府長子的身份入繼大統(tǒng),算得上深知普通宗室的疾苦,所以他特批了一半的銀兩。
事下戶部,議預借無例。且彼處連歲水災,蠲免稅糧數(shù)多,實無積貯可借。上念宗室貧苦,準與所奏之半,不為例?!睹魇雷趯嶄浘硎摺?br/>
不過一年以后,朝廷卻發(fā)現(xiàn)是楚藩鎮(zhèn)國將軍朱榮澯等人賄賂承奉潘朝,讓他請求楚王出面代奏。朱榮?沒想到好心沒好報,被世宗皇帝賜了一道敕書:“凡郡王、將軍等有例外之請,不許輕為代奏?!?/strong>
- 承奉潘朝
賄賂案爆發(fā)以后,朱榮?對潘朝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對他進行了斥責。
明代親王府承運殿
未曾想潘朝仗著楚王殿下平素忠厚待人,竟然敢于“指斥親王,面忤世子”。這件事被湖廣撫按官知道以后如獲至寶(文官和宦官素來不和),立刻向朝廷進行匯報。
都察院給潘朝定了一個罪名:“比依謀叛”,什么意思呢?就是雖然并無律法的明文規(guī)定,但可參照謀叛進行定罪。這是要把潘朝往死里整,因為謀叛是十惡不赦的重罪。
至是都察院覆議朝等十三人情罪比依謀叛,宜寘重典。其脅從者當謫戍如律。而楚王以淳質受侮,宜賜書慰諭。—《明世宗實錄卷三十三》
然而文官們想整死潘朝,自然也有人想保住他的命。兩只無形的手纏斗了近兩年,保潘朝一方抓住一個漏洞:本次賄賂案的直接發(fā)起人甘玉海始終在逃,借此為潘朝脫罪。
世宗朱厚熜劇照
刑部暴跳如雷,認為潘朝等人“罪惡盈積,死有余辜”,請求一面對甘玉海發(fā)出通緝令,一面對潘朝等人“依原擬論罪”。
最終明世宗出面和稀泥,赦免了潘朝的死罪,將他打一頓板子,然后發(fā)配孝陵衛(wèi)充當凈軍。所謂的凈軍,是由宦官組成的皇陵衛(wèi)戍部隊,主要從事體力勞作,基本沒有上升空間。文官們當然對皇帝此舉很不滿,這才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 申明王國禮儀
明世宗所在的嘉靖年間,已經(jīng)步入了王朝的中后期,朱榮?即使貴為親王,很多時候也鎮(zhèn)不住場子。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十一月,楚王朱榮?上奏朝廷,對湖廣有司官員不遵守《祖訓》,不尊敬親王的行為提出了批評,其中主要有兩點。我們同時再來看看禮部又如何回應。
明代親王府一角
其一、楚王指出在王府舉行慶賀筵宴的時候,湖廣鎮(zhèn)巡等官“不具朝服止行四拜禮”。禮部則認為按照《祖訓》,王府文武官員應該“具朝服行八拜禮”,但鎮(zhèn)巡等官屬于“使臣”,應該“便服止行四拜禮”。當然禮部也給了楚王一個臺階,認為湖廣三司官員屬于“本土官”,需要“朝服行禮”。
其二,楚王指出各級官員在“朔望”到王府朝見的時候,或行四拜禮,或行一拜叩頭禮,希望予以規(guī)范。禮部查了《祖訓》和《大明會典》,發(fā)現(xiàn)兩種禮儀都有對應的場合,但年代久遠,很多官員對此一知半解,故而如此混亂,隨即對此進行了規(guī)范。
臣按會議事例,凡文武官朝見及慶賀時,行四拜禮不叩頭。朔望隨班行禮時,行一拜叩頭禮。但所議慶賀四拜禮,蓋據(jù)會典先行四拜,致詞畢又行四拜,非如使臣止行四拜禮而已?!睹魇雷趯嶄浘硪话偈拧?br/>
- 楚端王子嗣
朱顯榕,朱榮?庶長子,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封為長樂王。到了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由于此時的朱榮?已經(jīng)年滿五十且并無嫡子,按照《皇明祖訓》的規(guī)定,朱顯榕得以進封為楚世子。
朱顯樟,朱榮?庶次子,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封為保康王。
朱顯槐,朱榮?庶第三子,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封為??低?。
楚端王墓園所在地
結語: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九月十七日,楚王朱榮?去世,享年六十三歲,謚曰端,謚法“守禮執(zhí)義”曰“端”。
按照慣例,朝廷在調查了親王生前的品行之后,才會決定謚號。但是世子朱顯榕提出父王葬期將近,一來一回耽擱時間,到時候落葬之時沒有謚號不好看,請求“即賜謚免勘”,世宗當即批準。這里我們要補一句,世宗之所以對楚藩如此開恩,是因為當年大禮議之時,朱榮?曾堅決站隊皇帝。
楚世子顯榕為王請謚,言葬期迫近,恐勘至遲誤。王嘗以孝行旌表,素履已著,乞即賜謚免勘。詔從其請。—《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六十七》
到了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世宗又沒有等到世子守孝期滿,就破例命朱顯榕襲封楚王。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楚世孫朱英燿進封為世子。
當然誰也想到,朱英燿日后會公然弒父,并因此成為明朝第一位被當街斬首的宗室。此乃后話,我們放到以后的文章中再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