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起因簡單到令人發(fā)指。
某位業(yè)主為了擴充自家的居住面積,竟私下動用大型機械,瘋狂挖掘了深達數(shù)米、面積近300平的地下室。
在挖掘過程中,施工隊無情地切斷了承重墻和地基樁,這些支撐整棟樓的“骨骼”。
很快,報應來了。
樓內的其他居民最先感受到的是持續(xù)的震動,隨后家中墻壁、地板開始出現(xiàn)觸目驚心的裂縫,且這些裂縫日益擴大,仿佛整棟樓都在發(fā)出痛苦的呻吟。
經(jīng)住建部門專家緊急鑒定,樓體結構安全性已被徹底破壞,整棟樓被判定為最高級別的D級危房。
一紙通知下來,所有住戶被要求立即緊急疏散。
他們只是在普通的一天回了家,卻就此變得有家不能回。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過是某一戶人家的一個貪婪念頭。
面對整棟樓變成危房的慘劇,最令人絕望的或許是后續(xù)那荒誕的維權之路。
“難道法律管不了嗎?”這是所有受害業(yè)主心中泣血的吶喊。他們辛苦大半輩子,甚至掏空六個錢包買的房子,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不回去住,意味著巨額房產(chǎn)瞬間蒸發(fā),貸款還得照還;回去住,則是在拿全家人的性命冒險。
他們首先找到物業(yè),物業(yè)雙手一攤,表示自己只有協(xié)調權,無力解決。找到相關部門,卻又常常陷入“踢皮球”的循環(huán)之中。
最令人憤慨的賠償方案來了:肇事業(yè)主提出,給每戶1500元的安置費。
1500元?
在當下的物價環(huán)境里,這筆錢甚至不夠一個三口之家在快捷酒店住上三天,更別提彌補房產(chǎn)貶值和無法歸家的精神創(chuàng)傷了。
這簡直是對受害者們的第二次羞辱。
法律的精神在于維護公平與正義,但在此類事件中,它的牙齒似乎變得鈍化了。
為什么總是要等到災難發(fā)生,為什么總是會出現(xiàn)無人負責的尷尬局面?
這種“誰鬧誰有理”、“誰慘誰倒霉”的處理邏輯,實在讓人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
盡管此事已在當?shù)佤[得沸沸揚揚,但仍有許多人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tài)。殊不知,今日的看客,明日就可能成為悲劇的主角。
這種“無知者無畏”的肆意妄為,背后是對公共安全的極端漠視。
而更殘酷的問題是他真的賠得起嗎?
即便法律判決他需要賠償所有損失,但面對數(shù)十戶家庭高達數(shù)千萬元的巨額賠款,一個個體戶又如何承擔得起?
最終結果很可能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而受害者們“一輩子的積蓄一夜清零”的慘痛結局,幾乎無法改變。
許多網(wǎng)友感慨:“這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純粹是運氣不好。”
一句“運氣不好”,背后是無數(shù)個家庭無處安放的人生與深深的無力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