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言宋詹詹
每次回河南老家,我就徹底放棄控制碳水了,真是控制不了一點。
原因之一是,不吃碳水真的不行。哪怕你吃了很多菜,但如果沒吃饅頭、餅、包子這類“主食”,家人就會覺得你壓根沒吃飯,受了大委屈。
說個不是笑話的笑話:十年前我們河南人吃午飯,稀的是一碗熗鍋面條(碳水);干的來個饅頭(碳水);菜呢?炒土豆絲(還是碳水)……
二來是因為,老家的這些碳水,實在是太好吃了!
這里先界定一下:我今天說的“碳水”,主要指面食,尤其是小麥粉做的各種面食。
河南是全國小麥主產(chǎn)區(qū),就說去年,河南小麥產(chǎn)量是全國首位,占全國總產(chǎn)量近四分之一,田里的當(dāng)家作物就是小麥和玉米,大豆也種,秋天有時還能趕上收花生、刨紅薯。
水稻是沒有的,氣候條件不適合。米飯也吃,但不是我們主食,偶爾調(diào)劑一下。大米更多時候是用來煮粥。
所以,老家人習(xí)慣吃面食,也特別會做面食,可以說是把面食玩出了花。
我總結(jié)了一下,這些好吃的碳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純純的碳水本身,比如各種饅頭、花卷和大餅。
花卷里需要抹上椒鹽、蔥和油,是五香的;各種醬香餅、發(fā)面餅也各有各的滋味,但最能體現(xiàn)碳水本身魅力的,還得是饅頭本身,我們叫“發(fā)面饃”。好的饅頭,蒸出來就自帶香氣,白口吃都香。有一種叫“杠子饅頭”,像一個個白胖胖的子彈頭,緊實筋道有彈性,掰開時一股熱氣裹著面香撲面而來,里面什么都不放,沒有糖,但嚼起來有淡淡的甜味,是真正的糧食味兒。
這回中秋回老家,我冒著雨去了趟老城四牌樓,看到有專門賣“芝麻鹽”的,或者說是芝麻鹽的升級版,叫作“花生芝麻確辣椒”(北方人應(yīng)該都知道這個“確”字啥意思、怎么讀吧),號稱香辣酥脆,“一嘴吃仨饃”。不過,芝麻椒鹽固然下饃,也得饅頭本身好吃才行。就我們老家香噴噴的饅頭,蘸上椒鹽,光是想想都忍不住咽口水,吃三個也不夸張。
除了椒鹽,還有很多可以搭配的,比如我們老家經(jīng)典的豆醬餅西瓜醬。這兩種吃食,都是對大豆的巧妙利用。
我覺得豆醬餅有點像安徽的臭鱖魚、廣西的酸筍和國外的臭奶酪的那個意思——大豆煮熟后發(fā)酵,長出菌絲,加入鹽、花椒粉、茴香粉這些調(diào)味料,有的還放瓜子仁、芝麻,然后壓成小餅晾干??梢灾苯映?,也可以過油炸一下。聞著著實有點臭,但吃起來又咸又香,焦脆可口,和稀粥、饅頭是絕配。
西瓜醬則是把西瓜瓤、瓜皮內(nèi)層白色部分切下來,按照一定比例和煮熟發(fā)酵的黃豆混合,再加入鹽、姜絲、花椒等調(diào)料,經(jīng)過“三伏”天日曬夜露發(fā)酵而成,醬香濃郁,又有西瓜的清香,厚厚抹一層在熱饅頭上,或者夾在掰開的饅頭里——得,一嘴又仨饃。
雨中的四牌樓,張先生拍于2025年國慶節(jié)
杠子饅頭,網(wǎng)圖
各種餅
芝麻鹽
豆醬餅,網(wǎng)圖
脆嫩鮮香小咸菜
涼皮也是純純的碳水的一種,它其實是面粉洗出面筋后,把剩下的淀粉水澄清再蒸出來的皮,加以各種調(diào)料調(diào)制而成。吃涼皮特別適合配吊爐燒餅,那也是我的心頭好。
吊爐燒餅是用炭火吊爐烤出來的,面團搟得薄厚適中,抹上五香調(diào)料,貼在吊爐內(nèi)壁烤制。外殼金黃微焦,帶一層薄薄的甜咸香氣,內(nèi)芯卻是扎扎實實的五香味。最妙的是燒餅的邊,筋道耐嚼,越嚼越香。
我是不是吃了一碗假涼皮
涼皮,網(wǎng)圖
吊爐燒餅,我冒雨買的
第二種是碳水加油脂的組合。
碳水本身已是大王,碳水加上油那簡直就是王炸。
就說最近大熱的胡辣湯吧。
要說起來,它的主要成分其實也是碳水。里面的面筋是高筋面團洗出來的,那種濃稠半透明的質(zhì)感是淀粉勾芡而成。胡辣湯分“紅”和“白”兩種。紅湯的典型是牛肉胡辣湯,方中山、高群生都是這一類,里面有肉片,湯色棕紅發(fā)亮,滋味辛辣濃郁;白湯是素胡辣湯,制作時不放醬油,放白胡椒調(diào)味,再加入木耳、粉條、黃花菜、海帶之類,味道更柔和清爽——但為什么說它是“碳水+油”的組合呢?
因為無論紅白,胡辣湯的靈魂,是底下那鍋高湯!用豬骨、雞骨或牛骨熬出來的高湯才是決定胡辣湯味道的關(guān)鍵,聽說如果高湯寡淡,后面放再多香料也救不回來。
紅湯和白湯
碳水+油的典型組合還有肉餅和油條。我們老家的代表性肉餅叫作“壯饃”,外皮金黃酥脆,內(nèi)餡鮮嫩多汁,最主要是厚重實在。一張完整的壯饃直徑約50厘米,重量在5-10斤之間,簡直就是肉餅屆的“大江東去”。
油條各地都有,我們老家有一種叫“老鴰頭”的,也叫“面托”或“油饃頭”,圓墩墩、胖乎乎,我愿稱之為油條屆的可愛“小黃人”。一頭焦黃香脆,一頭松軟白嫩,里面呈蜂窩狀,層次分明。我平時不愛泡著吃東西,但老鴰頭泡胡辣湯簡直絕配。
胡辣湯里放足了胡椒,喜歡吃辣的可以另外放辣椒,再滴點醋,舀一勺子放進嘴里,一股辛辣熱乎乎地從胸腔直沖上來。這時正好吃一口剛泡進去的老鴰頭,焦的那頭香脆不變,嫩的那頭則吸飽了濃郁的湯汁,一口入魂,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這回回去趕上下雨,天氣陰冷,一碗胡辣湯下肚,背上額頭很快冒出毛毛的汗,從腳底一直暖到頭頂心。
四牌樓的壯饃
油餅配胡辣湯
其他類似的還有炸的焦葉(也有叫“麻葉”)和丸子。焦葉主打一個薄、脆,有芝麻味,可以當(dāng)零食吃。丸子有肉有素,剛炸出來脆香,放涼之后,素丸子可以做丸子湯,肉丸子可以做蒸碗,軟糯醇香,是另一種滋味。
我記得小時候,除夕早上要喝素丸子湯的,“素”代表清清凈凈,“丸”寓意一年順順當(dāng)當(dāng)“完”了。盛到碗里時,兩個丸子是“兩全其美”,三個是“三陽開泰”,四個是“四季平安”……
其他還有包子、肉盒、肉燕兒,也都是類似的邏輯:碳水打底,加油添香,百吃不厭。
焦葉和油條,拍于頤和早市
第三種是碳水加糖,比如炸糖糕、糖三角。
炸糖糕是空心的小餅,里面包著糖餡,炸得金黃,糖心融化后微黃濃稠,有時候也有紅糖口味。一拿起來,那個油嗖嗖地地透過紙粘在手上,手指滑溜溜,嘴唇油潤潤。這是頂級的糖油混合物,怎么可能不好吃!
糖三角則是蒸的,它形狀很特別,呈兔子嘴一樣的三角形。蒸熟后,面皮是饅頭的麥香,內(nèi)餡是糖。里面一般放固體紅糖,為了防止蒸熟之后流糖太兇,有時會拌點面粉。小時候我最期待的就是咬開包子皮,一直咬到糖漿,看那琥珀色的糖汁流出來,趕緊用舌頭去舔,太幸福了。
糖三角,網(wǎng)圖
當(dāng)然,我們老家也不是沒有肉??!
感覺豫東北這邊好像特別喜歡羊肉,尤其是羊肉湯,常和白菜一起燉。各種鹵牛肉、醬牛肉、燒羊肉也有,驢肉同樣很常見,極爛糊,叫作黑驢肉。豬肉會被灌成黑香腸,瘦肉一絲一絲,肥肉雪白豐潤,放入各種調(diào)味料,咸香十足。
我們老家雖然挨著黃河,但魚在這里不算常見食材,只有“糟魚”算是本地特色。張先生小時候老家就在黃河邊,他們不直接在黃河里捕魚,因為太危險。不過黃河發(fā)過水后,村里的大坑會積滿水,水退后泥沙沉淀,池塘里的水變得清澈見底,里面會有魚,草魚、鰱魚,還有一種小魚,不一而足,他們會捕來做成糟魚。
糟魚最大的特點是骨酥刺爛,入口即化整條魚都能吃,不用挑刺,特別適合老人小孩。我原來以為糟魚是拿高壓鍋壓出來的,后來才知道,傳統(tǒng)做法是放蔥姜去腥,加香料慢慢煨,然后再長時間地燜,靠的就是個耐心和時間。
黑驢肉
兩種不同風(fēng)格的糟魚
黑香腸
說起魚,根據(jù)劉震云小說《1942》拍成的電影里有個“鯉魚焙面”的梗,前陣子在網(wǎng)上挺火。說是1942年河南大饑荒時,河南省省長去下面的延津縣視察,當(dāng)?shù)毓賳T以為省長來賑災(zāi),于是在極艱苦的條件下,讓廚師做了道鯉魚焙面呈上,結(jié)果省長是來加征軍糧的……
這個菜我之前就沒聽說過,后來才知道是開封的傳統(tǒng)名菜——極細的龍須面油炸得金黃,蓋在鯉魚上,再澆上糖醋。它的特點實際不在于魚,而在于“焙面”,真夠精細的。
而也就是那一年,河南300萬人餓死,3000萬人受災(zāi),路邊餓殍遍野,壯者散之四方。
河南這片土地,歷史上多災(zāi)多難,老百姓的日子從來都不容易。就說今年國慶節(jié),天天下雨,正是收秋的時候,地里泥濘,車沒法下地,玉米棒子只能人工去掰,掰了也一袋袋人工往外背,背出去也還得想辦法晾曬,不然會發(fā)霉長毛。我親眼看見路上有曬玉米的,但很快就下起雨來,真是“曬”了個寂寞。據(jù)說今年糧食會嚴重減產(chǎn)。
可能是因為多災(zāi)多難,也可能是因為寬厚溫和吧,河南似乎沒有自己特別完整的菜系,雖然也有金獅麟、豫菜王這樣的館子,但能代表當(dāng)?shù)靥厣臎銎?、壯饃、燴面、糟魚、咸菜、胡辣湯……大多還是小吃,而非“硬菜”??墒?,物產(chǎn)如此、地緣如此,這不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嗎?
兼容并蓄,樸實無華,糧食為本,五味調(diào)和,這就是咱老家河南。
如今,我們這代人早已不用餓肚子,生活比過去好了太多。我們講究健康,談糖色變、怕油怕碳水,總覺得那是“低端”食物。我也是,在北京甚至很少吃面條、饅頭,面包只吃全麥的。其實我不是不愛吃,而是不敢吃。說句實話,不管走到哪里,碳水才是我永遠的幸福感來源。
有饅頭吃、有面吃,就是一種福氣,是該好好珍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